中国与中亚创新合作模式、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地缘战略意涵和实践
[Abstract]:The international attribute of the "Silk Road" determines its operation process, and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track will have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economic behavior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ll the nationalities and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 The reason for the opening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 mainly lies in the political interests. The ethnic groups along the route and the national economy have mutual needs. Interdependence and self-development are the result of the evolution of political relations. " The strategic implication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is to use economic leverage to strengthen good-neighborly friendship and form a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model. China and Central Asia are the core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 and the strategic fulcrum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Taking the "five links" as the index to systematically examine the past practice, we can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gains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8ASH007)
【分类号】:F125.5;D822.33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恒展;;《毛大福》本事考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2 朱锐泉;;心如止水,贵者自贵——小议聊斋先生笔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3 李锋;;从《穷汉词》看蒲松龄的“惧贫”情结[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4 石志鸟;;论章台柳意象的历史渊源——杨柳经典意象考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5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6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7 朱秀敏;;浅论扬雄散文的艺术特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8 吕伟华;;浅论纵横家的政治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9 董常保;;羌族《招魂》唱经与《楚辞·招魂》的比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10 董剑飞;;文明史视角下的文明与环境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4 龚武;;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5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陶世龙;李鄂荣;;地质思想在古代中国之萌芽[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8 姚阿玲;;现实与非现实——中日男同性恋作品的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徐卫民;;汉长安城植被研究[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赵凯;;汉魏之际“大冀州”考[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雷丹;中国佛教与道教人生哲学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f^;陈丽媛;;中国国家利益的层次分析与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崔雨川;;毛泽东时期中国周边外交战略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3 由旭 ,由冀;中国军事安全与外交政策在新千年的机遇与挑战[J];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03期
4 张红霞;新时期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解读与思考[J];前沿;2004年11期
5 程瑞声;论中国对亚太安全的新方针[J];国际问题研究;1999年03期
6 赵楚;反恐战争与亚太地缘战略环境[J];国际展望;2001年23期
7 白忠祥,刘家定,张梅;论21世纪初中国睦邻外交政策[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8 邱丹阳,程永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缘政治效用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03期
9 程瑞声;中印国际地位的比较[J];南亚研究;1998年02期
10 程瑞声;中印国际地位的比较[J];南亚研究季刊;1998年S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驻哈萨克斯坦记者 孙力;北约瞄准中亚[N];人民日报;2003年
2 记者王比学;十三年来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N];人民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品元;中国周边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艳;21世纪初的亚太格局与中国的战略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198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198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