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数学模型在盾构地面长期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1-03 13:04

  本文关键词:数学模型在盾构地面长期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盾构隧道 地面长期沉降 数学模型 预测


【摘要】:收集了在高速公路路基和建筑物地基工后长期沉降预测中较常用的8个数学曲线模型,首次将这8个数学曲线模型用于预测盾构隧道轴线上方的地面长期沉降。采用6个工程算例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和Verhulst模型预测精度较低;Weibull模型、对数曲线模型和泊松曲线模型的预测精度不稳定;修正双曲线模型、邓英尔模型和Mmrgan-Mercer-Flodin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建议可用于预测盾构隧道工后沉降;双曲线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且优于修正双曲线模型。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土木工程系;常州市嘉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关键词】盾构隧道 地面长期沉降 数学模型 预测
【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20070180)
【分类号】:U456.31
【正文快照】: 1引言盾构法施工将作业面移至地下,可减少对地面建(构)筑物及周边环境的干扰,但仍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土体产生扰动,从而引起地面和地下土体的移动。大量实测资料表明,在软土地区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有一个随时间逐渐增大的过程,其中被扰动土体的再固结和次固结是地面沉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马亮,高波;隧道施工地表沉降控制的离心模型试验[J];施工技术;2005年06期

2 璩继立,峁会勇;盾构施工地面长期沉降的神经网络预测[J];上海地质;2004年03期

3 甘友文,王志亮,郑华;地基沉降预测中的双曲线模型修正[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年01期

4 张冬梅;黄宏伟;杨峻;;衬砌局部渗流对软土隧道地表长期沉降的影响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12期

5 宰金珉,梅国雄;全过程的沉降量预测方法研究[J];岩土力学;2000年04期

6 张冬梅,黄宏伟,王箭明;盾构推进引起地面沉降的粘弹性分析[J];岩土力学;2001年03期

7 邓英尔,谢和平;全过程沉降预测的新模型与方法[J];岩土力学;2005年01期

8 赵明华,刘煜,曹文贵;软土路基沉降变权重组合S型曲线预测方法研究[J];岩土力学;2005年09期

9 郑鹏武;谭忠盛;朱元生;董志明;;地铁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Logistic模型预测及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金菊;盾构隧道引起土体变形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子新,邵华;盾构推进的损伤力学分析及现场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2004年03期

2 谈炎培;叶冠林;王建华;孙德安;;苏州软土蠕变特性的参数研究及其有限元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3 王建秀;付慧仙;朱雁飞;唐益群;杨坪;;基于地层损失的盾构沉降计算方法研究进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4 林志斌;李元海;赵耀强;时林坡;;地下水对软土盾构隧道施工的影响规律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2期

5 王建秀;田普卓;付慧仙;朱雁飞;;基于地层损失的盾构隧道地面沉降控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6 王冬梅;冯震;;改进泊松模型在路基沉降中的应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7 杨茜;;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的改进及其在隧道长期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8 张丽华;蔡美峰;;基于改进泊松-复合小波模型的复合地基全过程沉降预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9 刘玉成;曹树刚;刘延保;;改进的Konthe地表沉陷时间函数模型[J];测绘科学;2009年05期

10 单瑞;独知行;刘焱雄;;基于非等时距数据序列的高层建筑沉降预测[J];测绘科学;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梅国雄;宰金珉;宋林辉;徐美娟;;岩土工程半解析半数值方法若干进展[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秦四清;胡瑞林;马凤山;孙强;王媛媛;李曼;;我国滨海城市地面沉降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天津市为例[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C];2008年

3 金开正;袁俊;;地基沉降预测的一种新方法[A];全国控制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秦四清;胡瑞林;马凤山;孙强;王媛媛;李曼;;我国滨海城市地面沉降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天津市为例[A];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军;;北京地铁施工中若干环境岩土工程问题[A];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张少夏;;轨道交通保护区范围内基坑工程影响因素分析[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魏纲;张金菊;魏新江;;盾构隧道地面长期沉降的径向基函数网络预测[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8 马龙祥;张冬梅;;软土盾构隧道稳定渗流分析[A];第二届全国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第一届第三次全体理事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蒙晓莲;大坡度小半径线路情况对盾构法施工开挖面稳定性及管片受力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唐利民;非线性最小二乘的不适定性及算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杨奇;高速铁路桥梁桩基础变形性状试验与工后沉降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陈涛;山区机场高填方地基变形及稳定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敖日汗;地铁隧道盾构施工中的几个问题[D];天津大学;2011年

6 周诚;地铁盾构施工地表变形时空演化规律与预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胡仲春;劲性水泥土桩嵌合钻孔桩软基支护系统的稳定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远荣;盾构过富水砂层对环境影响的分析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9 梅国雄;固结有限层理论及其应用[D];河海大学;2002年

10 王铁生;地下隧洞测控技术与地表沉降动态监控模型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晓如;高填方路基沉降变形分析与预测及其控制标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莹春;新建地铁盾构隧道穿越既有铁路道岔时的安全性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王硕;填海造陆地区钢管桩支护深基坑变形特性研究[D];石家庄铁道学院;2010年

4 李俊;水平定向钻铺管工程潜在安全隐患及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范冲;真空联合堆载预压软基沉降预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姚欢欢;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肖文辉;基于透明土的盾构隧道模型试验初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江怀军;高速公路软基路堤变形预测及非线性有限元数值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胡黎明;沪宁城际铁路桩—网复合地基变形特性及沉降计算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马豪豪;公路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子新,邵华;盾构推进的损伤力学分析及现场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2004年03期

2 郑永来,潘杰,韩文星;软土地铁隧道沉降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3 王梦恕;我国地下铁道施工方法综述与展望[J];地下空间;1998年02期

4 孙常青,饶锡保,王月香;沉降观测曲线的拟合和最终沉降量的确定[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2年05期

5 冯文凯,刘汉超;修正双曲线法在路基沉降变形初期阶段的应用探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1年03期

6 吴大志,李夕兵,王桂尧;高速公路路基沉降计算方法[J];湖南交通科技;2001年04期

7 姜忻良,赵志民;镜像法在隧道施工土体位移计算中的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8 施建勇,张静,佘才高,樊有维;隧道施工引起土体变形的半解析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9 沈培良,张海波,殷宗泽;上海地区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地面沉降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宰金珉,梅国雄;泊松曲线的特征及其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梅国雄;固结有限层理论及其应用[D];河海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文波,胡珉;隧道叠交施工地层移动的数学模型[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0年04期

2 冯卫星;;模拟盾尾空隙影响的盾构隧道实验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1993年02期

3 朱合华,丁文其,李晓军;盾构隧道施工力学性态模拟及工程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2000年03期

4 宫全美,周顺华,张婉琴,王翠英;盾构隧道易液化地基的抗液化措施研究[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2000年10期

5 国际隧道协会第二工作组 ,翟进营;盾构隧道衬砌设计指南[J];隧道建设;2001年04期

6 洪开荣;盾构隧道穿越广州火车站站场的设计与施工[J];现代隧道技术;2002年06期

7 黄宏伟,刘恲剑,谢雄耀;盾构隧道壁后注浆效果的雷达探测研究[J];岩土力学;2003年S2期

8 胡如军,朱伟,季亚平;盾构隧道管片设计参数的灵敏度分析[J];地下空间;2003年01期

9 胡志平,罗丽娟;盾构隧道横向受力分析的框架-弹性铰-全周地基系统模型[J];岩土工程技术;2003年03期

10 袁勇,王胜辉,彭定超;盾构隧道防水风险因素识别研究[J];地下空间;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德云;鲁卫东;杨秀仁;刘维宁;颜莓;;盾构隧道扩挖建造地铁车站方案的分析[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刘建国;鞠丽艳;刘朝明;;上海地铁盾构隧道管片密封垫成品硬度抽检方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防水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魏纲;张金菊;魏新江;;盾构隧道地面长期沉降的径向基函数网络预测[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王子煜;李金安;;盾构隧道施工安全管理[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杨晓强;温克兵;;盾构隧道穿越历史文物的施工技术[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洪开荣;;我国盾构隧道发展中的几个问题[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刘纪峰;王逢朝;;考虑盾构隧道围岩扰动损伤的地表沉降预测[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8 杨洪杰;;新型同步注浆材料在盾构隧道中的应用[A];2010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刘晶波;李彬;谷音;杜义欣;;地铁盾构隧道地震反应特性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徐凌;黄宏伟;臧小龙;;盾构隧道环缝接头变形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过江龙 天堑通[N];石油管道报;2009年

2 记者 林培军 刘涛 通讯员 李晓云;西二线长江盾构隧道顺利贯通[N];石油管道报;2009年

3 记者 丁伟;西气东输长江盾构隧道贯通[N];中国石油报;2003年

4 沈英甲;地下深处,盾构隧道成功穿越[N];科技日报;2004年

5 杨光;西安地铁首条盾构隧道顺利贯通[N];陕西日报;2008年

6 杨林王 平刘健;国内最复杂地质盾构隧道全线贯通[N];中华建筑报;2010年

7 记者 沈英甲;北京地铁首段盾构隧道双线贯通[N];科技日报;2005年

8 通讯员 宋洋;西二线钱塘江隧道有了“顺风耳”[N];中国石油报;2011年

9 上海海成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韩洪宇;“数学模型”在投机交易中的应用[N];期货日报;2007年

10 刘春;首钢矿业公司大力推进数学建模活动[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细秀;开关电器触头材料喷溅侵蚀模型研究及其试验[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赵桂连;水电站水机电联合过渡过程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蒋海洋;分子筛膜的制备和新型分子筛膜反应器[D];天津大学;2004年

4 谢红;五杆五环并联运动机床开发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万玉芹;静电纺丝过程行为及振动静电纺丝技术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6 白义奎;日光温室燃池—地中热交换系统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7年

7 李孜军;硫化矿石自燃机理及其预防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刘凯;弧齿锥齿轮数控铣齿机运动分析及控制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9 田利伟;室内环境颗粒物浓度预测模型及污染控制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王茂励;超空泡航行体的数学建模与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鹏;地铁盾构隧道管片接头的理论分析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赵振荣;盾构隧道60°斜穿地裂缝的变形破坏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任玲;铁路盾构隧道管片结构接缝力学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李园;盾构施工地层变形的三维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温鹏飞;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客运专线高架桥轨道变形规律及动力响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谢宗林;地铁区间盾构隧道管片衬砌结构力学行为的现场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7 张永冠;铁路盾构隧道双层衬砌力学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马程昊;盾构近接隧道施工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肖文辉;基于透明土的盾构隧道模型试验初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邹育麟;狮子洋水下盾构隧道错缝式拼装管片衬砌结构的原型试验[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362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11362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a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