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基于关联分析挖掘玉米硝酸还原酶基因ZmNR2功能位点

发布时间:2020-09-02 10:51
   氮代谢是高等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代谢之一,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NR)是氮代谢的关键酶,负责氮循环的初始还原步骤。硝酸还原酶活性(Nitrate reductase activity,NRA)与硝酸盐积累量关系密切,直接影响到植物的氮效率。因此,从分子水平分析玉米核心自交系硝酸还原酶基因的遗传规律将有利于加快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本研究以实验室构建的126个玉米核心自交系组成的关联作图群体为试验材料,鉴定并评估了玉米苗期硝酸还原酶活性等8个氮效率相关表型性状,结合126份自交系的群体结构和硝酸还原酶基因ZmNR2的序列多态性开展候选基因关联分析,旨在发掘与氮高效性状相关的优异等位变异及氮高效单倍型。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鉴定了关联群体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根干重、茎干重、总干重、全株长、主根长、叶绿素SPAD值和根冠比8个氮效率相关性状。发现该群体各性状均呈连续正态分布,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遗传力在60.03%-82.21%之间。其中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异幅度较大,遗传力较低,受环境影响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E1和E2环境下NRA和主根长、根干重以及总干重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通过ZmNR2基因的序列多态性分析,发现在113份玉米自交系中共检测到58个多态性位点,其中包括50个SNPs变异(平均每62 bp一个)和8个Indels变异(平均每389 bp一个)。该基因SNPs位点主要分布在外显子区域,Indels位点主要分布在内含子区域。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在ZmNR2基因的序列上分布着一些明显的LD结构。该基因的连锁不平衡随距离的增加而在250bp左右开始快速衰退,并在1000 bp左右衰减至0.1水平以下。3、使用TASSEL软件中的3种统计模型对所有性状和多态性位点进行关联分析,分别包括一般线性模型(GLM)、考虑群体结构Q矩阵的一般线性模型(GLM+Q)和混合线性模型(MLM(Q+K))。ZmNR2基因在3种模型中共检测到38个关联显著的多态性位点,包括30个SNPs和8个Indels。其中共有8个多态性位点在TASSEL的三种统计模型下都与对应性状显著关联;共有6个多态性位点在P≤0.01下与对应性状显著关联。4、基于已获得的6个显著关联SNPs/Indels位点共划分出4种单倍型(MAF≥0.05)。分析结果表明,单倍型Hap1、Hap2、Hap3、Hap4分别具有3、3、1和1个优异等位变异。各单倍型硝酸还原酶活性T检验结果表明,Hap1和Hap4平均值差异显著(P0.05)。由此,本研究推断Hap1为氮高效单倍型,Hap4为氮低效单倍型。5、利用田间产量表型鉴定试验和ZmNR2基因表达量分析进一步验证氮高效单倍型Hap1和氮低效单倍型Hap4。结果表明,氮高效单倍型Hap1的产量表现显著高于氮低效型单倍型Hap4;Hap1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Hap4。进一步证实Hap1的自交系中蕴含丰富的增效等位基因变异,S633-T和S1337-1可能是重要的优异等位基因组合。这些变异对氮素营养利用的多条调控途径有共同响应,可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玉米的氮高效利用效率。
【学位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5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丽员;;德宏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2 张秀梅;;探讨玉米种子质量制约因素及提升建议[J];种子科技;2018年12期

3 董志;;玉米高效种植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24期

4 苗常青;;玉米倒伏原因与预防[J];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21期

5 王金成;;探析农业种植玉米的增效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8年22期

6 郭洪君;;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01期

7 王树立;杨秀宝;;玉米种植新技术与应用实践[J];吉林农业;2019年05期

8 闫先明;;浅谈玉米倒伏成因及如何解决[J];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04期

9 刘兆武;;论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05期

10 齐廷文;;黑龙江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长玲;;选育机收玉米品种的思考[A];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摘要集[C];2017年

2 吴传星;伍钧;杨刚;李艳;张倩;;重金属低积累玉米品种的筛选[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白淑湘;;玉米品种选择的依据及适时播种[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2年

4 胡昌浩;;我国玉米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生理特性演进规律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丰光;景希强;李妍妍;曹祖波;黄长玲;;对选育环境反应迟钝型玉米品种的认识[A];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C];2012年

6 李宗新;张秀清;刘开昌;张慧;刘霞;高旺盛;王庆成;;种植密度和方式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根冠特性及产量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王空军;蒋高明;张吉旺;董树亭;胡昌浩;;我国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产量的提高与光合作用的演变[A];全国植物光合作用、光生物学及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8 梁琼;谭可欣;侯明生;;对不同玉米品种(系)抗感玉米粗缩病与超氧化物歧酶和多酚氧化酶关系的研究[A];湖北省植物病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刘兴舟;张建;王五洲;陈瑞佶;付华;窦乐;李猛;;密度对玉米新品种皖玉708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10 谭静;刘帆;李自卫;番兴明;;玉米品种耐旱筛选与耐旱指标鉴定[A];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见;三维重建搭起玉米优质高产平台[N];科学时报;2011年

2 李惠钰;玉米新品种成就“黄金产业”[N];科学时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索荣;玉米产业链如何破局?[N];农资导报;2019年

4 记者 陈云芬;云南育成国内第一个高维A玉米品种[N];云南日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闫勇;基因研究揭示玉米驯化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6 记者 索荣;今年新晋玉米国审品种超600个[N];农资导报;2018年

7 宗禾;玉米种子备货把握三要点[N];山东科技报;2019年

8 王择;又到玉米购种时 擦亮眼睛要注意[N];山西科技报;2019年

9 作物栽培专家 梁p芎

本文编号:2810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810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e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