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GPAT基因组学研究及GPAT19在植物防卫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0-07-27 17:56
【摘要】: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是催化三酰甘油合成和酰基脂质代谢的关键酶,与植物体内脂质的合成和代谢密切相关。在拟南芥中,AtGPATs在萼片、花瓣、果实角质层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与胼胝质和花粉发育有关。油菜作为重要的油料作物,BnGPATs的功能却鲜有研究。本文首次对甘蓝型油菜GPATs家族进行了全方位基因组学研究,并利用RNA干扰技术对AtGPAT6的同源基因BnGPAT19的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中,共有32个BnGPAT基因,且这32个BnGPAT基因分别定位于叶绿体、内质网、细胞质、质膜和高尔基体上。2.通过对甘蓝型油菜中AtGPAT6同源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发现BnGPAT19主要在植株叶片中表达,主要表达时期为授粉2周。且抗型植株中BnGPAT19表达量高于易感型植株。3.对转pCaMGPAT19-RNAi载体的转基因植株进行qRT-PCR分析发现,与野生型植株相比,RNAi转基因植株中BnGPAT19基因的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抑制范围在25.37%-85.55%。4.在植株生长的全生育期内,相比于野生型植株,RNAi转基因植株明显处于劣势,具体体现在:种子萌发晚且萌发率低、生长发育延迟、叶片虫害严重、花器官发育受阻、结实率低、种子皱缩、千粒重降低,种皮颜色加深、花粉粒畸形。5.通过对野生型植株和RNAi转基因植株离体叶片渗透性实验及抗核盘菌实验研究发现:降低BnGPAT19基因在油菜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水平,会导致转基因植株叶片渗透性增加、对菌核病防卫能力降低。且在RNAi转基因植株中,与角质合成以及菌核病防卫相关的CER1、MAH1、PTP1基因的表达量也都降低了。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943.2;S565.4
【图文】:

易感,表达差异,油菜


6酰基载体蛋白底物的偏好性,而内质网及线粒体 辅酶-A 作为底物[107]。迄今为止,关于油菜 BnGPAT酰基转移酶对植物细胞脂质的影响过对油菜 BnGPAT4 基因研究发现:BnGPAT4 的缺失生改变,同时叶片上膜脂含量也会显著减少,间接表膜脂合成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发会造成叶片膜脂含量的减少以及形态的改变,使膜的耐受能力下降[109]。Serrano[110]等研究发现植物表皮物胁迫,为此我们分析了甘蓝型油菜易感型品系和号:SRP053361)24h,48h 和 96h 后的转录组数据[病后 BnGPATs 在易感型和抗病型油菜中的表达病型油菜植株中的表达更高。

甘蓝型油菜,发育阶段,种子,植物生长发育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报道,质体 GPAT 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拟南AT 的缺失会明显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导致其角果变短及种子发育受损[112]。发现植物 GPAT 基因在蜡质合成及植物生长发育中均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其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为了确定甘蓝型油菜 GPAT 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模式,我们从基因组数据库和序列读取档案数据库(SRA 登录号 SRP06936了甘蓝型油菜两个组织(叶和根)和四个种子发育阶段(授粉后 2,4,6 和 8 周A-seq 数据,绘制了 BnGPATs 基因表达水平热图(如图 1.2)。从图 1.2 中可同成员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不同,如 BnGPAT13/15/19/21/31 等成员在叶达,BnGPAT18/20/22/24 等成员则在根中高度表达。其次在种子发育的 4 个nGPAT13/19/21/24 的表达在 2WAP 时最高,BnGPAT8/9/31 在 4WAP 丰富最高AT16/20/22 在 6 WAP 高表达,而 BnGPAT6/7/10 则在 8 WAP 时有最高的表达

表达差异,材料,转基因植株,甘蓝型油菜


2 本实验的研究内容通过对甘蓝型油菜高/低油含量这一近等基因系材料(YC13-554、YC13-559)发育中期的转录组测序发现,BnGPAT19基因在高油/低油材料中的表达量具有差异,如图1.3所示(BnGPAT21/22是BnGPAT19的同源基因)。为此我们进行了工作:(1)对甘蓝型油菜的BnGPATs基因的全基因组进行了分析和鉴定,这一工作是PATs家族的第一次全面鉴定及时空表达分析。(2)对BnGPAT19的功能进行初步研究:选取了BnGPAT19为靶标基因,构建了T19-RNAi载体,以甘蓝型油菜7B品系为受体材料,借助超声波,通过花粉介导因转化法将载体上GPAT19双链RNA导入到油菜植株中,对转基因后代植株进行鉴定,确定转化体。通过对RNAi转基因植株进行qRT-PCR实验,分析BnGPAT19在野生型和转基因植株中的相对表达量,确定不同转基因植株中BnGPAT19基因扰的程度。观察对比RNAi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在生长发育及植物防卫中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旭彦;朱正茂;杨晓秋;;中外基因组学研究前沿的比较分析[J];中国基础科学;2016年03期

2 ;本草基因组学研究及应用[J];世界中医药;2017年05期

3 迟艳艳;;遨游鱼类世界——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鱼类进化与基因组学研究组组长郭宝成[J];科学中国人;2017年07期

4 王少贤;中医药与基因组学研究相互渗透的可能性[J];河北中医;2003年01期

5 方福德;我院将大力支持后基因组学研究[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冯新港,林矫矫;基因识别的计算机方法及其在寄生虫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1年05期

7 姜怀春;李宏;;结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英文)[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2期

8 黎彬;;基因组学研究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杂志;2007年05期

9 王琳芳,方福德;疾病基因组学研究——后基因组时代的主旋律[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张家榕;张宝俊;薛金爱;;杂草基因组学研究进展及策略[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国屏;;病原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为防御传染病提供新策略[A];纪念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五周年-第五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台湾海峡两岸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4年

2 喻子牛;;医学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A];第四届全国微生物资源学术暨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运行服务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谢建平;徐建平;;知识产权保护与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开发[A];首届全国微生物基因组学学术研讨会会程与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李能枝;高建军;张琴;张亚平;;果蝇的核基因谱系基因组学研究:实践,问题和策略[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5 刘吉平;李进;吕思行;魏建影;杨吉龙;;微孢子虫基因组学研究新进展[A];第十二届家(柞)蚕遗传育种暨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汇编)[C];2016年

6 陈咏梅;周仁超;施苏华;;印度-西太平洋区域正红树(Rhizophora apiculata Blume)的群体基因组学研究[A];2011年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暨第十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袁守军;丁林茂;;药物毒理基因组学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届全国药物毒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王师;吕佳;窦锦壮;刘平平;张玲玲;包振民;;扇贝基因组学研究关键技术方法的建立及应用[A];2016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9 王兆宝;;鸟类基因组学研究进展及未来趋势[A];第十二届全国鸟类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周仲华;王峰;陈金湘;;棉花基因组学研究进展[A];中国棉花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珂;螨类基因组学研究获重大成果[N];福建日报;2019年

2 晋楠;英基因组学研究所否认欺凌和性别歧视指控[N];中国科学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赵汉斌;董扬:用基因组学研究发掘生物宝库[N];科技日报;2019年

4 汪伟邋李玉峰;本市基因组学研究成果荣登《自然》杂志[N];天津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唐婷;我国基因组学研究亟须加大投入[N];科技日报;2008年

6 记者 周铮;我国番茄基因组学研究步入强国行列[N];农民日报;2012年

7 记者 甘霖;深圳基因组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N];深圳特区报;2014年

8 马正强;我国小麦基因组学研究展望[N];科技日报;2002年

9 黄辛;杂交稻基因组学研究获进展[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5年

10 刘伯宁;基因组学研究推动癌症个体化治疗[N];中国医药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新珍;东北稻田水体蓝藻病毒基因多样性与水体病毒宏基因组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7年

2 楚亚男;肺炎病患下呼吸道及沼气发酵体系的宏基因组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2013年

3 宁超;中国北方古代人群基因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4 秦启龙;深海沉积物细菌和丝状真菌的基因组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郑道琼;酿酒酵母的比较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遗传育种[D];浙江大学;2012年

6 蔡杰;锦葵科椴树属(Tilia L.)的叶绿体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7 王林;白色链霉菌和白背飞虱的基因组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耿思宇;GPAT基因组学研究及GPAT19在植物防卫中的作用[D];山西大学;2019年

2 张燕琼;黑胸散白蚁肠道微生物的宏基因组学研究以及一种β-葡萄糖苷酶的特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侯俊秀;冬虫夏草菌的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及比较线粒体基因组学研究[D];山西大学;2016年

4 赵俊杰;大肠杆菌噬菌体LZZ-17生化特性及全基因组学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5 赵乐乐;鸡双向选择家系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72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772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3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