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杭州湾大湾区中心城市间区域经济联系水平评价测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07 15:09
为了加快实施“一带一路”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着力发展湾区经济,杭州湾地区是带动我国东南沿海区域发展的重要板块,是仅次于已经正式成立的上升到国家战略的“粤港澳大湾区”的我国的第二大湾区,“环杭州湾大湾区”的建设也随之被提上日程。但湾区作为一个自由开放的整体系统,湾区内每个城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区域整体的发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湾区内各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紧密程度以及相互间的作用关系,所以研究湾区内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水平,分析各城市间的发展侧重点与方向,有助于实现湾区经济的整体均衡发展。本文依据区域经济联系的相关理论,阐释了区域经济联系的内在实质,揭示了影响大湾区区域经济联系水平的五大主导因素,在梳理总结经济联系水平测度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以区域经济联系潜力、产业结构互补性、市场一体化水平以及地缘经济关系指数四个维度为主要指标体系的测度大湾区区域经济联系指数模型。本文以环杭州湾大湾区7个中心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建立的指标体系对2017年湾区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水平进行实际测度研究,根据实测结果,研究得出了环杭州湾大湾区中心城市间区域经济联系综合指数和单城市整体经济联系水平,...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区域经济联系相关研究
1.2.2 环杭州湾大湾区相关研究
1.2.3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湾区
2.1.2 区位熵
2.1.3 区域经济联系
2.1.4 区域经济联系水平评价指标
2.1.5 区域经济联系水平评价测度体系
2.1.6 区域经济联系水平综合指数
2.2 区域经济联系评价测度的理论基础
2.2.1 区位理论
2.2.2 区域分工理论
2.2.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2.4 系统理论
3 大湾区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水平评价测度方法
3.1 大湾区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水平评价测度基本原则
3.1.1 系统性原则
3.1.2 相对独立原则
3.1.3 动态可比原则
3.1.4 可操作原则
3.2 大湾区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水平评价测度技术思路
3.3 大湾区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评价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3.3.1 区域经济联系内在实质
3.3.2 区域经济联系的基本要素
3.3.3 影响区域经济联系水平的主导因素
3.3.4 大湾区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水平评价测度指标体系
3.4 大湾区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水平评价测度方法确定
3.4.1 区域经济联系水平评价测度的一般模型方法
3.4.2 大湾区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水平评价测度中各指标测算方法
3.4.3 大湾区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水平综合指数测算方法
4 环杭州湾大湾区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水平评价测度
4.1 环杭州湾大湾区概况
4.2 研究数据来源
4.3 环杭州湾大湾区城市经济联系的评价测度指标测算与分析
4.3.1 区域经济联系潜力测算与分析
4.3.2 产业分工协调水平指数测算分析
4.3.3 市场一体化水平指数测算与分析
4.3.4 地缘经济关系指数测算与分析
4.4 环杭州湾大湾区经济联系水平综合指数计算与分析
4.4.1 环杭州湾大湾区各中心城市间区域经济联系水平综合指数测算
4.4.2 单城市的区域经济联系水平指数总量评价测度结果
4.4.3 城市间区域经济联系水平指数总量评价测度结果
5 结语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相关政策建议
5.3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湾区经济时代杭州湾多中心协同现状与发展机制[J]. 池仁勇,胡倩倩,周必彧. 技术经济. 2019(07)
[2]环杭州湾大湾区中心城市空间差异与协调度分析[J]. 韩远,徐建军,袁红清. 中国软科学. 2019(03)
[3]长三角深度一体化背景下环杭州湾大湾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 吴璟桉,万勇,吴永康. 上海经济. 2019(02)
[4]环杭州湾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分工研究[J]. 王猛,蔡竹欣. 上海经济. 2019(01)
[5]东京湾区发展对杭州湾区建设的启示[J]. 朱烨丹.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18(06)
[6]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 于谨凯,马健秋. 地理科学. 2018(11)
[7]湾区经济时代浙江省域经济发展态势及其空间格局[J]. 武前波,孙文秀. 浙江社会科学. 2018(09)
[8]市场一体化、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长三角16个城市的实证研究[J]. 王磊,李成丽. 现代城市研究. 2018(03)
[9]湖北省区域经济联系水平测算与分析[J]. 胡立君,杨振轩,刘斐然. 统计与决策. 2018(03)
[10]世界三大湾区发展经验及对浙江的启示[J]. 陆敏凤. 浙江经济. 2017(22)
博士论文
[1]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的演变研究[D]. 宋洋.吉林大学 2019
[2]城市群发展中分工的深化与抑制[D]. 赵雪娇.浙江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及协调发展研究[D]. 潘雪梅.上海师范大学 2019
[2]宁波与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杰.宁波大学 2017
[3]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道路交通网络评价及优化研究[D]. 熊静.湖南师范大学 2016
[4]基于引力模型的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与实证分析[D]. 郑翔.浙江工商大学 2015
[5]南昌与江西省其它地级市经济联系分析[D]. 王雪琳.江西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56653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区域经济联系相关研究
1.2.2 环杭州湾大湾区相关研究
1.2.3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湾区
2.1.2 区位熵
2.1.3 区域经济联系
2.1.4 区域经济联系水平评价指标
2.1.5 区域经济联系水平评价测度体系
2.1.6 区域经济联系水平综合指数
2.2 区域经济联系评价测度的理论基础
2.2.1 区位理论
2.2.2 区域分工理论
2.2.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2.4 系统理论
3 大湾区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水平评价测度方法
3.1 大湾区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水平评价测度基本原则
3.1.1 系统性原则
3.1.2 相对独立原则
3.1.3 动态可比原则
3.1.4 可操作原则
3.2 大湾区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水平评价测度技术思路
3.3 大湾区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评价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
3.3.1 区域经济联系内在实质
3.3.2 区域经济联系的基本要素
3.3.3 影响区域经济联系水平的主导因素
3.3.4 大湾区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水平评价测度指标体系
3.4 大湾区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水平评价测度方法确定
3.4.1 区域经济联系水平评价测度的一般模型方法
3.4.2 大湾区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水平评价测度中各指标测算方法
3.4.3 大湾区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水平综合指数测算方法
4 环杭州湾大湾区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水平评价测度
4.1 环杭州湾大湾区概况
4.2 研究数据来源
4.3 环杭州湾大湾区城市经济联系的评价测度指标测算与分析
4.3.1 区域经济联系潜力测算与分析
4.3.2 产业分工协调水平指数测算分析
4.3.3 市场一体化水平指数测算与分析
4.3.4 地缘经济关系指数测算与分析
4.4 环杭州湾大湾区经济联系水平综合指数计算与分析
4.4.1 环杭州湾大湾区各中心城市间区域经济联系水平综合指数测算
4.4.2 单城市的区域经济联系水平指数总量评价测度结果
4.4.3 城市间区域经济联系水平指数总量评价测度结果
5 结语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相关政策建议
5.3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湾区经济时代杭州湾多中心协同现状与发展机制[J]. 池仁勇,胡倩倩,周必彧. 技术经济. 2019(07)
[2]环杭州湾大湾区中心城市空间差异与协调度分析[J]. 韩远,徐建军,袁红清. 中国软科学. 2019(03)
[3]长三角深度一体化背景下环杭州湾大湾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 吴璟桉,万勇,吴永康. 上海经济. 2019(02)
[4]环杭州湾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分工研究[J]. 王猛,蔡竹欣. 上海经济. 2019(01)
[5]东京湾区发展对杭州湾区建设的启示[J]. 朱烨丹.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18(06)
[6]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 于谨凯,马健秋. 地理科学. 2018(11)
[7]湾区经济时代浙江省域经济发展态势及其空间格局[J]. 武前波,孙文秀. 浙江社会科学. 2018(09)
[8]市场一体化、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长三角16个城市的实证研究[J]. 王磊,李成丽. 现代城市研究. 2018(03)
[9]湖北省区域经济联系水平测算与分析[J]. 胡立君,杨振轩,刘斐然. 统计与决策. 2018(03)
[10]世界三大湾区发展经验及对浙江的启示[J]. 陆敏凤. 浙江经济. 2017(22)
博士论文
[1]广东省制造业空间布局的演变研究[D]. 宋洋.吉林大学 2019
[2]城市群发展中分工的深化与抑制[D]. 赵雪娇.浙江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及协调发展研究[D]. 潘雪梅.上海师范大学 2019
[2]宁波与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杰.宁波大学 2017
[3]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道路交通网络评价及优化研究[D]. 熊静.湖南师范大学 2016
[4]基于引力模型的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与实证分析[D]. 郑翔.浙江工商大学 2015
[5]南昌与江西省其它地级市经济联系分析[D]. 王雪琳.江西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56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3656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