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绿洲区机采棉需水规律及灌溉制度研究
【学位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S562
【部分图文】:
群体间通风透光好,可密植,耐旱喜肥,抗虫抗病,且早熟、高产。试验设计 棉花种植模式2016 年 4 月 20 日播种(干播湿出),4 月 24 日灌出苗水,5 月 1 日出全苗,5 月苗,6 月 11 日第一次滴水,9 月 13 日开始采摘,10 月 23 日全部收获。全生育期随水施肥方式,共计 11 次。不同滴灌带布置棉花种植模式如下:一膜两管六行:处理编号 M1(图 2-2 所示),一条滴灌带控制三行棉花灌溉,滴置在棉花宽行中间,种植行距为 10 cm+66 cm+10 cm+66 cm+10 cm。一膜三管六行;处理编号 M2(图 2-3 所示),一条滴灌带控制两行棉花灌溉,其滴灌带布置在棉花窄行中间,其他的布置在距离棉花窄行内侧 10cm 处,种植行 cm+66 cm+10 cm+66 cm+10 cm。一膜两管四行:对照试验,处理编号 CK(图 2-4 所示),一条滴灌带控制两行棉,滴灌带布置在棉花宽行中间,种植行距为 30 cm+60 cm+30 cm。
置在棉花宽行中间,种植行距为 10 cm+66 cm+10 cm+66 cm+10 cm。一膜三管六行;处理编号 M2(图 2-3 所示),一条滴灌带控制两行棉花灌溉,滴灌带布置在棉花窄行中间,其他的布置在距离棉花窄行内侧 10cm 处,种植10 cm+66 cm+10 cm+66 cm+10 cm。一膜两管四行:对照试验,处理编号 CK(图 2-4 所示),一条滴灌带控制两行,滴灌带布置在棉花宽行中间,种植行距为 30 cm+60 cm+30 cm。图 2-2 种植模式示意图(M1;单位 cm)Fig.2-2 Cotton planting pattern(M1)
图 2-4 种植模式示意图(CK;单位 cm)Fig.2-4 Cotton planting pattern(CK)模式的棉花行距以及滴灌带间距之间的差异,导致种植密度存在低、机采模式较高(如表 2-2 所示)。表 2-2 各种植模式特征参数表Tab.2-2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 table for different planting pattern式 灌溉方式 是否覆膜覆膜宽幅/m理论/(万滴灌 是 2.05 滴灌 是 2.05 滴灌 是 1.45 年以机采种植模式(M1、M2 模式)进行试验,4 月 22 日播种(灌出苗水。5 月 1 日进入苗期,5 月 9 日定苗,9 月 10 日开始采摘。验中棉花株距均为 10 cm,采用膜下滴灌系统灌溉,毛管为单翼头流量 2.6L/h,滴灌间距 30cm,塑料地膜厚度为(0.008±0.00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萌萌;何新林;吕廷波;曹玉斌;王东旺;;土壤质地对机采棉土壤水热状况及生长发育影响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7年10期
2 李建峰;王聪;梁福斌;陈厚川;田景山;康鹏;张旺锋;;新疆机采模式下棉花株行距配置对冠层结构指标及产量的影响[J];棉花学报;2017年02期
3 李淦;高丽丽;康正华;李健伟;王蜜蜂;马云珍;张巨松;;不同灌水处理对机采棉干物质和氮素运移及产量的影响[J];棉花学报;2016年04期
4 汪昌树;杨鹏年;于宴民;邸飞艳;黄繁昌;;膜下滴灌布置方式对土壤水盐运移和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年04期
5 姚炎帝;赵海;秦江鸿;郭景红;李玉国;;不同机采滴灌方式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6年04期
6 汪昌树;杨鹏年;姬亚琴;Miguel Aguila;;不同灌水下限对膜下滴灌棉花土壤水盐运移和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年02期
7 闫映宇;;塔里木灌区膜下滴灌的棉花需水量及节水效益[J];水土保持研究;2016年01期
8 王军;李久生;关红杰;;北疆膜下滴灌棉花产量及水分生产率对灌水量响应的模拟[J];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03期
9 邢小宁;姚宝林;孙三民;;不同灌溉制度对南疆绿洲区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6年02期
10 王娟;江天才;万素梅;;水分胁迫下间作棉田土壤水分及产量分析[J];干旱区研究;201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申孝军;棉花滴灌节水机理与优质高效灌溉模式[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姚名泽;南疆机采棉膜下滴灌土壤水分运移特征、耗水规律及产量品质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2 王小兵;膜下高频滴灌棉花耗水量与灌溉制度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395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839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