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离散脉冲切换时滞系统的两种稳定性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09:36
【摘要】:稳定性问题一直是系统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利用子列的方法,通过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研究离散脉冲切换时滞系统的两种稳定性问题.文章主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介绍具有脉冲切换信号的离散时滞系统的输入到状态稳定性问题;另一部分介绍具有脉冲信号的离散非线性马尔科夫跳变时滞系统的几乎处处稳定性问题.主要内容如下:第二章主要研究了一类具有脉冲切换信号的离散时滞系统的输入到状态稳定性问题.文章采用Lyapunov-Krasovskii技巧,利用驻留时间界和时滞界实现离散时滞系统的输入到状态稳定.脉冲切换序列的子列的方法首次被应用于研究离散系统的输入到状态稳定性.基于这个方法,文章提出了几个保证系统输入到状态稳定的新条件.与现有的有关问题的结果相比,由于仅要求构造的李雅普诺夫函数在定义的脉冲切换时刻的子列上不增加,所以得到的系统稳定性标准具有较低的保守性.第三章使用李雅普诺夫函数与子列结合的方法去研究一类具有脉冲信号的离散非线性马尔科夫跳变时滞系统的几乎处处稳定性.文章指出,在没有脉冲的情况下,即使所有的马尔科夫跳变子系统都是不稳定的,脉冲依然能在特定的区间上实现系统的几乎处处稳定性,即脉冲切换与马尔科夫跳变满足驻留时间上确界条件.除此之外,这些几乎处处稳定性成果还可应用到更广的时滞系统中.相反的,在没有脉冲的情况下,当所有的马尔科夫跳变子系统都是几乎处处稳定的,可以通过限制脉冲参数的范围使系统保持几乎处处稳定.最后,文章也考虑了第一种情况与第二种情况的组合.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175.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春芳;朱炼;张传俊;;脉冲时滞系统的严格φ_0-稳定性[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06期

2 高在瑞;马梅娟;纪志成;;切换奇异时滞系统的时滞依赖容许性[J];控制工程;2015年04期

3 李敏;李歧强;;不确定奇异时滞系统的观测器型滑模控制器[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4年03期

4 潘峰;韩如成;;时变大时滞系统参数辨识的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3年03期

5 王勇;;热工大时滞系统的广义预测控制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年08期

6 张艳邦;张芬;;一类双时滞系统的改进稳定性分析[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7 何汉林,黄登斌,王潜;公度时滞系统的有理镇定补偿器[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8 张友,井元伟,张嗣瀛;基于观测器的线性中立时滞系统的H_∞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4年10期

9 朱淑倩,程兆林;线性奇异时滞系统的状态与不确定输入估计[J];自动化学报;2004年05期

10 王为群,邹云;2-D奇异时滞系统的稳定性[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狄成宽;;具有时滞相关系数的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性[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冯俊娥;崔鹏;;线性奇异时滞系统的干扰解耦[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赵立英;刘坤;刘贺平;;非线性不确定奇异时滞系统的时滞相关鲁棒弹性H_∞控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吴建民;王行愚;;时滞系统参数估计与最优控制联合问题求解的块脉冲算子方法[A];1988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下)[C];1988年

5 刘湘黔;张容梅;张霖;;线性大范围相互关联的多重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A];第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一)[C];2000年

6 孙希明;赵军;;一类切换线性不确定中立时滞系统的稳定性[A];第二十三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毕卫萍;毋媛媛;陈永刚;;不确定奇异时滞系统的时滞依赖保性能控制[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宝琳;郑菲菲;曹飞龙;;一类离散奇异时滞系统的奇异二次指标近似最优控制问题[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2)[C];2009年

9 徐鉴;;时滞系统动力研究中遇到的若干问题和难点[A];第三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虞继敏;吴建功;丁明智;张万鹏;;具有执行器故障的不确定线性变时滞系统的可靠保成本控制[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三分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素艳;丹青难写是精神[N];秦皇岛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坤志;混杂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2 李萍;切换时滞系统稳定性的若干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陈武华;时滞动态系统稳定与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朱淑倩;线性奇异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D];山东大学;2005年

5 刘梅;时滞系统的H_∞控制与跟踪[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6 彭达洲;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区域稳定性与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7 刘晓志;不确定组合时滞系统分散控制若干问题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8 孙希明;切换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D];东北大学;2006年

9 刘红霞;时滞系统和时滞大系统的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1年

10 刘秀湘;脉冲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鲁棒控制和脉冲镇定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璐璐;两类下三角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D];河南师范大学;2018年

2 曹正保;离散脉冲切换时滞系统的两种稳定性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3 张星星;HR和FHN时滞神经元系统的Hopf分岔[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4 刘敬慧;相对阶为二的时滞系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5 范化续;一类基于时滞分解方法的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与鲁棒H_∞控制器设计[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6 罗静文;基于误差的一类切换时滞系统的输出调节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7 郭亭亭;大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和有限时间H_∞控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8 陈银银;Delta算子马尔科夫跳变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与保性能控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9 刘晓芹;预测控制算法在时滞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8年

10 何梅丽;混沌时滞系统控制的算法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912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26912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c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