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可信度评估模型及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10:23
本文关键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可信度评估模型及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可信度 信息熵 云模型 模糊综合评判 层次分析模型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仿真技术得到了迅速提高,并逐步成为推进各国经济和军事发展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与基础工程。然而,仿真系统的可信度能否满足实际要求,直接关系到仿真系统应用的成败。在众多影响仿真结果可信度因素中,评估方法尤为重要。好的评估方法在提高评估效率的同时还能保证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及有效性。本文以传统模糊综合评判法为基础,针对原有理论方法的不足做出诸多改进,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可信度评估模型及方法,明确评估过程的体系结构与模型方法。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传统模糊综合评判获取权重向量的单一性、主观性,提出基于信息熵的最优组合赋权模糊综合评判法,组合模式包括最小偏差平方和组合赋权法与非线性规划组合赋权法。通过实例分析,该方法具有集中主观、客观两种权重计算方法的优点,而且能够有效统一多种指标权重。2.面对多指标复杂评估系统难以确定权重分配以及容易出现权重数值泯灭的现象,引入层次分析模型作为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方法,并给出了指标体系建立的一般准则。3.开展了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研究,以层次分析模型求取指标权重,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评估,最后得到最终评估结果。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评估方法的简易性与实用性。4.将云模型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法,以云模型标度替代传统1~9标度,从而得到基于云模型的指标权重。利用云模型代替传统隶属函数,研究了基于云模型的群体决策方法。最终给出了基于云模型理论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5.以XXX作战仿真系统进行实例分析,根据评估对象的特性建立了多层次评估指标体系。使用本文改进的方法对“数学模型”模块进行可信度评估,实现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单一方案可信度评估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评估对象的可信度等级为“可信”,同时验证了本文中评估方法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可信度 信息熵 云模型 模糊综合评判 层次分析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91.9;O15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3
- 缩略词表13-14
- 第一章 绪论14-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4-15
- 1.1.1 系统仿真技术14
- 1.1.2 不确定性与模糊性评估方法14-15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15-17
- 1.2.1 可信度评估方法15-16
- 1.2.2 模糊综合评判法16-17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17-20
- 第二章 传统模糊综合评判法20-30
- 2.1 引言20
- 2.2 模糊数学基础知识20-24
- 2.2.1 概述20
- 2.2.2 隶属函数与隶属度20-21
- 2.2.2.1 经典集合与特征函数20-21
- 2.2.2.2 模糊集合与隶属函数21
- 2.2.3 常用隶属函数及确认方法21-24
- 2.3 模糊综合评判基本原理及步骤24-27
- 2.3.1 单级模糊评判法24-26
- 2.3.2 多级模糊评判法26-27
- 2.4 常用模糊综合评判算子27-28
- 2.5 传统模糊综合评判法优缺点28-29
- 2.5.1 模糊综合评判的优点28-29
- 2.5.2 模糊综合评判的缺点29
- 2.6 本章小结29-30
- 第三章 基于最优组合赋权的模糊综合评判法30-39
- 3.1 引言30
- 3.2 基于信息熵的指标赋权法30-34
- 3.2.1 信息熵指标赋权原理30-31
- 3.2.2 信息熵指标赋权综合评价模型31-32
- 3.2.3 实例分析32-34
- 3.3 最优赋权模型34-38
- 3.3.1 基于最小偏差平方和组合赋权法34-35
- 3.3.2 基于非线性规划组合赋权法35-36
- 3.3.3 实例分析36-38
- 3.4 本章小结38-39
- 第四章 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模糊综合评判法39-56
- 4.1 引言39
- 4.2 层次分析法39-47
- 4.2.1 指标体系建立40-41
- 4.2.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41-43
- 4.2.3 一致性检测43-45
- 4.2.4 权重确定45-47
- 4.3 基于层析分析模型的模糊综合评判法47-55
- 4.3.1 实例分析47-55
- 4.4 本章小结55-56
- 第五章 基于云模型理论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56-74
- 5.1 引言56
- 5.2 云模型基础理论56-61
- 5.2.1 云模型的定义56-57
- 5.2.2 云模型数字特征57-59
- 5.2.3 云发生器59-60
- 5.2.3.1 正向云发生器60
- 5.2.3.2 逆向云发生器60
- 5.2.4 云运算60-61
- 5.3 利用云模型标度法改进层次分析赋权法61-66
- 5.3.1 云模型标度62-63
- 5.3.2 群体云决策63-64
- 5.3.3 权重确定与一致性检验64-66
- 5.4 利用云模型改进的模糊综合评判法66-69
- 5.5 实例应用69-72
- 5.6 本章小结72-74
- 第六章 XXX作战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的案例分析74-88
- 6.1 引言74
- 6.2 评估方法74-85
- 6.2.1 评估指标体系75-76
- 6.2.2 执行评估76-85
- 6.2.2.1 基于云模型的评估76-81
- 6.2.2.2 层次分析法与组合赋权法81-85
- 6.3 三种评估方法优劣分析85-87
- 6.3.1 基于最优组合赋权的模糊综合评判法85-86
- 6.3.2 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模糊综合评判法86
- 6.3.3 基于云模型理论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86-87
- 6.4 本章小结87-88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88-90
- 7.1 全文总结88-89
- 7.2 未来展望89-90
- 致谢90-91
- 参考文献91-9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96-97
本文编号:765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765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