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求前期固结应力的数学模型研究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7-11-02 19:25

  本文关键词:求前期固结应力的数学模型研究及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前期固结应力 .法 最小二乘拟合法 数学模型


【摘要】:前期固结应力是土体的一个重要指标。从e-logp曲线形状入手,分析了既有数学模型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用著名的Harris模型来拟合e-logp曲线的思路,通过分析对比发现,该模型比传统的3次甚至4次多项式模型更优越。采用0.618法和最小二乘拟合法编写了求前期固结应力的程序,其输入数据简单,计算结果精度高。实例计算表明所提出的曲线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 中国科技大学工程科学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道桥与岩土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技大学工程科学学院
【关键词】前期固结应力 .法 最小二乘拟合法 数学模型
【分类号】:TU463
【正文快照】: 1引言土体前期固结压力是判断土体应力历史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不同的应力历史状况土层的变形分析中它也是一个重要的计算参数。目前普遍做法是,在现场取原状土样进行室内高压固结试验,根据各级荷重下的试样变形量计算相应的孔隙比,再按卡萨格兰德法(1936年)确定。该法手工绘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春平,李中秋,张书宪;如何确定土的先期固结压力的探讨[J];地质与勘探;2003年01期

2 姜安龙,郭云英,高大钊;确定先期固结压力的试验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张书宪;用计算机绘图确定先期固结压力的一种方法[J];岩土工程界;2000年08期

4 姜安龙,赵春风,高大钊;确定先期固结压力的数学模型法[J];岩土力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亮,李秀X,胡仲良;近景摄影测量监测网的建立及其数据处理[J];测绘工程;1999年01期

2 余瑞兰,蔺玉柱,崔光磊;用Numerov算法求解一维无限深势阱的本征问题[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3 王健强,,莫开旺;球轴承沟道磨削表面粗糙度的数学模型[J];轴承;1994年08期

4 卓力格图;利用混合语言编程研制测量数据处理程序[J];地壳形变与地震;2000年01期

5 李维仲,尹洪超,崔峨;电厂锅炉热力计算与火用分析应用软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6 倪霖,张湘伟;弯管机工程 CAD 中的转换计算及图像模拟[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5期

7 范佳锦,王义,程建平,杨平利,田慧,杜宏亮;MCNP4B程序可视化运行平台开发[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2年01期

8 张湘伟,倪霖,廖林灿;CNC 弯管机上管材线结构空间成形过程的计算机模拟[J];机械工程学报;1997年05期

9 张学义,谭德荣,韩加蓬;碟形弹簧优化设计[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1年01期

10 富钟玺,李景泉;采煤机滚筒的辅助设计[J];煤矿机械;199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向新;;一种新型螺杆式高速分件供送装置的研究[A];'97北京国际食品加工及包装技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昆;基于可靠度理论的公路钢桥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张辉;复电阻率三维电磁场正反演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钱仲慧;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损伤模型的构建及模拟[D];扬州大学;2006年

2 董忠心;工厂化养鸡场装配式鸡舍结构优化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3 姚颖;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4 张猛;受损伤圆钢管轴压杆件稳定极限承载力分析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5 陈晶;混凝土坝渗流场与温度场相关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6 刘亚敏;博格板式无碴轨道的竖向动力分析[D];中南大学;2006年

7 王峥辉;下蜀黄土超声波波速与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8 张建民;现代黄河三角洲沉积物超固结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书宪;用计算机绘图确定先期固结压力的一种方法[J];岩土工程界;2000年08期

2 魏道垛,胡中雄;上海浅层地基土的前期固结压力及有关压缩性参数的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198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软粘土中影响准前期固结应力的各种因素[J];南昌水专学报;1998年01期

2 梁明德,章致一,高士伟;对“分析位于沉积地层中建物产生过大沉降量之新观念”讨论的答复[J];岩土工程学报;1999年01期

3 章致一,梁明德;软弱地层中深开挖产生隆起的迷思[J];岩土工程学报;1999年03期

4 张齐兴,曹方成;土体超固结比对次固结沉降影响的试验研究[J];江苏农业研究;2000年04期

5 朱俊高,陆晓平;大面积地面沉降研究现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1年04期

6 师旭超,汪稔,胡元育,陈碧君;海相淤泥的变形特性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3年01期

7 郭东红,梁小略,沈正;软土的单向压缩的应力应变关系研究[J];安徽建筑;2003年01期

8 李香君,张德荣;陡坡断裂的成因分析及计算方法探讨[J];吉林水利;2003年06期

9 吴福宝,雷美清;欠固结软土路基的设计思考[J];土工基础;2005年02期

10 邓永锋,刘松玉,洪振舜;高速公路工程中粉喷桩复合地基最大侧向变形研究[J];岩土力学;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黎冰;高玉峰;;车辆荷载作用下路堤高度对高速公路软基沉降的影响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本文编号:1132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1132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a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