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不同地形条件下退耕草地植被恢复与土壤理化性质分异特征

发布时间:2020-09-28 16:56
   黄土高原自退耕还林以来,生态环境恢复,水土流失情况有了明显改善,植被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植被生长状况受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以及水热条件的综合作用,地形通过对水热条件的重分配影响植被生长发育。吴起县地处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曾因退耕还林工作出色被誉为 退耕还林第一县‖。本研究以吴起县为研究区,选取典型阴坡、阳坡农田为对照组,分阴坡、阳坡、半阴坡、半阳坡四个坡向选取典型退耕草地为样地,在样地从峁顶到沟坡位置均匀布设八个坡位分别代表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与沟坡。在样地进行植被调查与土壤样品采集,计算植被α多样性指数,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不同地形条件下退耕草地植被恢复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分异特征,探究地形对植被恢复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深入了解植被恢复与土壤性质之间的影响机制,为后期对生态环境要素对生态恢复的影响的定量模拟研究提供重要支撑。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常见植被有10科24属30种,以菊科、豆科、禾本科为主。不同坡向条件下阳坡植被覆盖度与α多样性指数最高,阴坡较低。不同坡位植被α多样性指数呈现出下坡位中坡位上坡位沟坡的趋势。(2)土壤有机质含量半阴坡、半阳坡较高,全氮含量则为阴坡、阳坡较高;在0-10cm与10-20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随土层深入逐渐减小。土壤容重、孔隙度与饱和持水量表现出半阳坡、半阴坡优于阴坡、阳坡与农田。土壤自然含水量、毛管孔隙度与毛管持水量表现为阴坡、阳坡优于半阳坡、半阴坡及农田。阴坡土壤颗粒组成显著优于其他五个样地,阳坡颗粒组成最差。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呈现出半阳坡、半阴坡整体优于阳坡、阴坡的趋势,退耕草地土壤团聚体MWD表现出从表层到深层土壤逐渐减小的趋势。(3)在沟缘线以上,土壤理化性质在下坡位都表现出较好的趋势,而上坡位则较差。沟缘线以下沟坡位置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较大。(4)地表植被生长状况与土壤理化性质表现并不完全一致,植被生长受地形、水热条件以及土壤特性的综合作用,变化直观但季节波动性大,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较为缓慢。(5)不同地形条件下,退耕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均优于农田对照组,在0-20cm土层上,退耕草地土壤理化性质表现出较明显的优势。退耕还林还草对改善土壤性质、促进生态恢复以及控制水土流失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位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Q948
【部分图文】:

采样点位


研究区与采样点位置分布

采样点位,视角


9图 2-2 采样点位置在 Google Earth 上的分布(2km 视角,正南方朝上,正北方朝下)Fig.2-2 Location of sampling points in reserch area on Google Earth(2km view,the top is south)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坡向,阴坡


同坡向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 MWD 变化e of soil water-stable aggregate stability in different aspects不同土层之间水稳性团聚体 MWD 存在差异。在 20 较 0-20cm 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农田对照组在 0变化。而阴坡的水稳性团聚体 MWD 较其他三个退坡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较差,抗侵蚀能力较弱。,土壤有机质含量表现出半阴坡、半阳坡大于阴坡;土壤全氮含量则表现为阴坡、阳坡高于半阴坡、由于有人对其进行管理翻耕,土壤有机质、全氮含不同深度的土层之间,0-10cm 与 10-20cm 土层土壤土壤基本物理性质表现出两类趋势:一类是不同坡阴坡 阳坡 半阴坡 半阳坡 阴坡农田 阳坡农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伟东;潘婧;;故乡的土豆饭[J];金色少年;2016年11期

2 安建昌;;石质荒山苹果建园及管理技术[J];果树;1987年03期

3 雷海平;;太行山林区油松阳坡半阳坡造林技术[J];山西林业;2017年05期

4 张支林;;东会林场阳坡半阳坡造林技术探讨[J];山西林业;2010年06期

5 郭向华;;椋子苗木培育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8年16期

6 朱小强;;栽培连翘效益好[J];农家科技;2007年09期

7 穆翠荣;;核桃园幼树管理技术[J];河北林业;2010年01期

8 王满意;梁宗锁;杨超;陈小燕;;陕北丘陵沟壑区不同立地白羊草水分特征及群落生物量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关泉业;;七年育杉苗 年年夺丰产[J];林业科技通讯;1975年10期

10 苏付保;冯立新;陈荣;戴庆辉;梁立;黄妹兰;;不同坡向对西南桦造林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兆国;朱存福;宗积凤;;白马河林场不同立地条件云南松生长情况分析[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刘志成 易景圣;天麻栽培[N];农民日报;2001年

2 黄广礼;荒山建枣园应注意啥问题[N];山西科技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有燕;陕北黄土丘陵区文冠果种群生殖生态与类型划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斯越;不同地形条件下退耕草地植被恢复与土壤理化性质分异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徐学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狼牙刺和刺槐群落动态对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3 魏佳英;甘肃花椒良种选择及栽培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毕建琦;陕北黄土丘陵区柠条生理生态特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5 周启龙;沙冬青人工种群营建技术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4年

6 梁非凡;陕北黄土区河北杨根蘖成林及林下植被特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7 迪玮峙;秦岭山地4种典型针叶林更新特征及其影响因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安琪;微生境梯度上植物多样性变化及其生理特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保长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柠条人工种群繁殖特征及天然化发育[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10 朱云云;坡向因子对黄土高原草地植被群落构建的影响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290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8290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c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