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跨座式单轨交通中复线钢轨道梁受力性能初步探索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6 15:04

  本文选题:跨座式单轨交通 切入点:钢轨道梁 出处:《铁道标准设计》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跨座式轨道交通中钢轨道梁环保、经济的特点非常适合我国单轨交通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发展单轨交通,针对我国跨座式单轨交通体系中钢轨道梁应用、研究不足的现状,以1榀64 m的简支直线钢轨道梁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空间模型,对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单线钢轨道梁和复线钢轨道梁进行受力分析,研究钢轨道梁的应力和变形等受力性能。通过将单线钢轨道梁整体与复线钢轨道梁整体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复线钢轨道梁能够更好地满足竖向荷载下的结构受力要求,承载能力明显提高,建议工程中参考复线钢轨道梁这种结构形式进行设计。
[Abstract]:In order to develop monorail traffic better, the steel rail beam in straddle rail transit i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economical. In order to develop monorail traffic better, the research on steel rail beam in straddle monorail transit system in our country is not enough. Taking a 64 m simply supported linear steel track beam as an object of study, a spati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ANSYS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stress of a single line steel track beam and a double line steel track beam under vertical load. The stress and deformation behaviors of steel track beam are studied. By comparing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single wire steel track beam with that of double wire steel track beam,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omposite steel track beam can better meet the structural stress requirements under vertical load.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is obviously improve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tructural form of double-wire steel track beam should be referred to in engineering design.
【作者单位】: 中铁十一局集团勘察设计院;北京交通大学;
【分类号】:U232;U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华;吴定俊;;磁浮交通线的轨道梁结构及动力特性[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年09期

2 郝俊明;;大吨位轨道梁运输与架设综合技术[J];预应力技术;2006年06期

3 康明;张晶;;轨道梁精确定位测量方法分析[J];江西测绘;2007年S1期

4 段海东;朱尔玉;徐刚;;单轨交通轨道梁的抗扭设计分析[J];铁道建筑;2008年02期

5 陈智文;;跨座式轨道梁裂纹的成因及处理方法[J];铁道建筑技术;2009年S1期

6 朱英磊;孟庆峰;;跨坐式单轨交通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制作技术[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年08期

7 李来龙;马佳;;重庆市跨坐式单轨交通的连续轨道梁设计[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7年06期

8 李晓斌;蒲黔辉;杨永清;;跨座式轻轨钢轨道梁静动力分析[J];世界桥梁;2007年03期

9 翁秀玲;;磁浮线路轨道梁技术方案和特点[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年04期

10 韩军;朱尔玉;;韩国跨坐式单轨交通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梁设计评价[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康明;张晶;;轨道梁精确定位测量方法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测绘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宋坤;周洪彬;赵建波;;牵引车混凝土轨道梁的加固方案设计[A];首届全国既有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招阳;贾峰;时瑾;;两跨连续磁浮轨道梁动力性能分析[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4 张洪伟;朱尔玉;;钢-混简支组合轨道梁动力特性研究[A];2006钢桥科技论坛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王省茜;;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探析[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6 邓亚士;魏庆朝;倪永军;时瑾;;高速磁浮车辆-轨道梁-桥梁系统建模及仿真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赵旭清;张瑞萍;;军用器材在磁悬浮轨道梁运输、架设中的应用[A];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下册)[C];2003年

8 孙春方;;磁浮轨道梁联结件螺纹联接疲劳性能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9 赵旭清;杜彬;;磁悬浮轨道梁运输过川杨河栈桥施工方法[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青;;重庆市轻轨跨座式PC轨道梁架设与安装施工技术[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刘垠;一条穿越山城的流动风景线[N];大众科技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冷德熙;轨道梁上的生命乐章[N];科技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峰;跨座式单轨交通应急轨道梁选型及受力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2 刘羽宇;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与轨道梁的动力相互作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云霞;基于ABAQUS的悬挂式单轨系统轨道梁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张勇夫;跨座式钢轨道梁的检测评估及修复技术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6年

3 谢倩;悬挂式单轨系统轨道梁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周宴成;跨座式轨道交通PC轨道梁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5 张庆福;磁浮连续轨道梁温度变形及对振动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顾芸;温差作用下磁浮轨道梁变形分析及其对振动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乔柏平;磁浮单跨轨道梁温度变形及对振动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潘西湘;悬挂式单轨系统轨道梁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9 王理达;中低速磁浮轨道梁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10 王宇;应急轨道梁拼装台和支座的结构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204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6204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e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