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一份水稻黄化转绿突变体K 2 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发布时间:2021-02-24 09:17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植株光合效率,是保证水稻增产的关键。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可以将光能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转化为可以稳定存在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从而为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基础。叶色突变是由于植物的叶色发生改变而产生的,在对植物叶绿体功能结构的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更是深入探寻光合作用机制的重要材料。由于叶色突变体性状极易识别,在育种工作中通常作为标记性状,用于优良品种的繁育以及杂交种的筛纯。本文中所研究的水稻黄化转绿叶色突变体k2,是一个新的叶色突变体。该突变体是在粳稻品种Kitaake转基因组培过程中获得,经过多代自交,黄化转绿性状稳定遗传。本文通过对该黄化转绿突变体k2进行表型观察,农艺性状调查、光合色素以及其他生理生化性质检测,研究分析该突变体的特征,同时构建了 F2群体,对突变体进行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初步确定了控制黄化转绿突变表型的候选基因。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表型观察以及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突变体k2在第三叶长出之前,叶片均表现为黄化,自第三叶期后期起,由叶尖开始转绿,随着植株生长,至六叶期末期叶片叶色全部转为绿色,但整体与野生型相较...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份水稻黄化转绿突变体K 2 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


图1野生型WT与突变体b表型??

突变体,野生型,病原菌,基因表达


与野生型Kitaake进行物理穿孔滴菌,随后观察其病斑发展情况,并在接种后第五天??对其进行病斑大小统计,以及叶片拍照。结果表明,与野生型Kitaake相比,突变体??h对水稻稻瘟病生理小种ZhonglO-8-14表现得更为感病抗病。(图3)。??A?Kitaate?B??nn?n??图3b的稻瘟病抗性鉴定??A:野生型(Kitaake)与突变体(怂)利用室内打孔法接种稻瘟病菌(ZhonglO-8-14,孢子浓度??为lxlO5个TnU1),接菌5天后拍照观察;B:病斑长度。??Fig.3?Identification?of?the?mutant?k2??A:?Punch?inoculation?of?the?wild?type?(Kitaake)?and?the?mutant?(A*-?)?with?conidial?suspensions(lxl05);??B:?The?lesion?length??3.3.2病原菌对突变体病程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了检测突变体中的PR基因表达情况,我们利用水稻稻瘟病菌ZhonglO-8-14??的孢子悬浮液对突变体幻与野生型进行了室内喷菌处理,并同时以无菌水处理为??空白对照。在Oh,6h,12h,24h,?48h时分别取样保存,随后提取RNA,检测其??中基因PR1以及基因PR10的表达量。??实验结果显示,突变体幻中的PR1与PR10基因表达均可以受到病原菌诱导。??其中PR1基因在0?h-24?h中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在24h时表达量达到最高,之后呈??24??

野生型,诱导突变,基因表达


啾龋?槐涮逍脑谑艿讲≡??秩竞螅校遥被?虮泶铮崳?量上升速度较慢,并且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相同的情况也出现在基因PR10表达量??变化情况中(图5)。??A?.?K.uuUcc/honglO-8-14?-?ICuakc-lbO?B?-?KiUmke-ZhonglO-8-14?■?Kitaake-HXJ??■?*>/hongl0-8-14?.?Jb-H^?■?*-^hongl0-8-14?■??idik?ijilk??Oh?6h?12h?24h?48h?Oh?6h?12h?24h?48h??Time?(h)?Time?(h)??图5稻瘟病菌诱导突变体a2)与野生型(Kitaake)的PR基因表达:对野生型(Kitaake-H20)??与突变体(k2-H20)以水为空白对照,喷雾接种稻瘟病菌(ZhonglO-8-14,孢子浓度为lxlO5??个-ml;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诱变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展[J]. 任志强,杨慧珍,卜华虎,肖建红.  中国农学通报. 2016(33)
[2]水稻叶色突变基因的遗传研究进展[J]. 方希林,王悦,朱敏敏,邓跃军,张晶,李恩宇.  北方水稻. 2016(06)
[3]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63的特征和基因定位[J]. 张亮行,张帆涛,聂丽,万令飞,梁剑秋,张雨佳,马羊帅,谢建坤.  广西植物. 2016(08)
[4]水稻早衰突变体psls1的基因定位及克隆[J]. 黄雅敏,朱杉杉,赵志超,蒲志刚,刘天珍,罗胜,张欣.  作物学报. 2017(01)
[5]水稻斑马叶突变体zebra1349的表型鉴定及基因精细定位[J]. 郭国强,孙学武,孙平勇,尹建英,何强,袁定阳,邓华凤,袁隆平.  作物学报. 2016(07)
[6]EMS诱变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J]. 邢飞,王晓雪,任旭东,杨峰,王伦,马建.  南方农业. 2016(06)
[7]一个水稻黄绿叶突变基因的定位和遗传研究[J]. 初志战,郭海滨,刘小林,陈远玲,刘耀光.  作物学报. 2016(05)
[8]水稻淡黄绿叶色突变体的光氧化特性研究[J]. 肖辉海,郝小花,杨友伟,陈春霞.  西北植物学报. 2015(11)
[9]分子标记技术应用研究[J]. 王杰,魏云林,季秀玲.  上海环境科学. 2015(05)
[10]水稻苗期叶色失绿基因的研究概况[J]. 孙亚利,李万昌,姬生栋.  湖北农业科学. 2015(11)

博士论文
[1]石油烃污染对海洋模式生物海胆的分子毒理效应及机制研究[D]. 刚锰.大连海事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番茄黄叶基因NV的遗传定位及生理特性研究[D]. 宋丽华.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2]水稻叶色突变体的筛选及两个叶色突变基因的定位[D]. 柳周.南京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49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049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2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