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区两型社会发展水平时空分异
[Abstract]:From four aspects of economic growth, social progress,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wo-type social development level in Dongting Lake region is constructed. The evaluation model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odel are used to analyze and predict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two types of socie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degre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oordination in Dongting Lake region increased from 2005 to 2012, with an average annual increase of 2.46% and 4.46% respectively, while th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decreased with an average annual decrease of 0.74%. While the overall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the two types of society is rising, the coordination of internal econom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is poor. 2 from a spatial point of view, the range of changes in the degre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degree of social coordination in 17 counties are all positively changing. The degre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oordination of three counties in Yueyang, Changde and Yiyang a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other 14 counties, and the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s the most obviou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two types of society in 17 counties is on the rise,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unties is obvious. 3 the forecast shows that the index of the two types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17 counties in Dongting Lake region in 2015 is generally in a medium state. And the difference is rising,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wo types of society in the lake area has taken the path of benign development, and the effect of the construc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in the lake area is still not solved properly. And will become the obstacle factor which restricts the two-type socie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lake area. It is proved that the BP neural network model is feasible and reliable to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wo types of society in time and space, and the results of the model operation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湖南文理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JY025) 湖南省环洞庭湖区域发展研究基地 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 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项目
【分类号】:D669.3;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占东;黄群;姜加虎;;洞庭湖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变化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9期
2 董明辉;邹滨;;城市两型社会发展评价与对策实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3期
3 吴焕新;彭万力;;“两型社会”建设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与对策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4 汤尚颖;;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体制机制建设初探[J];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5 刘战平;;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的SWOT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6 李琳;徐洁;;环洞庭湖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的比较研究[J];武陵学刊;2013年01期
7 阳中良;周雪敏;;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肖思思;黄贤金;濮励杰;陈逸;陈志刚;赵登辉;;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8年01期
9 段玉;;环洞庭湖区特色经济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9年07期
10 彭艺;贺正楚;翟欢欢;;“两型社会”农业生产体系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J];经济地理;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传武;黄润;尚正永;;基于分形理论的安徽省城镇体系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崔素芳;张振华;姚付启;张燕;任尚岗;;基于偏相关分析的烟台市土壤温度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3 江标初,陈映鹰;模糊分类在土地利用/覆盖变更调查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4 张敏;韩芳;王卫;;河北省近10年来耕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5 高卫东;张梅荣;汤均博;;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耕地动态变化规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6 徐效军;张鹰;;土壤含水率与光谱反射率的灰色关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7 牟磊;高敏华;王新军;王伟;谢峰;;灰色关联分析在耕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以新疆巴州尉犁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8 谭春英;谢恒星;林建宏;张晓杰;;灰色系统理论在烟台市区大气环境质量分析和预测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9 彭立;苏春江;徐云;满正闯;;径流丰枯时间序列的分形特征及R/S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10 门可佩;周萍;;我国东部十大城市生态环境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文锋;;区域文化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钟振宇;陈灿;;洞庭湖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3 常洁;何鹏;林正雨;;浅议人居环境视角下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的优化——以雅安雨城区三里乡村旅游地为例[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裴玉龙;付川云;;城市冰雪路面交通运行安全评价[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赵丹;;两型社会建设的观念文化环境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6 董衡苹;高晓昱;;基于自然村居民点发展条件评价的村庄整合规划研究——以豫南平原地区S镇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年国;谭许伟;王娜;张霄兵;;户籍制度改革影响下的沈阳人口空间分异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许志海;张昭云;薛智勇;;基于空间网络的公路网测度与评价研究[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9 丁宁;孙英君;蔡菲;孟飞;;基于空间统计学模拟方法的城市重金属污染分析[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10 江冲亚;李满春;刘永学;李飞雪;陈振杰;;浙西山区景观空间异质性格局变化的多尺度研究——以杭州市桐庐县为例[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一武;北京市门头沟区生态修复综合效益价值评估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董战峰;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3 王庆松;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施慧;“两型电网”发展建设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殷杰;中国沿海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军凯;长江中下游江湖水交换规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耀龙;多尺度自然灾害情景风险评估与区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谢蓉;农业经济运行动态监测系统研究与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居恒;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生态承载力分析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亚杰;湖北省“两型”农业发展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由明远;县域城镇体系发展演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聂志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及工程后期管护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袁明瑞;基于生态评价的区域生态规划发展等级评判[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马钊;泰安城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杨慧玲;蒙阴县毛坪小流域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金锋燕;丹东市旅游系统分析与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水玉;土地利用规划中生态建设研究的理论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天宝;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市化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咏梅;胡灵红;;建设节约型农业实现循环经济的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0期
2 毛锋,石冰,马强,朱高洪;论消费适度与资源节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陈端吕,董明辉,彭保发;生态承载力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王克林;洞庭湖区湿地生态功能退化与避洪、耐涝高效农业建设[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年02期
5 王静,郭旭东,何挺;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综合监测及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6期
6 叶依广,周蕾;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综合实力的主成分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3期
7 朱超洪,李仁东;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地表产流的影响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5期
8 尤完,齐建国;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趋势与循环经济[J];财贸经济;2004年10期
9 许学强,张俊军;广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J];地理学报;2001年01期
10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J];地理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0年
2 张卫民;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3 王瑞贤;我国长沙黄兴国家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琳;社会经济安全条件下的城市需水量预测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2 张云;人水和谐量化理论及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莫伟弘;;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政府管理体制创新[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周波;魏思文;丁玲;王龙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地方政府行为分析[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年06期
3 金立槟;;建设“两型社会”的法律保障体系[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吴勇;;对高校“环境法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以“两型社会”建设为视角[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25期
5 肖建华;;两型社会建设中地方政府环境政策工具的选择[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1期
6 廖小平;孙欢;;两型社会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逻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7 杨梅芳;高波;;武汉城市圈和谐文化建设初探[J];长江论坛;2008年06期
8 李牧;关帅锋;;“两型社会”构建中的政务公开问题探究——以武汉城市圈建设为视角[J];理论月刊;2009年06期
9 吴勇;;两型社会建设与高校“环境法学”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S3期
10 王小双;焦跃华;;两型社会视域中的湖南汽车产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J];湖湘论坛;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江霞;;消费模式与两型社会建设[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邓德胜;黄翌;;加强营销创新 构建“两型社会”[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战平;;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的SWOT分析[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吴慧英;;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标准化战略构想[A];纪念第39届“世界标准日”标准化学术论文汇编[C];2008年
5 陈敏;彭善枝;;循环经济与“两型社会”——以武汉市青山区循环经济试点为例[A];2008年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杨瑞;;浅析两型社会建设中都市农业的功能——以长株潭为例[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邓晓宇;李贤毅;;通信运营商应对武汉“1+8”城市圈信息化服务分析[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8 戴静;;浅谈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甘瑁琴;赵婷婷;;两型社会背景下湖南省特色农业构建区域品牌的探讨[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董冰;杨丽华;;两型社会背景下的绿色营销创新[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新平;“两型社会”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胡斌;两型社会视角下工业园区建设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罗梅健;“两型社会”建设中人力资本需求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谢双喜;“两型社会”土地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5 徐本鑫;“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胡伏湘;长沙市宜居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系统耦合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7 王辉;“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8 赵新娥;武汉城市圈节约型服务业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艳梅;低碳经济条件下建设长株潭“两型社会”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2 蔡莹;面向“两型社会”的住区绿色建筑指标体系整体框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龚矜国;基于经济生态化的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4 周振;非政府组织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功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谢强莲;两型社会视角下长株潭城市群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张笑;长株潭两型社会科技政策体系的构建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何玉身;“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湖南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卢于明;两型社会背景下利川城乡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李静芝;“两型社会”背景下株洲市南部三县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邓昭俊;生态化技术创新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88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288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