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微生物与铁锰结核(壳)相互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Q938.8
【图文】:
海洋微生物与铁锰结核(壳)相互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的特性分别影响地质作用的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的化学和物理过程,可以在地表环境常温常压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和生物物理作用实现,形成在较高地质温压下才能形成的矿物乃至岩石(谢树成等,2016)。例如嗜盐古菌、硫酸盐还原菌等微生物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在地表环境沉淀白云石(Zhang et al., 2015; Zhang et al., 2012; Sánchez-Román et al., 2008; Vasconcelos etal., 1995);异化铁还原菌、硫酸盐还原菌等能实现蒙皂石的伊利石化,并能形成一些长石类自生矿物(Jaisi et al., 2011; Kim et al., 2004);还有一些微生物能够在地表常温常压环境直接形成一些热力作用才能产生的地质脂类(Xie et al., 2004;Ries-Kautt et al., 1989; Quirk et al., 1984)。
微生物接种与培养采用涂布平板法将冻存在-80 ℃冰箱中的 3 种微生物菌种分别接种到培养皿的固体培养基中,在 25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2~3 天后,用接种环刮取培养皿中培养好的细菌,接入装有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进行活化,以上操作均在无菌操作台中进行。随后将装有活化细菌的锥形瓶放入摇床,120 r/min、25 ℃培养 1天。2.1.2 大洋铁锰结核(壳)实验铁锰结核(壳)样品系 2014 年“科学号”考察船西太平洋航次采自东菲律宾海,水深约 4092 m。选用的大洋铁锰结核样品直径约在 2 厘米左右,呈黑色圆球状、瘤状,剖面特点为外层黑色薄壳包裹内部沉积物,见图 3.1(左);铁锰结壳样品大小约为 10×12cm,呈黑色壳状,剖面特点为外层黑色壳体包裹内部沉积物,见图 3.1(右)。
图 3.1 相互作用实验最终产物照片3.1 Pictures of final products from the microbe-ferromanganese nodulinteraction experiment生物物的生长曲线取的微生物在摇床 120 r/min、25 ℃条件下的生长曲线见种海洋细菌的生长曲线比较相似。在最开始的4小时内均稳;随后在 5 h~24 h 内均处于对数生长期,细菌的数量迅升高,代谢旺盛,最适宜接种至反应溶液中;24 h 后,均的生长速率逐渐降低,数量比较稳定,生长曲线平稳,随菌逐渐开始衰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华,王五一,谭文峰,刘凡;土壤铁锰结核中生命有关元素的化学地理特征[J];地理研究;2001年05期
2 苏广庆,王天行;南海的铁锰结核[J];热带海洋;1990年04期
3 Е.Ю.Коминский;刘明鉴;;铁锰结核有色金属总含量的X射线快速分析方法[J];中国锰业;1990年03期
4 H.N.雷日考瓦;郑飞;;国外铁锰结核处理工艺的现状及基本方向[J];中国锰业;1985年03期
5 李兆龙;铁锰结核中存在天然金属[J];海洋科学;1986年03期
6 王书烈;;海底金属矿床的开发[J];云南冶金;1987年03期
7 鲍根德;太平洋北部铁锰结核及其与沉积环境的关系[J];沉积学报;1988年04期
8 单连芳;大洋铁锰结核的构造和结构[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8年01期
9 С.И.Андреев ,朱佛宏;太平洋结核形成区的沉积速率[J];地质地球化学;1988年12期
10 Г·Н·巴士林;刘锡文;;金在深海铁锰结核中的分布[J];唐山工程技术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文峰;刘凡;李学垣;;我国几种土壤中铁锰结核的环带构造特点及其环境意义[A];第六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2 刘凡;谭文峰;刘桂秋;李学垣;贺纪正;;几种土壤中铁锰结核的重金属离子吸附与锰矿物类型[A];第六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3 谭文峰;刘凡;贺纪正;周勇;;盐酸羟胺(HAHC)对土壤铁锰结核锰矿物溶提效果的研究[A];青年学者论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第七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二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4 杨立辉;;第四纪红土中铁锰结核的形态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刘羿;;珊瑚和铁锰结核的钡同位素组成及其环境指示意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6 唐健生;苏春田;单海平;邹胜章;陈宏峰;;桂中岩溶区铁锰结核土重金属元素富集规律及作物质量响应的研究——广西黎塘为例[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肖永杰;严颂黎;;铁锰结核物对疏浚工程中的输泥管道磨损分析及其处理初探[A];机械疏浚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疏浚与吹填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与技术经验总结文集[C];2005年
8 谭文峰;刘凡;刘桂秋;李学垣;贺纪正;;我国几种土壤中铁锰结核对重金属的吸附与Cr(Ⅲ)的氧化还原[A];土壤化学与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讨论会会议指南与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苏春田;唐健生;于晓英;卢海平;邹胜章;;不同地质条件下土壤重金属质量评价比较[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高庭;刘承帅;柯珊;滕方振;王水炯;李芳柏;;土壤低镁粘土矿物和铁氧化物富集轻Mg同位素的作用机制[A];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九)——专题40:金属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分馏理论、分析方法和应用、专题41:变质作用过程的观察与模拟[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特派记者 高博;“蛟龙”下潜海山区 采样喜获大丰收[N];科技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於修龄;土壤团聚体/铁锰结核的三维结构、形成过程及其环境意义[D];浙江大学;2015年
2 刘学;砷在棕壤中的吸附—解吸行为及赋存形态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3 唐建生;桂中岩溶区铁锰结核土的重金属富积特征及对旱地作物毒害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张贵友;几种生境土壤(铁锰结核)中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谭文峰;我国几种土壤中铁锰结核的物质组成与表面化学性质[D];华中农业大学;2000年
6 姜学钧;海洋铁锰氧化物沉积物中常、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吕靖;海洋微生物与铁锰结核(壳)相互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9年
2 高建飞;沈阳地区深厚黄土剖面中土壤铁锰结核的分布及理化特征[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3 李旭;锰结核中有价元素提取的基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征;锰氧化物对次甲基蓝染料的吸附和氧化脱色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5 刘宾;理想海水中氢氧化铁和二氧化锰对稀土元素的吸附作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6 孟妍;合成锰矿物及其对稀土元素的吸附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7 苏春田;黎塘土壤铁锰结核性状及对旱地作物的毒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桂秋;土壤铁锰结核对Cr(Ⅲ)的氧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782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782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