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农田土壤碳来源与作物光合碳截获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8-10 09:20
【摘要】:本研究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的长期定位保护性耕作试验地(始于2002年)上进行,采用冬小麦(济麦22)-夏玉米(郑单958)大田和微区试验相结合的方式。为了评价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同时区分土壤有机碳的来源,试验设置了常规耕作(CT)、深松(ST)、旋耕(RT)和免耕(NT)4种耕作方式,无秸秆还田(0)、玉米秸秆留茬1 m还田(1)和秸秆全部还田(a)3种秸秆还田量。系统探讨了2005 2017年长期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条件下的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系统土壤有机碳和作物产量年际变化及其机理,并采用基于~(13)C自然丰度法的双元混合模型对2002 2017年15年间的小麦和玉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进行了评估。通过土壤固碳研究,以期找到最优的土壤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另外,为了比较在控制土壤碳排放条件下的玉米光合作用的变化和评估土壤排放对玉米光合作用的贡献,本研究利用稳定碳同位素和Keeling曲线方法分离参与光合作用的CO_2,计算了土壤呼吸对光合作用的贡献比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经过15年的长期试验,结果表明,0-10 cm土层中,ST_a和RT_0的平均土壤有机碳(SOC)浓度分别是最高(14.29 g/kg)和最低(10.49 g/kg)的,分别比CT_0提高41.41%和降低0.58%。10-20 cm土层中,ST_a和RT_0的平均SOC浓度最高和最低,分别比CT_0提高18.41%和降低16.79%。在20-30 cm土层中,CT_a和RT_0处理的平均SOC浓度最高(9.79 g/kg)和最低(5.95 g/kg),分别比CT_0提高14.76%和降低30.26%。0-30 cm土层中,ST_a处理的SOC平均浓度是最高的,为11.80 g/kg,比CT_0处理增加了2.29 g/kg,而RT_0处理的SOC平均浓度最低,为8.10 g/kg。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中,不同处理间的SOC稳定性指数存在着显著性差异。0-30 cm土层中,ST_a和RT_0处理的碳库管理指数分别是最高和最低的。与CT_0处理相比,ST_a处理的固碳量和固碳速率都是最高的,分别增加了15.64 t/ha和1.05 t/ha/yr。因此,ST_a处理对提高SOC含量,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最为显著。在2016和2017年0-20 cm土层中,ST_1处理的SOC比CT_0处理显著增加了51.33%,NT_0处理是最低的。相对于CT_0,ST_1处理的颗粒有机碳(POC)、易氧化碳(POxC)、轻组分有机碳(LF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分别增加45.68%、34.55%、51.85%和51.02%,RT_0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各个组分均最低。20-40 cm土层中,不同处理间SOC浓度存在较大差异。相对于CT_0,ST_1处理的POC、POxC和LFOC含量分别增加了143.62%、17.57%和161.20%,MBC浓度范围为212.83(RT_0)-315.58(ST_a)mg/kg。在40-100 cm土层中,2016年ST_1的SOC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2017年NT_0处理的SOC浓度最低。相对于CT_0,POC增加范围为-46.94%(RT_a)至75.85%(NT_0),POxC在2016和2017年结果不同,ST_1处理的LFOC降低了21.34%,ST_1和NT_0处理的土壤MBC浓度分别增加了50.25%和减少了14.28%。另外,POC和MBC比POxC对土壤管理措施的反应更加敏感,SOC和活性碳组分之间呈现出了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长期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来源的影响ST_a处理的小麦和玉米碳投入量均是最高的,RT_0处理碳投入最低。ST_a和RT_0处理中来自小麦的碳投入量分别比CT_0处理提高167.56%和降低2.55%,ST_a和RT_0处理中来自玉米的碳投入量分别比CT_0处理提高198.13%和降低6.81%。ST_a和RT_0处理中玉米对SOC的贡献分别比CT_0处理提高154.07%和降低48.89%。尽管小麦的碳投入量要低于玉米,即小麦转化为碳的比例小于50%,而小麦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高于50%,说明小麦转化为SOC的速度更快,能力更强,小麦对SOC的贡献要高于玉米。3.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经过长期试验,2005-2017年ST_a和RT_0处理的小麦平均产量分别是最高(8.08t/ha)和最低(6.91 t/ha)的,分别比CT_0处理增加了9.60%和减少了6.33%。ST_a和RT_0处理的玉米平均产量分别是最高(11.98 t/ha)和最低(9.54 t/ha)的,分别比CT_0处理增加了14.36%和减少了8.91%。小麦玉米周年产量的增加范围为0.58(NT_0)-4.93(ST_0)t/ha,与CT_0处理相比,ST_a处理的周年产量增加了2 t/ha,除对CT_a和NT_a处理外,ST_a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对于小麦产量稳定性指数,ST_0和RT_0处理分别为最高和最低,但是各个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对于玉米产量稳定性指数,得出了相反的结果,RT_0处理显著高于ST_0处理(P0.05),周年产量稳定性指数与玉米产量稳定性指数呈现相同的结果。另外,小麦的产量稳定性指数要高于玉米。综上结果表明,ST_a的周年产量长期保持较高水平。在2016年和2017年,ST_a和ST_1处理的小麦产量高于其他处理,CT_a、CT_1、ST_a和ST_1处理的玉米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与CT_0处理相比,ST_1处理的小麦玉米周年产量显著增加了17.96%,RT_0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总之,相比较其它处理,ST_1处理在提高SOC和作物产量上是更为长期有效的土地管理措施。4.土壤碳排放对作物光合的贡献分析控制土壤碳排放对玉米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试验可以得出,不做任何调控措施的玉米植株的光合速率(A),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和内部水分利用效率(WUE_i)比控制土壤碳排放措施分别提高了13.98%、12.81%、16.76%和1.51%,然而,叶片碳同位素判别值(?~(13)C),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周围空气二氧化碳浓度(C_i/C_a),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_t)分别降低了5.51%、8.57%和3.56%。CO_2再循环指数范围是0.82-0.90,土壤碳排放对光合作用的贡献范围为20.37%-29.03%。在高土壤排放条件下,玉米的光合速率有所提高。因此,土壤碳排放对玉米光合作用存在一定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512.11;S513
【图文】:

年际变化,秸秆还田,免耕,深松


图 1 2002 2017年试验地气温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Fig. 1 The atmospheric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at the trial site during 2002 20172.2 试验设计2.2.1大田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耕作方式,分别为常规耕作(CT)、深松(ST)、耕(RT)和免耕(NT)4 种;副区为秸秆还田量,分别为无秸秆还田(0)、玉米秆留茬 1 m 还田(1)和玉米秸秆全部还田(a)3 种,两因素组合为 12 个处理,如2所示。本试验小区面积为 15×4 m,3次重复。本试验在小麦播种前进行耕作和不同米秸秆还田量处理,玉米为免耕铁茬播种,具体操作流程与田间管理见表 3。表 2 田间试验设计Table 2 Experimental treatments玉米秸秆留茬高度Stubble height of straw常规 (CT)Conventional tillage深松(ST)Subsoiling旋耕(RT)Rotary tillage免耕(NT)No tillage

棚架,玉米,橡胶管


山东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控制土壤 CO2排放;(2)不做任何处理。为了尽可能接近自然环境,棚架采用开顶式设计,棚架长 1.2 m、宽 0.8 m、高 3 m,四周用透明塑料薄膜包围。棚架的底部嵌入地面并被土壤密封,从聚氯乙烯(PVC)管要埋入土壤中的一端 15 cm 处每隔 40 cm 钻出直径为 5 mm 的孔,在棚架中将 PVC 管固定在土壤中 15 cm,PVC 管离玉米 30 cm,将橡胶管穿过每一个孔并固定在 PVC 管上,橡胶管口均朝向玉米植株。橡胶管口分别距离地面为 0、 40 cm、80 cm、120 cm、160 cm、200 cm、240 cm 和 280 cm,共 8 个层次。橡胶管的另一端与棚架外的气体采集袋和气泵相连接,橡胶管与棚架的交界处用玻璃胶密封。棚架设计如图 2 所示。

曲线方法


图 3 Keeling曲线方法图解Fig. 3 Graphic solution of the Keeling plot methodSampled CO2:样本二氧化碳浓度;δ13Ca:样本二氧化碳的13C 丰度值;Background CO2:大气背景二氧化碳浓度;δ13Cb:大气背景二氧化碳的13C 丰度值;Source CO2:源添加的二氧化碳浓度;δ13Cb:源添加的二氧化碳的13C 丰度值在玉米生态系统中,呼吸产生的 CO2主要来自土壤和植物。使用 Keeling 曲线法,它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δ13Cr= f1δ13Csr+ (1 f1) δ13Cpr(24)其中,δ13Csr和 δ13Cpr是土壤排放和植物呼吸中 CO2的同位素比例,f1是土壤呼吸占总呼吸的比例,δ13Cr被代入方程可以计算出 f1。生态系统呼吸释放的 CO2没有被湍流大气完全混合,一些气体被植物重新吸收和利用,导致生态系统中 CO2的循环利用。Sternberg (1989)通过在一定程度上修改Keeling 公式,将 CO2再循环指数(f)定义为重新固定的呼吸释放 CO2与生态系统呼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婉奇;邹晓君;佘汉基;薛立;;山杜英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和营养元素的垂直分布格局[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9年12期

2 张凤;王世航;王军委;;土壤有机碳模型研究进展[J];宜春学院学报;2019年09期

3 马琳;;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2019年32期

4 张蒙;李晓兵;;放牧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及相关过程研究进展[J];草地学报;2018年02期

5 徐均华;黄国强;菅攀峰;胡庆辉;李智勇;郭松;柳立;江智敏;;土壤有机碳研究进展及在农田生产中的应用[J];耕作与栽培;2018年02期

6 黄锦学;熊德成;刘小飞;杨智杰;谢锦升;杨玉盛;;增温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2017年01期

7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在土壤有机碳组分对土地利用的响应特征方面取得进展[J];干旱区地理;2017年02期

8 马昕昕;;温度对太谷县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7年05期

9 王慧杰;常顺利;张毓涛;李翔;韩燕梁;;天山雪岭云杉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异及其与森林发育的关系[J];山地学报;2017年03期

10 邓飘云;陈建国;闫文德;;武陵山脉龙山段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及控制机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涂成龙;陆晓辉;崔丽峰;;贵州省农业土壤有机碳和氮化学计量在近50年里的变化[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C];2017年

2 雷娜;;延安治沟造地工程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A];环境工程2017增刊2下册[C];2017年

3 秦小光;宁波;殷志强;穆燕;;末次间冰期以来渭南黄土地区土壤有机碳碳库的演变[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4 吴庆标;王效科;郭然;;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进展[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5 汪青;张平究;;退耕还湿对菜子湖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与质量的影响[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李富山;韩贵琳;唐杨;吴起鑫;;喀斯特地区不同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氮特征:以贵州普定为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7 邱海源;黄志伟;王宪;;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郭沂林;潘剑君;;寒温带与中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对比研究[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赵营;郭鑫年;刘汝亮;王世荣;;宁夏灌区不同类型农田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组分含量特征[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周卫军;王凯荣;刘鑫;;有机物料循环对红壤稻田系统土壤有机碳转化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暨第四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李丽云 实习生 阴浩;用技术手段恢复黑土肥力[N];科技日报;2017年

2 步宣;全球循环与土壤有机碳[N];中国矿业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禾;我国应加强土壤固碳能力研究[N];科技日报;2010年

4 ;拿什么留住你,黑土地[N];农民日报;2015年

5 记者 李大庆;400岁森林能持续积累碳[N];科技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振;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农田土壤碳来源与作物光合碳截获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2 阿里凯(KASHIF ALI KUBAR);秸秆还田和免耕对土壤有机碳特性及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8年

3 黄金权;水力侵蚀作用下小区尺度土壤有机碳动态及其微生物学机制[D];湖南大学;2014年

4 魏宗强;城市封闭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南京大学;2013年

5 张勇;凤阳山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南京林业大学;2018年

6 黄晓磊;稻麦轮作系统中弱晶质氧化铁与土壤有机碳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7 姜义亮;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流失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8 王婧;全球和样带尺度森林土壤有机碳驻留时间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9 张文娟;气候变化与放牧管理对三江源草地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8年

10 任立宁;川南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丛高;不同气候带条件下森林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9年

2 蔡慕天;云南两种类型森林地面苔藓去除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D];云南大学;2019年

3 白金月;土壤环境对西双版纳大渡岗森林土壤有机碳浓度的影响研究[D];云南大学;2019年

4 赵华晨;长白山森林次生演替驱动的土壤有机碳氮库变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5 裴隆翠;阔叶红松林皆伐迹地恢复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6 张雪莹;城市化对南亚热带存留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广州大学;2019年

7 关炳昌;植被配置模式对矿区复垦土壤有机碳影响[D];山西大学;2019年

8 毛琴琴;退耕还林(草)以来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D];西安科技大学;2019年

9 李巧玲;荒漠草原沙漠化对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影响[D];宁夏大学;2019年

10 杨泽鹏;垦殖对川西北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878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7878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8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