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2000-2015年柴达木盆地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0-05-20 10:27
【摘要】:植被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有重要影响。植被与气候交互作用更是陆地表层生态系统最为重要的过程之一,特别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植被与气候的相互关系已成为当前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植被覆盖度能够反映植被生长的状态和结构,是气候变化、土壤侵蚀、水文过程研究的重要指标,广泛应用于全球变化的研究。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北部,属典型干旱半干旱气候,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植被覆盖的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甚至全国的气候变化,因此阐明植被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其他干旱区生态环境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选用2000-2015年MODIS-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基于像元二分法和趋势分析法分析柴达木盆地16年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无人机获取的植被覆盖度实测数据遥感估算模型的精度进行验证。根据同期降水、温度、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蒸散量等气象数据时空分布规律,采用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从年际尺度和季节尺度进一步研究植被覆盖度与降水、日照时数等主要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探讨植被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特征,同时结合不同年份土地覆被数据,研究影响植被覆盖度的人为因素,主要结果如下:柴达木盆地多年平均植被覆盖度空间总体呈现自东南向西北内陆呈半环状递减趋势,植被覆盖整体偏低,多集中在20%以下。中部格尔木-诺木洪一带绿洲核心区和东南低山区植被覆盖多在40%以上,发育紫花针茅草原和嵩草、芦苇、柽柳等草甸植被。部分昆仑山区和西北内陆地区植被覆盖较低,多在10%以下。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除部分西南昆仑山区、东南低山区和祁连山以南部分山区之外,柴达木盆地2000-2015年植被覆盖度为显著增加趋势,特别是西南昆仑山区紫花针茅草原-蒿叶猪毛菜荒漠区、乌兰以东山前冲洪积平原以及中部绿洲核心区植被覆盖增加最为明显。达布逊湖、台吉乃尔湖等湖泊周边盐碱湿地植被覆盖呈减少趋势。其中2000-2007年降水量增加,植被覆盖度在盆地外围山区以增加趋势为主,由于盐场等建设用地增加,2007年以后该地区植被覆盖度呈显著降低趋势,而盆地中西部农业用地增加在一定程度增加了植被覆盖度。NDVI与植被覆盖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对于其他植被指数更适合作为像元二分模型的参数;像元二分模型通过提取直方图拐点和最大值方法作为参数阈值反演植被覆盖度有较高的精度,适用于干旱区植被覆盖度的反演。2000-2015年年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空间分布较为一致,呈自东南向西北递减趋势,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明显,16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且集中在夏季;相对湿度呈微弱的上升趋势,年均相对湿度35.5%;2000-2015年温度总体上升,表现为自南向北递减的分布特征,南部山区增温趋势显著,格尔木和冷湖周边存在两个高值中心;日照时数和蒸散量呈自东向西递减趋势,其中春季日照时数最高,但16年年际和季节均无明显的变化差异;蒸散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季节差异较大,其中春季、夏季蒸散量高于秋季。植被覆盖度与不同环境因子关系不同。年际尺度植被覆盖度与降水、相对湿度以正相关为主,且极显著正相关区域在都兰以东低山区有较好重叠性;与日照时数和蒸散量主要为负相关,其中植物蒸腾对蒸散量影响远小于土壤蒸发;与温度关系不显著,但对蒸散量的贡献高于降水,即温度对植被覆盖度直接影响较小,主要通过影响蒸散量等因素间接影响植被覆盖度;植被覆盖度与主要环境因子显著相关区域面积大小依次为降水相对湿度蒸散量日照时数温度,即水分因子对植被覆盖度的贡献高于热量因子,其中降水是影响植被的主要限制性因子。不同季节植被覆盖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有较大差异,但都与温度直接关系较小。柴达木盆地春季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因子的关系明显低于夏季和秋季,植被覆盖度主要受蒸散量的影响,春季相对较大的蒸散量使植被覆盖度与降水和相对湿度在部分区域呈负相关关系;夏季降水和相对湿度极显著负相关区域仍有较好的一致性,降水是影响夏季植被覆盖度的主要因子;除温度外,秋季植被覆盖度与其余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均有提升,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代替降水成为影响植被覆盖的主要限制性因子,秋季降水由于滞后效应和较低蒸散量等原因与植被覆盖度仍呈现明显正相关关系。
【图文】: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柴达木盆地,植被类型,样地,地理位置


平原—冲积平原—冲积洪积平原—洪积倾斜平原过渡趋候概况地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年降水量 15 - 200陆递减,,平均相对湿度 30% - 40%,年均温在 5 ℃以下风,蒸发较为旺盛,属典型的大陆性荒漠气候,干旱的内部广泛发育盐湖和沼泽。被概况生以及耐盐性植被是柴达木盆地植被的主要特点,以,东部主要为高原温带干旱荒漠草原区,西部为极干旱为稀疏,植被结构简单,以具有高度抗旱能力的灌木、半有多花柽柳(Tamarix hohenackeri Bunge)、盐爪爪伯利亚白刺( Nitraria sibirica )、梭梭( Haloxylon am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467;Q9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微;宋鑫;刘伟男;陈慧黠;;大连市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1期

2 于惠;吴玉锋;金毅;牛莉婷;;河西干旱区植被覆盖度时空格局分析[J];草业科学;2019年03期

3 陈亮;陈世俭;蔡晓斌;易祁;刘惠;;湖北省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对地形因子的响应[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年04期

4 那日苏;王君芳;高鸿永;包玉海;玉山;;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呼和塔拉万亩草原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监测[J];草原与草业;2018年02期

5 吴刚哲;严金哲;任国玉;索南看卓;;朝鲜中西部地区春季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因子的关系[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8年04期

6 蒋翼;周忠发;黄登红;;黔中水利枢纽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平坝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8年06期

7 王文辉;田超;刘青青;汤腾宇;郭福涛;;长汀县1982—2006年植被覆盖度变化与气象因子关系[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8 Seyed Omidreza Shobairi;荣媛;李明阳;杨笑笑;孙昕;;广东省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9 王文辉;马祥庆;田超;靳全锋;郭福涛;;福建长汀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影响因子及影响力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10 陈彦兵;;基于混合像元分解的鄱阳湖湿地植被覆盖度提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晓莹;王向荣;罗朕;谭立;;基于RS和GIS的北京市通州区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及相关性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7年会论文集[C];2017年

2 陈效逑;王恒;;1982-2003年内蒙古植被带和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刘家兴;王卫;陈健飞;;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与气候变化的相关分析——以粤西北三连地区为例[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4 刘占宇;黄敬峰;吴新宏;董永平;王福民;刘朋涛;;天然草地植被覆盖度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祝必琴;辜晓青;;环鄱阳湖区1991-2005年植被变化动态分析[A];中国遥感应用协会2010年会暨区域遥感发展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曹永翔;刘小丹;张克斌;陈明;;都兰县察汗乌苏绿洲植被覆盖度变化研究[A];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优秀科技论文集[C];2013年

7 肖晓;焦健;袁海锋;;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环境动态监测中的应用[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三十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8 孙宏义;;用植被覆盖度表示的反沙漠化系统形成耗散结构的熵论证[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9 黄俊;亢庆;金平伟;李岚斌;姜学兵;李乐;;红壤区坡面产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5 水土保持与生态服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10 江洪;王钦敏;汪小钦;陈星;;多山地区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骆倩雯;本市植被覆盖度达19年来最大值[N];北京日报;2019年

2 通讯员 沙道兵 卓静;陕北中部植被覆盖度连年下降[N];中国气象报;2016年

3 通讯员马楠 何慧娟;今年陕北植被覆盖度增加[N];中国气象报;2013年

4 记者 汪曼莉;陕北植被覆盖度12年提升22%[N];陕西日报;2013年

5 记者 郭军 付万明;我省植被覆盖度已达到71.1%[N];陕西日报;2010年

6 通讯员 闫靖靖 李登科;陕西植被覆盖度逐年增长[N];中国气象报;2011年

7 通讯员 卓静;陕西植被覆盖度持续增加[N];中国气象报;2011年

8 记者 郭军 通讯员 卓静;植被覆盖度关中增加陕北中部持续下降[N];陕西日报;2016年

9 记者 廖云路;我区植被覆盖度大幅提高[N];西藏日报(汉);2015年

10 记者 元莉华 吴莎莎;延安植被覆盖度增速居全国之首[N];陕西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花;风蚀水蚀交错区流域植被覆被变化对水沙过程的作用机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7年

2 韩丁;草原放牧绵羊牧食行为检测识别方法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年

3 高振东;西辽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4 李晓松;干旱地区稀疏植被覆盖度高光谱遥感定量反演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5 倪忠云;西藏曲水—桑日地区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6 丁艳玲;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及其真实性检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7 边振;基于遥感技术的荒漠化监测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赵丽红;南昌市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

9 刁兆岩;呼伦贝尔草地防风固沙功能区优先生态用地识别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10 马倩;新疆艾比湖流域抛物线沙丘发育与演变[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斯琦;2000-2015年柴达木盆地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张煌;Landsat-7 SLC-OFF影像修复及其在植被动态变化分析中的应用[D];山西农业大学;2017年

3 裴志方;川西高原植被覆盖度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4 罗宇;近15年来攀西地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生态效应评估[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5 刘海超;基于RS和GIS的广东省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5年

6 王宇;1990年以来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植被状况的时空变化分析[D];山西农业大学;2018年

7 贾志安;山西省典型矿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8年

8 杨凯军;基于像元二分模型的石羊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分异特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何海燕;基于雷达植被指数的植被覆盖度估测[D];福州大学;2015年

10 王智超;基于Landsat的新疆罗布泊地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724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6724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f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