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哥德尔不完全定理及维特根斯坦的评论
本文关键词:反思哥德尔不完全定理及维特根斯坦的评论
【摘要】:本文围绕哥德尔可称之为“概括进程”的思想展开论述。简言之,这一进程是从争议最小的领域出发,不断扩展知识领域的过程;也是不断地将更多的理智内容纳入真实范围的过程。在这个进程中,哥德尔不完全定理的重要性体现为它揭示了有限方法的局限,从而提示了向无限乃至抽象概念进展的必要。直觉引领了概括进程;在哥德尔看来,公理化方法是带来清晰性、澄清问题的必要手段,而公理的初始概念需要以直觉来寻找。本文在理清概括进程、直觉等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不自足”的定义。从而通过探讨与哥德尔不完全定理密切相关的Isaacson论题等问题,提出支持概括进程的一个新的论证。另一方面,维特根斯坦对哥德尔不完全定理的评论是他逻辑与数学哲学中争议最大的部分。本文试图表明,这些评论如果以维特根斯坦的逻辑与数学哲学整体来看,构成了对概括进程的质疑。具体而言,维特根斯坦对于生活形式的强调质疑了概括进程向无限与抽象概念进展的必要。文章回应了这一质疑,即在简述数学基础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表明数学的“使用”在某种意义上为数学带来确定性,从而指出概括进程不能无限制地进行。
【关键词】:概括进程 直觉 哥德尔不完全定理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O14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引言10-18
- 0.1 研究的意义10-12
- 0.2 术语的使用12-15
- 0.3 研究的现状15-18
- 第一章 哥德尔不完全定理及其证明18-31
- 1.1 哥德尔不完全定理的表述18
- 1.2 P系统18-20
- 1.3 原始递归与哥德尔编码20-26
- 1.4 用P系统公式翻译递归函数26-28
- 1.5 P对原始递归函数的表达28-29
- 1.6 构造哥德尔句29-31
- 第二章 哥德尔不完全定理与概括进程31-37
- 2.1 一阶算数系统中不能证明的定理31-33
- 2.2 Isaacson论题33-36
- 2.3 一点评论36-37
- 第三章 维特根斯坦论哥德尔不完全定理37-47
- 3.1 研究现状述评37-40
- 3.2 维特根斯坦的数学哲学40-42
- 3.3 维特根斯坦对哥德尔不完全定理的评论42-45
- 3.4 几点评论45-47
- 第四章 数学基础问题与数学的使用47-58
- 4.1 公理化与清晰性47-48
- 4.2 维特根斯坦对基础问题的看法48-50
- 4.3 基础研究与数学实践50-54
- 4.4 反思基础问题54-56
- 4.5 三种语言与数学的使用56-58
- 结语58-59
- 参考文献59-62
- 后记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John W.Dawson,陈敏;哥德尔生平简述[J];自然杂志;1986年09期
2 王浩;邢滔滔;;哥德尔思想概说[J];科学文化评论;2004年06期
3 胡作玄;;哥德尔百年[J];自然杂志;2006年02期
4 刘晓力;;哥德尔的遗产及其百年启示[J];科学文化评论;2006年02期
5 邢滔滔;;哥德尔定理正反观[J];科学文化评论;2008年02期
6 尹传红;;哥德尔的逻辑人生[J];科技导报;2010年17期
7 西村敏男,李思源;哥德尔定理的苏醒[J];自然杂志;1984年08期
8 刘晓力;哥德尔对心-脑-计算机问题的解[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11期
9 刘晓力;哥德尔与胡塞尔的现象学[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年01期
10 吴树仙;;哥德尔定理与逻辑认知进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晓力;;一份珍贵的史料与一段误读的历史[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2 罗翊重;;从辩证逻辑形式化视野看哥德尔定理[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3 熊明;;哥德尔-根岑翻译和本体论映射[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4 罗翊重;;对哥德尔定理的辩证逻辑形式化解读[A];改革开放以来逻辑的历程——中国逻辑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文集(上卷)[C];2009年
5 刘晓力;;人工智能的逻辑极限[A];2001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1年
6 王春华;;概念的逻辑起源初步[A];逻辑与认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 洪;走近哥德尔[N];大众科技报;2003年
2 胡作玄;哥德尔的逻辑学与法律上的“无罪推定”[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刘晓力;哥德尔定理能证明人心超过计算机吗[N];科技日报;2000年
4 葛之;“普高”的大师们[N];中华读书报;2012年
5 李雾;“美国宪法有个漏洞”[N];南方周末;2006年
6 吴燕;原版书[N];中华读书报;2005年
7 记者姜岩;不太可能建立描述宇宙的统一理论[N];人民日报;2002年
8 胡作玄;逻辑的悲剧[N];中华读书报;2006年
9 记者 姜岩;描述宇宙没有统一理论[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10 辛望旦;悖论的意义与理性形式的演化[N];社会科学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宇光;维特根斯坦和哥德尔定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唐芳芳;哥德尔定理的意义[D];清华大学;2005年
2 何宝军;哥德尔的柏拉图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宗为翰;哥德尔关于绝对不可判定命题的思想[D];复旦大学;2010年
4 朱增跃;哥德尔:数学不是语言的句法[D];复旦大学;2011年
5 鲁南江;反思哥德尔不完全定理及维特根斯坦的评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杨永明;哥德尔的概念实在论[D];复旦大学;2010年
7 宋晋凯;哥德尔的概念实在论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8 张莉敏;悖论与数理逻辑的发展探析[D];河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630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630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