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份小麦-滨麦异附加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学位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512.1
【部分图文】:
图 2-1 M11005A 有丝分裂中期(a)、减数分裂中期 I(b)及减数分裂后期 I(c)的染色体观察(a: 2n = 44, b: 2n = 22II, c: 2n = 22+22).Fig. 2-1 Mitotic (a), meiotic I (b), and anaphase I (c) chromosome characteristics of M11005A(a: 2n = 44, b: 2n = 22II, c: 2n = 22+22).
图 2-2 M11005A 根尖染色体分别与滨麦及华山新麦草基因组 DNA 原位杂交(蓝色为 DAPI 复染)滨麦全基因组 DNA(红色)为探针与根尖染色体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华山新麦草全基因组 DNA(红色)为探针与根尖染色体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所指为外源染色体 GISH analysis using Leymus mollis genomic DNA and Psathyrostachyshuashanica gen as probe on root tip metaphase chromosomes of M11005A, respectively (blue DAPIas dlysis with chromosomesused the genomic DNA of L. mollis (red) (a) and P. huashanicaas probes refers to the foreign chromosome
图 2-2 M11005A 根尖染色体分别与滨麦及华山新麦草基因组 DNA 原位杂交(蓝色为 DAPI 复染)a: 以滨麦全基因组 DNA(红色)为探针与根尖染色体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b:以华山新麦草全基因组 DNA(红色)为探针与根尖染色体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箭头所指为外源染色体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会雷;周瑞莲;宋玉;;滨麦对海岸沙丘环境异质性的生理适应分析[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1期
2 孙文静;王洪刚;李兴锋;;滨麦草特异标记的开发及验证[J];山东农业科学;2016年08期
3 陆文辉,林小虎,李兴峰,王黎明,陈寅初,王洪刚;抗条锈小滨麦易位系的鉴定[J];作物学报;2005年01期
4 刘海新;王金臣;;滨麦3号小麦[J];农业知识;2002年05期
5 刘海新;王金臣;;馒头专用小麦——滨麦3号[J];农业知识;2001年20期
6 陆文辉,李兴峰,陈寅初,穆培源,徐红军,韩新年,于芳祥,王洪刚;利用细胞学和RAPD技术鉴定抗条锈病小滨麦易位系[J];麦类作物学报;2004年02期
7 井金学,郭萍,李落叶,傅杰,商鸿生,李振岐;柔软滨麦草及其杂交后代抗条锈性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8 周兖晨,张相岐,王献平,吴立人,周文娟,张文俊,景建康;滨麦抗条锈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分子标记[J];遗传学报;2001年09期
9 陈漱阳,付杰,高立贞;普通小麦与滨麦的杂交[J];西北植物学报;1985年04期
10 郭萍,井金学,傅杰,商鸿生,李振歧;柔软滨麦草及其杂交后代抗条锈性的组织病理学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巢凯翔;三个小麦品种(系)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分子作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2 王婧;八倍体小滨麦M842-1细胞遗传学研究及野生二粒小麦Iw3蜡质基因精细定位和分子机制探索[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3 杨晓菲;普通小麦—滨麦衍生后代的创制及其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李兴锋;小麦三属杂种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欣;两份小麦-滨麦异附加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姚晓妮;小麦-滨麦衍生系的赤霉病抗性筛选及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3 李中虎;盐生植物滨麦响应盐分胁迫的转录组分析[D];鲁东大学;2018年
4 马会雷;海岸不同坡向滨麦对海风吹袭的生理生态适应机理[D];鲁东大学;2018年
5 刘洋;2个小麦-滨麦异代换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6 孙文静;滨麦草特异标记的筛选及抗条锈病小滨麦种质系鉴定[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7 何方;小麦—滨麦草中间材料的创制及鉴定[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8 陆文辉;抗条锈小滨麦易位系的鉴定及其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9 徐金秋;小滨麦种质系的鉴定及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10 张艾岑;普通小麦—滨麦异附加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42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842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