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具有时延的复杂网络状态估计

发布时间:2017-10-25 16:32

  本文关键词:具有时延的复杂网络状态估计


  更多相关文章: 复杂动态网络 降维状态估计 时变时延 保性能控制 H?性能指标


【摘要】:在实际的复杂网络中,为了有效地实施系统监控、系统调节及故障诊断等,及时了解网络的状态信息显得尤为重要。但通常网络的所有状态信息未必都可以测量到,只有系统的部分信息(或输出)能被直接测量,那么如何利用系统的部分输出信息来确定网络的其它状态信息就是网络的状态估计问题。关于复杂网络的状态估计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本文着重研究时延复杂网络的状态估计,主要内容如下:一、分别研究状态耦合和非线性耦合时延复杂网络的降维状态估计问题。在实际网络中,节点的部分状态是可以通过节点的输出量直接获得的,这部分状态是无需进行估计的。与全维估计器相比,降维估计器维数较低,结构简单。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给出了复杂动态网络降维状态估计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和设计准则。最后,分别对BA无标度网络和小世界网络进行仿真,验证所设计估计器的有效性。二、考虑实际网络中存在扰动,针对一类多时变时延的复杂动态网络,设计了一种鲁棒降维状态估计器。同时,考虑了网络节点中存在的扰动,在保证误差系统稳定的基础上,状态估计满足?H性能指标。利用Lyapunov函数和线性矩阵不等式,给出了复杂动态网络的鲁棒降维状态估计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和设计准则。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降维估计器的有效性。三、研究输出耦合时延复杂动态网络的保性能状态估计问题。由于网络中只有部分节点状态可知,考虑网络节点间通过输出量实现耦合。考虑到状态估计性能会因时延而恶化,设计了一种保性能状态估计器,不仅使误差系统稳定,还保证因时延而引起的状态估计性能恶化不超过某个上界值。利用Lyapunov函数和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方法,给出了复杂动态网络的保性能状态估计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和设计准则。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状态估计器设计准则的有效性。
【关键词】:复杂动态网络 降维状态估计 时变时延 保性能控制 H?性能指标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O157.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专用术语注释表9-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引言10
  • 1.2 复杂网络同步的研究现状10-12
  • 1.3 时延系统稳定性的研究现状12-13
  • 1.4 时延复杂网络的状态估计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13-14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4-16
  • 第二章 复杂网络及时延系统的基本知识16-26
  • 2.1 引言16
  • 2.2 典型的复杂网络模型16-19
  • 2.2.1 规则网络17
  • 2.2.2 随机网络17-18
  • 2.2.3 小世界网络18-19
  • 2.2.4 无标度网络19
  • 2.3 时延系统的基本知识19-23
  • 2.3.1 时延系统相关概念20
  • 2.3.2 稳定性相关概念20-21
  • 2.3.3 时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21-23
  • 2.4 预备知识23-25
  • 2.4.1 线性矩阵不等式23-24
  • 2.4.2 若干定义及引理24-25
  • 2.5 本章小结25-26
  • 第三章 时延复杂网络的降维状态估计26-41
  • 3.1 引言26
  • 3.2 状态耦合时延复杂网络的降维状态估计26-33
  • 3.2.1 问题描述26-27
  • 3.2.2 降维状态估计器的设计27-29
  • 3.2.3 主要结论29-30
  • 3.2.4 数值仿真实例与分析30-33
  • 3.3 非线性耦合时延复杂网络的降维状态估计33-40
  • 3.3.1 问题描述33-34
  • 3.3.2 降维状态估计器的设计34-36
  • 3.3.3 主要结论36-38
  • 3.3.4 数值仿真实例与分析38-40
  • 3.4 本章小结40-41
  • 第四章 多时变时延复杂网络的鲁棒降维状态估计41-52
  • 4.1 引言41
  • 4.2 问题描述41-42
  • 4.3 降维状态估计器的设计42-45
  • 4.4 主要结论45-48
  • 4.5 仿真分析48-50
  • 4.6 本章小结50-52
  • 第五章 输出耦合时延复杂网络的保性能状态估计52-62
  • 5.1 引言52-53
  • 5.2 问题描述53
  • 5.3 保性能状态估计器的设计53-55
  • 5.4 主要结论55-58
  • 5.5 仿真分析58-61
  • 5.6 本章小结61-62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2-64
  • 6.1 本文工作总结62
  • 6.2 展望62-64
  • 参考文献64-67
  • 附录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67-68
  •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克定,高明顺;离散时延系统最优模型跟随的H_∞算法[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5期

2 童调生,陈明武,张海沙;多时延系统最优控制的沃尔什变换算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1988年03期

3 朱训林;李蔚;谢丛波;;新的离散时变时延系统的稳定性条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4 方崇智,钱唯德,张金水;时延系统的鲁棒调节器[J];控制理论与应用;1985年02期

5 王孝红;陈文宇;张立敏;;用移位chebyshev正交多项式分析非线性时延系统[J];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6 赵晶晶;;有时延的高阶线性定常奇异多个体系统控制分析与设计[J];软件导刊;2014年01期

7 曲子芳;杜贞斌;朱翼隽;;基于模糊逼近的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时延控制系统[J];工程数学学报;2010年03期

8 童调生,刘星;离散时延系统的LQI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1989年S1期

9 王孝红;;线性时延系统用Hermite正交多项式的最优控制[J];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10 戴先中,何丹,陈毓,王勤;基于NNα阶逆的非线性大时延系统预测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晓罡;王再英;;时延系统的可拓控制器设计[A];2010全国虚拟仪器大会暨MCMI2010’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徐维鼎;曹冬荪;;非线性串联时延系统的多级控制[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3 苗清影;方建安;陆锁军;;时延反馈混沌系统的参数自适应同步控制[A];第25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李永祥;林劲松;;时延系统的改进型Smith鲁棒控制器[A];1991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上)[C];199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洪;时延混沌系统的控制与同步[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2 侯春海;工程中时延动态系统的定量稳定性分析[D];浙江大学;199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大伟;航空发动机分布式控制时延系统稳定性及鲁棒控制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2 濮志平;具有时延的复杂网络状态估计[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3 平兆武;时延系统的脉冲控制与同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王勃;切换时延系统稳定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5 许圣洁;具有时延和数据丢包的网络控制系统分析与控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6 熊定山;时延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与Hopf分岔[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孙正阳;基于时延补偿算法的网络控制系统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8 刘春香;多个体系统鲁棒一致性算法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9 吴小平;基于时延补偿和广义预测控制算法的网络控制系统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10 刘奯;时延系统预测补偿算法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94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1094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2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