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3 21:12
【摘要】:县域循环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县域循环经济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当今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而,评价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具有深远的意义。张所地教授与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局共同合作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 《基于认证技术的循环经济评价应用基础研究》的子课题《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标准导则与指南研究》试图从省域、市域和县域的角度构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标准。在此课题的资助下,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从代际公平的角度出发,以全国已设循环经济试点县及循环经济发展较为领先的144个县域作为研究对象,对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1.构建了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根据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独特性,综合权衡动态DEA模型的评价特点,建立了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2.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144个县域三年(2008年-2010年)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投入产出效率角度出发,构建DEA模型,分别分析了中国144个县域的DEA有效性、规模收益;对2010年各县域进行松弛变量分析;并且进一步对DEA效率值大于1的县域进行了DEA超效率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县域循环经济整体发展趋势较为稳定,但存在区域不协调性。同时,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3.将144个县域按照DEA效率值高低进行分类,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和建议。划分循环经济发展类型,探讨其相应的发展模式和方向,根据实证结果分析各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原因,提出提高循环经济投入产出效率,使循环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图文】:
图 1.1 研究路线图4 研究的创新点(1)以中国 144 个县作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与省域、市环经济的共性和特性。(2)以循环经济效率为出发点,从系统的、代际公平的角度考虑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建循环经济投入产出模型,分析 DEA 有效性、规模收益、松弛变量及超效率 DEA,全国 144 个县域三年(2008-2010)的循环经济发展综合水平。(3)分析结果可以反映 144 个县域循环经济资源的投入产出状况,本文根据评价结研究对象之间的差距,得到定量化的相关改进措施,并提出对循环经济管理过程评建议。
2.2.4 应用步骤在应用 DEA 方法进行评价研究时,应用步骤存在很多共同点,通过学习了解这些共可以帮助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应用 DEA 模型。为了构建一套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的模型对其进行有效的客观分析,这就要求具备有一套准确的工作步骤,才能最大程度挥 DEA 模型的优势,并提供更加合理的信息。应用 DEA 方法的一般步骤如图 2.1 所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05;F127
本文编号:2526364
【图文】:
图 1.1 研究路线图4 研究的创新点(1)以中国 144 个县作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其与省域、市环经济的共性和特性。(2)以循环经济效率为出发点,从系统的、代际公平的角度考虑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建循环经济投入产出模型,分析 DEA 有效性、规模收益、松弛变量及超效率 DEA,全国 144 个县域三年(2008-2010)的循环经济发展综合水平。(3)分析结果可以反映 144 个县域循环经济资源的投入产出状况,本文根据评价结研究对象之间的差距,得到定量化的相关改进措施,并提出对循环经济管理过程评建议。
2.2.4 应用步骤在应用 DEA 方法进行评价研究时,应用步骤存在很多共同点,通过学习了解这些共可以帮助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应用 DEA 模型。为了构建一套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的模型对其进行有效的客观分析,这就要求具备有一套准确的工作步骤,才能最大程度挥 DEA 模型的优势,并提供更加合理的信息。应用 DEA 方法的一般步骤如图 2.1 所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05;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棵;于苏俊;;基于DEA的农业循环经济相对有效性评价——以四川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2 冯艳飞;贺丹;;基于熵值法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6期
3 周国梅,彭昊,曹凤中;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效率指标体系[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6期
4 李君安;何娜娜;;基于DEA的我国循环经济宏观效率初探[J];创新;2009年08期
5 诸大建;邱寿丰;;城市循环经济规划的分析工具及其应用——以上海为例[J];城市规划;2007年03期
6 王志宪;林丽;虞孝感;;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设置与评价——以南京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6年04期
7 石磊;周宏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案例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8 王宁沈;易荣华;王伟;;基于DEA的循环经济相对有效性研究——以华东地区五省一市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8期
9 查道中;;基于耦合理论的煤炭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2期
10 徐凤君;赵涛;柯婷;;内蒙古自治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评价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年03期
本文编号:25263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2526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