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活羊调运对羊类疫病传播的动力学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15:25

  本文关键词:活羊调运对羊类疫病传播的动力学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调运网路 布鲁氏菌病 小反刍兽疫 交叉传染 防治措施


【摘要】:羊类疫病的传播除了与场群内部的感染有关外,还与场群之间的交叉感染以及活羊的调运有关,如布鲁氏菌病,小反刍兽疫等。这些羊类疫病通过活羊调运网络迅速流向全国多个省份,呈现蔓延扩大的趋势。为阻止疫病的进一步扩散,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利用链路预测的方法获得了真实的活羊调运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内蒙古兴安盟布鲁氏菌病和江苏省小反刍兽疫的发病机理和传播特点,建立了斑块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预测了羊类疫病的流行趋势,最终给出最优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与活羊调运有关的羊类疫病传播模型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研究了全国活羊调运网络的重构问题。根据实际调研数据,利用ArcGIS软件做出了全国活羊调运观测图,并利用链路预测的方法,得到了一个更加完整的活羊调运重构网络。研究结果为控制动物疫病的传播,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章,根据疫病的传播机理,建立了相邻场群上有活羊调运的一类羊类疫病传播模型,考虑了不同距离场群之间的交叉感染和活羊的调运对羊类疫病传播的影响。通过对模型的动力学分析,得到了模型的基本再生数,讨论了无病、地方病平衡点的存在性,证明了无病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最后利用数值模拟,验证了理论结果,分析了基本再生数对于不同参数的敏感性。 第四章,根据内蒙古兴安盟羊群的养殖模式和布鲁氏菌病传播特点,建立了斑块动力学模型,给出了模型的无病平衡点和基本再生数的表达式。通过对模型的定性、定量分析和数值模拟,显示了疫病的发展过程。结果表明,采取扑杀和消毒措施,以及减少活羊调运等,可以更好地控制和预防疾病的传播,甚至彻底消除布鲁氏菌病。 第五章,根据江苏省小反刍兽疫的发病机理和传播特点,建立了SEIV动力学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基本再生数和无病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考虑三个斑块之间动物的调运情况,给出了平衡点稳定性的说明,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分析了基本再生数对于不同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当对易感羊的免疫率达到35%以上,或对患病羊的扑杀率达到60%以上时,,染病羊的数量会逐渐减少,小反刍兽疫将逐渐消亡。
【关键词】:调运网路 布鲁氏菌病 小反刍兽疫 交叉传染 防治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O17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3 主要研究内容13-14
  • 2 全国活羊调运网络重构14-21
  • 2.1 全国活羊调运现状14-15
  • 2.2 全国活羊调运网络重构15-20
  • 2.2.1 随机分块模型15-16
  • 2.2.2 链路的信度16-18
  • 2.2.3 网络重构18-20
  • 2.3 本章小结20-21
  • 3 相邻场群上有调运的羊类疫病传播模型分析21-37
  • 3.1 动物疫病传播模型的建立21-24
  • 3.2 模型的动力学分析24-31
  • 3.2.1 病平衡点和基本再生数24-27
  • 3.2.2 无病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27-29
  • 3.2.3 疾病的持续性29-31
  • 3.3 数值模拟31-36
  • 3.4 本章小结36-37
  • 4 兴安盟布鲁氏菌病的动力学模型与防治措施37-43
  • 4.1 动力学模型37-41
  • 4.2 数值模拟41-42
  • 4.3 本章小结42-43
  • 5 江苏省小反刍兽疫模型与防治措施43-48
  • 5.1 动力学模型43-45
  • 5.2 数值模拟45-47
  • 5.3 本章小结47-48
  • 6 总结与展望48-50
  • 6.1 论文工作总结48
  • 6.2 以后的工作展望48-50
  • 参考文献50-5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54-55
  • 致谢55-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梅;杨仕标;张念祖;;小反刍兽疫的流行趋势与防控[J];动物医学进展;2007年S1期

2 龙云凤;刘晓慧;周晓黎;祝贺;艾军;董俊;叶玲玲;陈朝银;;小反刍兽疫流行病学及防控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2年05期

3 呙林兵;;Gerschgorin圆盘定理在严格对角占优矩阵中的应用[J];高师理科学刊;2011年05期

4 任洪林;卢士英;周玉;李兆辉;柳增善;;布鲁氏菌病的研究与防控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9年09期

5 王国栋;刘书梅;;国内外牛布鲁氏菌病防治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13年16期

6 党安坤;李云岗;胡莉萍;兰邹然;楚尊锋;陆峰;张洪杰;;长途调运羊只对疫病影响的调查[J];山东畜牧兽医;2014年05期

7 王洪波;王钢;;兴安盟2003~2005年人间布病疫情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6年06期

8 聂静;万辉;张娟;;奶牛布鲁氏菌病的动力学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9 王光宇;王占兵;;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13年06期

10 陈桂华;;洞口县山羊感染小反刍兽疫的调查与体会[J];湖南畜牧兽医;2014年03期



本文编号:7136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7136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7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