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类确定性网络生成树枚举及其计算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157.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军余;;生成树协议工作原理及应用[J];电脑迷;2017年11期
2 郭献彬;王伟;;关于多实例生成树协议的实用问题分析[J];信息通信;2016年01期
3 刘静;樊建席;;基于独立生成树的网络多路径传输方法研究[J];软件;2016年04期
4 袁智勇;刘文林;;多生成树协议详解[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33期
5 沈炎斌;;华为与思科生成树协议的技术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08期
6 罗定福;李厦龙;;多生成树协议实现负载均衡实验的设计与实施[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3年10期
7 蒋强荣;张鸿宾;路倩倩;;基于生成树的人脸识别[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8 黎凯伦;;不同生成树协议互联的分析与设计[J];金融科技时代;2012年12期
9 陈荣;;浅析生成树协议原理及其实验设计[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5期
10 李志洁;姜楠;王存睿;刘向东;;生成树协议分析及其实验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鹏;郭莉;;生成树协议的研究与仿真实现[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2 曾安;胡延庆;狄增如;;同步能力与收敛时间最优的生成树[A];第五届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集[C];2009年
3 王铁军;刘恒;周明天;;基于分布式生成树的副本定位服务的自适应性分析[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章军乐;任伟英;;无线核心承载网生成树协议改造探讨[A];《内蒙古通信》2015年第3期[C];2015年
5 章军乐;;无线核心承载网生成树协议改造探讨[A];《内蒙古通信》2014年第3-4期[C];2014年
6 冯俊文;;最优生成树的表格求解方法[A];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卷)[C];2000年
7 张剑;朱卫平;袁晓冬;;基于无向图所有生成树的网络重构遗传算法[A];第七届电能质量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张剑;;基于无向图所有生成树的网络重构遗传算法[A];智慧城市电力科技论坛论文集(2014年第1辑 总第176辑)[C];2014年
9 吴军;刘秀兰;;两个图论算法的实现与界面设计[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10 辛霄;范士喜;王轩;王晓龙;;基于最大熵的依存句法分析[A];第四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生成树协议走向完善[N];网络世界;2003年
2 Jeremy Littlejohn 编译 沈建苗;给过热的“扁平网络”泼泼冷水[N];计算机世界;2012年
3 ;802.1S完善网络架构[N];网络世界;2003年
4 高岚;高密度的汇聚交换[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5 清水;802.1s解决架构问题[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6 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 陈建国;部署RPR需“分而治之”[N];通信产业报;2006年
7 朱新亚;RSTP瞬间恢复连接[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8 ;手挽手 密无间[N];网络世界;2004年
9 胡杨 编译;TRILL与SPB之争导致网络业分裂[N];网络世界;2011年
10 清水;无线标准还有问题[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扭立方体和奇偶立方体上独立生成树的嵌入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2 程宝雷;BC网络上独立生成树构造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3 蒋强荣;图核及其在模式识别中应用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4 余长春;多主体系统的一致性及常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董宝玉;支持向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6 韩玉娟;复杂网络的分群一致及稳定控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7 陈文涛;城域以太网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8 方木云;双环网络的仿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梁俊斌;无线传感网中低能耗数据收集协议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洪榛;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及层次型路由方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文豪;若干类确定性网络生成树枚举及其计算方法[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满丽娟;两个完全独立生成树存在的一些充分条件[D];新疆大学;2016年
3 李峰;若干图的生成树数目和网络可靠性比较[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劲松;以太网交换机快速生成树协议的研究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黄志辉;快速生成树无穷计数问题的研究与改进[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张志国;基于生成树基因表达数据聚类方法分析[D];东北大学;2006年
7 李浩玲;图的生成树和最大亏格[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吴玲秀;图上关于点不交子图的若干结果[D];宁夏大学;2015年
9 邓文涛;EOC交换机生成树协议的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冯富有;基于生成树的有向网络同步控制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74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2674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