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辅助脱胶棉秆皮纤维的纺纱性能
发布时间:2021-11-24 19:30
探讨微波辅助脱胶棉秆皮纤维的可纺性。采用微波辅助方法对棉秆皮纤维进行脱胶,研究了棉秆皮纤维的纺纱性能,并与高温碱煮方法获得的棉秆皮纤维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脱胶方法可在不损伤纤维结构和强度的前提下获得可纺性较好的棉秆皮纤维。微波辅助棉秆皮纤维表现出直径细、挠曲度好、强度高的优点,可纺性显著优于高温碱煮获得的棉秆皮纤维。认为:从纺纱应用的角度看,棉秆皮纤维直径和强度的改善可弥补自身结构脆性的不足。
【文章来源】:棉纺织技术. 2020,48(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棉秆皮纤维的表面形态
3种棉秆皮纤维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与未处理的棉秆皮纤维相似,微波脱胶后的棉秆皮纤维表现出高强度、高模量的特征,而高温碱煮后的棉秆皮纤维断裂强度和模量均出现下降。这一现象与脱胶模式的猜测一致。在高温高压碱煮模式下,纤维内外侧的胶质被同步去除,直接导致纤维强度和模量的下降;采用微波升温形式,脱胶行为被控制在纤维束外侧,内部的纤维结构受影响较小。因此,微波处理后的纤维整体表现出强度高、模量高的特征。
不同号数棉秆皮纤维混纺纱的断裂强度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捻系数相同时,棉秆皮纤维混纺纱的断裂强度基本低于相同号数的纯棉纱;号数相同时,棉秆皮纤维混纺纱的临界捻系数值均高于纯棉纱。在本研究中,18.5 tex、29.5 tex、49.2 tex混纺纱的最高断裂强度分别达到16.0 c N/tex、16.9 c N/tex及17.5 c N/tex,远高于前期研究中高温碱煮棉秆皮纤维混纺纱的12.0 c N/tex,这得益于纤维细度和强度的改善。虽然微波脱胶后的棉秆皮纤维挠曲度测试值略低于高温碱煮后的纤维,但纤维直径小和强度高的优势改善了混纺纱的性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低木质素含量棉秆皮纤维的提取和表征[J]. 董震,侯秀良. 农业工程学报. 2015(20)
[2]棉秆微波蒸煮碱法制纸浆的工艺优化[J]. 邓宇,王艳艳. 农业工程学报. 2012(06)
[3]棉棉秆皮混纺纱性能的聚类分析[J]. 郑秋生,刘磊,李龙. 棉纺织技术. 2011(11)
本文编号:3516621
【文章来源】:棉纺织技术. 2020,48(11)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棉秆皮纤维的表面形态
3种棉秆皮纤维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与未处理的棉秆皮纤维相似,微波脱胶后的棉秆皮纤维表现出高强度、高模量的特征,而高温碱煮后的棉秆皮纤维断裂强度和模量均出现下降。这一现象与脱胶模式的猜测一致。在高温高压碱煮模式下,纤维内外侧的胶质被同步去除,直接导致纤维强度和模量的下降;采用微波升温形式,脱胶行为被控制在纤维束外侧,内部的纤维结构受影响较小。因此,微波处理后的纤维整体表现出强度高、模量高的特征。
不同号数棉秆皮纤维混纺纱的断裂强度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捻系数相同时,棉秆皮纤维混纺纱的断裂强度基本低于相同号数的纯棉纱;号数相同时,棉秆皮纤维混纺纱的临界捻系数值均高于纯棉纱。在本研究中,18.5 tex、29.5 tex、49.2 tex混纺纱的最高断裂强度分别达到16.0 c N/tex、16.9 c N/tex及17.5 c N/tex,远高于前期研究中高温碱煮棉秆皮纤维混纺纱的12.0 c N/tex,这得益于纤维细度和强度的改善。虽然微波脱胶后的棉秆皮纤维挠曲度测试值略低于高温碱煮后的纤维,但纤维直径小和强度高的优势改善了混纺纱的性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低木质素含量棉秆皮纤维的提取和表征[J]. 董震,侯秀良. 农业工程学报. 2015(20)
[2]棉秆微波蒸煮碱法制纸浆的工艺优化[J]. 邓宇,王艳艳. 农业工程学报. 2012(06)
[3]棉棉秆皮混纺纱性能的聚类分析[J]. 郑秋生,刘磊,李龙. 棉纺织技术. 2011(11)
本文编号:35166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3516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