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整体H型测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整体H型测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H型测度 网络整体 核心子网 异构网络 节点加权网络
【摘要】:为了提出基于联系的新指标和解决权重的问题,从提出lobby index开始,学者相继提出将文献计量学中的h指数(h-index),g指数(g-index)应用到网络分析中的方法。本文首先尝试梳理网络节点的h型测度及分类,其次提出三类网络整体h型测度方法,在此新方法的基础上分别探索三种类型网络中具体的应用,最后探索节点加权网络整体的h型测度方法。首先,本文尝试梳理网络节点的h型测度方法并进行整理分类。近年来,网络节点的h型测度方法发展迅速,从最初lobby index,发展至今已然有多种考虑视角,例如l-index,h-degree,PHI,c-index,Hw-degree,communication centrality等方法分别涉及是否为加权网络、是否为有向网络以及是否同时考虑节点度、联系强度。本文从考虑节点度和联系强度的方向,将网络节点的h型测度方法大致归为三类,即第一类方法(即L-index,al-index和gl-index)主要考虑节点的相邻度;第二类方法(即h-Degree,a-Degree和g-Degree)主要考虑到加权网络节点的联系的权重;第三类方法(即Hw-Degree,Aw-Degree和Gw-Degree)结合了节点的邻节点的度以及节点和邻节点之间的联系的权重。其次,基于网络节点的h型测度方法,提出三类测度网络整体确定核心节点继而圈定核心子网的h型测度方法,即基于节点度,先求得网络中所有节点的l-index,排序后通过h-index(g-index等等)思想确定阈值并确定核心子网;基于联系强度,先求得网络中所有节点的h-degree,排序后通过h-index(g-index等等)思想确定阈值并确定核心子网;基于节点度和联系强度,先求得网络中所有节点的Hw-degree,排序后通过h-index(g-index等等)思想确定阈值并确定核心子网。随后,基于三类网络整体测度的h型方法,分别在关键词共现网络、科研合作网络和国家及地区合作网络中具体的应用,并分析比较。最后,通过构建异构网络合理性分析并转换为节点加权网络,首先探索节点加权网络的节点h型测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个视角下的节点加权网络整体的h型测度方法,最后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意义在于解决目前网络节点和网络整体的h型测度方法发展速度不一致的问题,通过借鉴网络节点的方法特点更新网络整体h型测度新方法,通过验证可用于确定核心节点并提取多种类型网络的核心子网。
【关键词】:H型测度 网络整体 核心子网 异构网络 节点加权网络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157.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12
- 1.1 背景和意义8-9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9-10
- 1.3 研究主要内容10-12
- 2 文献综述12-14
- 2.1 网络传统测度方法12
- 2.2 网络节点H型测度方法12
- 2.3 网络整体H型测度方法12-13
- 2.4 本章小结13-14
- 3 网络整体H型测度理论框架14-22
- 3.1 网络的几种类型14-15
- 3.2 网络分析软件15
- 3.3 网络H型测度方法15-17
- 3.4 网络h型测度的理论特征17-19
- 3.4.1 lobby index18
- 3.4.2 h-degree18
- 3.4.3 h强度(h-strength)18
- 3.4.4 h子网(h-subnet)18-19
- 3.4.5 网络度h-index19
- 3.5 理论框架描述19-20
- 3.6 本章小结20-22
- 4 网络H型测度方法扩展22-30
- 4.1 网络节点H型测度22-23
- 4.1.1 网络节点H型测度方法分类22-23
- 4.1.2 网络节点H型测度方法比较23
- 4.2 网络整体H型测度23-28
- 4.2.1 网络整体h型测度方法24
- 4.2.2 基于网络节点度的H型新测度24-25
- 4.2.3 基于网络联系的H型新测度25-27
- 4.2.4 基于联系和节点的H型新测度27-28
- 4.3 本章小结28-30
- 5 网络整体H型测度应用研究30-52
- 5.1 关键词网络整体H型测度30-37
- 5.1.1 数据源选取30
- 5.1.2 结果及分析30-37
- 5.2 科研合作网络整体H型测度37-43
- 5.2.1 数据源选取37
- 5.2.2 结果及分析37-43
- 5.3 国家及地区合作网络整体H型测度43-50
- 5.3.1 数据源选取43-44
- 5.3.2 结果及分析44-50
- 5.4 本章小结50-52
- 6 网络H型测度理论扩展-节点加权网络52-74
- 6.1 节点加权网络构建52-56
- 6.1.1 构建及转换方法52-55
- 6.1.2 网络节点及联系计算公式55
- 6.1.3 比较研究55-56
- 6.2 节点加权网络节点H型测度56-64
- 6.2.1 理论方法56-57
- 6.2.2 实证研究57-64
- 6.3 节点加权网络整体H型测度64-72
- 6.3.1 理论方法64-65
- 6.3.2 实证研究65-72
- 6.4 本章小结72-74
- 7 结论与展望74-78
- 7.1 研究总结74-75
- 7.2 研究展望75-78
- 7.2.1 网络节点H型测度研究展望75-76
- 7.2.2 网络整体H型测度研究展望76-78
- 致谢78-80
- 参考文献80-84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小莉;王洪武;;要素拥挤测度方法的理论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9年12期
2 宛天巍;王浣尘;张旭;;信息测度方法的综述[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5年06期
3 吴优;;生态可持续发展测度方法及其比较[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年03期
4 张克军;朱红;;社会科学测度方法的学科分布及其受重视程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6期
5 陈珍珍;孙小素;;感悟集中趋势与平均水平的统计测度方法[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尚占环,姚爱兴,郭旭生;国内外生物多样性测度方法的评价与综述[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李随成,黎亮亮;多元化企业主营业务突出水平测度方法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8 柳燕;李华晶;;战略变更测度方法的最新发展及其运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10期
9 王栋;韩伯棠;;我国高新区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研究[J];科研管理;2007年S1期
10 乔彬;李国平;杨妮妮;;产业聚集测度方法的演变和新发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雪花;王小双;陶贻侠;;人类绿色发展指数的构建与测度方法研究[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2 王艳芳;邹开其;;现代风险测度方法在高新技术投资中的应用[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谢园方;赵媛;;旅游业碳排放测度方法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李刚;朱华;吕亮;;两种测度方法表征粗糙表面的效果研究[A];2006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6年
5 陈辉;;一维到多维贫困测度比较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大光;科学素养可以测度吗[N];科技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继光;商业银行经济资本测度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阮敬;亲贫困增长理论与测度方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3 魏和清;知识经济测度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4 何平;考虑环境要求的制造系统柔性测度及其改善方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宋旭光;可持续发展测度方法的系统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6 韩秀兰;中国益贫式增长多维测度与形成机制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7 陈立中;中国转型时期城镇贫困测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鹃;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测度方法与实证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2 关欣;基于BA模型的动态网络结构熵测度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3 周志光;网络整体H型测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4 胡远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方法比较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5 饶卫振;行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6 刘立志;我国通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测度方法及其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高先明;我国当代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比较与探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8 单执中;发展的测度—理论、方法与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9 丁晓花;IT服务管理中问题量化定级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10 许乐;宏观视角下我国货币流动性测度方法研究与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95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1095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