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硫气藏硫沉积储层伤害实验及模拟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含硫裂缝性气藏储层伤害数学模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石油大学》 2010年
高含硫气藏硫沉积储层伤害实验及模拟研究
张文亮
【摘要】: 高含硫气藏作为非常规气藏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四川盆地川渝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该类气藏在开采过程中,随着气体产出,地层压力不断下降,元素硫将以单体形式从载硫气体中析出,且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以固态硫的形式存在,并在储层岩石的孔隙喉道中沉积,从而堵塞天然气的渗流通道,降低地层有效孔隙空间及渗透率,影响气井的产能。 本文在硫沉积储层伤害实验基础上,针对高含硫气藏复杂渗流特征,突破传统意义上经典的渗流理论,基于空气动力学气固理论描述硫微粒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和沉积,建立了考虑硫沉积的高含硫气藏气液固耦合综合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硫沉积机理研究,为高含硫气藏气井合理配产、开发动态指标预测、气藏开发方案编制和产能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采用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自主研发了硫沉积实验流程和实验装置,建成了国内唯一的硫沉积评价实验室。物理模拟测试了多孔介质中H2S-CO2-H2O-固态硫-天然气共存体系相态特征参数。应用研制的实验设备,实验证实了地层中确实有元素硫沉积,硫沉积与温度与压力、气体流动速度、气体组分及H2S含量、地层孔隙结构等因素有关。 (2)建立了一套基于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硫沉积预测模型,形成了一套硫析出和硫沉积的判断准则,为硫沉积准确预测和防治提供了理论支持。 (3)研究了普光气田地层硫沉积的机理,并结合普光气田开发方案及气藏工程和渗流力学理论,对普光气田地层硫沉积的开始时间进行预测。 (4)将非平衡相变理论引入地层硫沉积中,对普光气田开发过程中不同开发阶段地层硫沉积的径向分布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预测不同时刻硫沉积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5)建立了高含硫气藏元素硫在孔隙介质中运移沉积模型和气-液-固耦合综合模型,研制出适应高含硫气藏开发的数值模拟软件。应用该软件进行了普光气田开发方案设计与开发指标预测研究。为普光气田高效开发制定了合理的工作制度参数,为气田稳产及产能接替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E25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学锋;黄先平;杜志敏;李传亮;;考虑非平衡过程元素硫沉积对高含硫气藏储层伤害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年06期
2 谷明星,里群,邹向阳,陈卫东,郭天民;固体硫在超临界/近临界酸性流体中的溶解度(Ⅰ)实验研究[J];化工学报;1993年03期
3 岑芳;赖枫鹏;姜辉;黄志文;邹存友;;改进定容含硫气藏储量计算方法[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年03期
4 郭肖;杜志敏;陈小凡;李传亮;梅海燕;;高含硫裂缝性气藏流体渗流规律研究进展[J];天然气工业;2006年01期
5 杜志敏;;国外高含硫气藏开发经验与启示[J];天然气工业;2006年12期
6 乔海波;欧成华;刘晓旭;;含硫气体元素硫溶解度预测模型研究[J];钻采工艺;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学锋;高含硫气藏特殊流体相态及硫沉积对气藏储层伤害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兆廷;张胜涛;刘佳;唐卿;;川东北高含硫气井井筒硫沉积计算方法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刘建升;彭彩珍;毕建霞;南荣丽;王小东;;有水气藏开发方式及提高采收率技术综述[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9期
3 王锦昌;杜建芬;蒋俏仪;;高含硫气藏流体相平衡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4 丁良成;阳信地区沙一段气藏试气特征及开发技术政策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5年05期
5 王颖;施雷霆;舒政;;高含硫气藏硫溶解度的关联和预测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7年04期
6 崔海龙;张兴德;;低渗透髙含硫气藏硫沉积的渗流理论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岑芳;李治平;赖枫鹏;王树平;;异常高压含硫气藏储量计算新解[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年03期
8 汪全林;唐海;吕栋梁;吕渐江;;高含硫水驱气藏物质平衡方程推导及应用[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龚金海;刘德绪;王晓霖;;普光气田集输系统的腐蚀控制技术[J];腐蚀与防护;2012年04期
10 全家正;何峻宇;姬长生;贾凌;赵明敏;张忠新;;川西高含硫气田深井井身结构设计原则及方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百灵;致密气藏产能分析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2 杨学锋;高含硫气藏特殊流体相态及硫沉积对气藏储层伤害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3 张勇;高含硫气藏硫微粒运移沉积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4 凌忠钱;多孔介质内超绝热燃烧及硫化氢高温裂解制氢的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08年
5 付德奎;高含硫裂缝性气藏储层综合伤害数学模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碧波;宋家场气田顶部区块开发潜力与复产方案论证[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2 杨洁;30CrMo钢表面堆焊Inconel625镍基合金性能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雷寿;近井带反凝析污染解决方法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4 葛静涛;高温高压高含硫气井井筒流动规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5 曾焱;浅层低渗气藏早期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6 朱华银;克拉2气田异常高压气藏衰竭开采物理模拟实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7 杨红;苏桥气田排水采气可行性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8 秦国伟;喇嘛甸油田气顶气分类评价及开发潜力研究[D];大庆石油大学;2006年
9 杨宁宁;川东北气田井身结构设计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10 王帅;高压气井套管柱设计[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金星;中国含硫化氢的天然气分布特征、分类及其成因探讨[J];沉积学报;1985年04期
2 王自明,杜志敏;弹性油藏中多相渗流的流-固-热耦合数学模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年01期
3 马永生,郭旭升,郭彤楼,黄锐,蔡勋育,李国雄;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启示[J];地质论评;2005年04期
4 林海潮,吕明,曹楚南,杜鹃,张鸣镝,史志明,杨秀清,赵吉翔;特高含H_2S气井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相态变化及其影响[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2年04期
5 里群,谷明星,,陈卫东,邹向阳,郭天民;富硫化氢酸性天然气相态行为的实验测定和模型预测[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94年03期
6 李军,冯耀声;缔合模型用于超临界萃取溶解度计算[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98年03期
7 高保娇,薛永强;对应状态原理及其应用[J];华北工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8 谭飞,杨基础,沈忠耀,汪家鼎;超临界流体中物质溶解度的研究(Ⅰ)[J];化工学报;1989年04期
9 谷明星,里群,邹向阳,陈卫东,郭天民;固体硫在超临界/近临界酸性流体中的溶解度(Ⅰ)实验研究[J];化工学报;1993年03期
10 谷明星,里群,陈卫东,郭天民;固体硫在超临界/近临界酸性流体中的溶解度(Ⅱ)热力学模型[J];化工学报;199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红军;含硫化氢气井酸化中的控硫控铁及酸化压裂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2 汤勇;深层凝析气藏多相流体复杂相态理论及提高气井产能新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平;高含硫气藏元素硫沉积预测及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德奎;郭肖;杜志敏;张勇;付玉;邓生辉;刘林清;;高含硫裂缝性气藏储层伤害数学模型[J];石油学报;2010年03期
2 Nicholas Hands ,陈海龙;碳酸岩裂缝气藏含硫天然气中硫沉积的预测及处理新进展[J];国外油田工程;2004年09期
3 张铁生;;一项有助于预测酸性气井中硫沉积的研究工作[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78年04期
4 钟太贤,袁士义,周龙军,李海平,杨维宗,罗凯;含硫天然气相态及渗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年05期
5 徐艳梅,郭平,黄伟岗;高含硫气藏元素硫沉积研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4年04期
6 杜志敏;;高含硫气藏流体相态实验和硫沉积数值模拟[J];天然气工业;2008年04期
7 蒋大和,Ⅰ.穆罕默德;RAINS-ASIA模型及上海市、浙江省的应用[J];上海环境科学;2000年06期
8 周广林,付元胜,周红军;常温COS水解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J];石油化工;2001年08期
9 王琛;硫的沉积对气井产能的影响[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9年05期
10 范兆廷;袁宗明;段勇;吴国霈;;高含硫天然气的开发与处理[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威;刘清才;杨剑;鹿存房;席文昌;马有光;邱星;;粉煤灰基脱汞吸附剂硫沉积对微观结构影响[A];2010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10年
2 郑欣;王遇冬;;不同类型天然气对LNG、CNG生产的影响[A];《煤气与热力》杂志编辑委员会'2005燃气热力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严启团;刘素民;陈彩红;;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伤害的微观机理[A];第三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郭和坤;王为民;;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可视化地研究油藏储层伤害[A];第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6年
5 公言杰;邹才能;陶士振;;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连续型”大气区形成、分布与评价[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唐洪俊;梅志宏;牟洪陶;;稳定渗流理论在气井产能预测中的研究与进展[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唐胜利;陈粤强;;煤层气空气钻井设备的选型及性能分析[A];高产高效煤矿建设的地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C];2009年
8 杨宝泉;孙文平;李晓峰;康燕;王冰;;杏树岗油田储层保护和改造技术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9 ;高含硫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技术政策研究[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10 陶树;汤达祯;吕玉民;;基于产能变化的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定量—半定量化表征[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马斌 尹兵;[N];中国石油报;2001年
2 特约记者 李传富 通讯员 杨莉;[N];中国石油报;2010年
3 龚畅;[N];中国石油报;2002年
4 记者 李静;[N];中国石化报;2008年
5 程泽 江书程 张盛文;[N];中国石化报;2004年
6 马献珍;[N];中国石化报;2009年
7 朱润忠;[N];中国石化报;2009年
8 通讯员 刘润兰;[N];中国石油报;2008年
9 通讯员 邢英霞;[N];中国石油报;2010年
10 通讯员 许忠 谢银娣 徐志敏;[N];哈密日报(汉);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亮;高含硫气藏硫沉积储层伤害实验及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2 付德奎;高含硫裂缝性气藏储层综合伤害数学模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3 何健;碳酸盐岩气藏损害描述及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4 罗瑞兰;深层气藏介质变形渗流机理及气藏工程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6年
5 郑军;大牛地老区低渗致密多层叠合砂岩气藏稳产技术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勇;高含硫气藏硫微粒运移沉积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7 刘滨;低渗砂岩油藏高含水期注气开发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8 霍进;水驱后转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精细油藏描述与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9 熊湘华;低压低渗透油气田的低伤害压裂液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年
10 王红涛;稠油油藏注蒸汽储层物性参数变化规律及治理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依伟;高含硫气井井筒硫沉积预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2 谢姗;高含硫气藏气井重复压裂时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袁帅;普光高含硫气藏产能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4 蒋和煦;五百梯生物礁气藏精细描述[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郝煦;蜀南嘉陵江水侵活跃气藏出水特征及治水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6 黄雪松;高含硫气田井筒管材优选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王大成;大牛地气田盒3气藏增压时机预测及效果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刘云;气藏水侵早期识别方法及水侵量计算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陈怀刚;磨溪嘉二气藏气井不稳定产能评价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10 金鹏;蜀南地区庙高寺气田茅口组气藏挖潜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高含硫裂缝性气藏储层伤害数学模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32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213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