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生物学论文 >

光响应蛋白调控细胞黏附和迁移

发布时间:2020-11-22 05:11
   对细胞粘附和迁移的远程、时空和可逆控制对于许多生物技术应用和细胞疗法是非常重要的实现手段。在本文中,我们展示了在修饰有插入Arg-Gly-Asp(RGD)配体的光响应蛋白LOV2的表面上实现光调控细胞的粘附和迁移。蓝光照射引起LOV2的结构变化,并暴露RGD序列,导致蛋白质粘附和迁移增强。把表面放回黑暗的环境会导致配体重新“笼住”,细胞分离。黏附和迁移可在多个循环中可逆调节。通过精确控制光的位置,可以实现细胞的定向迁移。利用光控蛋白结构控制配体的显示实现细胞黏附和迁移的可逆和时空控制,对于准确定义和调节细胞材料在体外和体内的相互作用具有很大的前景。第一章介绍了文章的背景知识,所用到的材料和实验方法。首先我们对光响应蛋白及其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又介绍了课题中所用到的LOV2蛋白,我们提到了它的来源及其在光调控下的性质。随后我们介绍了细胞黏附和迁移的基本情况,它的生物学意义和分子基础,我们重点提及了整合素和RGD序列在细胞黏附中的作用。第二章详细介绍了对LOV2突变蛋白的设计和实验方法,对其性质进行了初步的测试。我们在LOV2蛋白的J α螺旋上选择了两个RGD序列的插入位点,它们对LOV2蛋白的结构影响最小。另外,设计了在LOV2蛋白C端连上RGD序列作为阳性对照和把前述三种RGD换成RGE作为阴性对照。所设计的六种突变蛋白具有和原始LOV2蛋白相同的光调控性质,它们在光照和黑暗状态下的颜色变化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到,我们又测量了它们的UV,荧光和CD光谱。在第三章中,我们设计了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为基础的结合性ELISA实验和竞争性ELISA实验来验证LOV2蛋白的光控解折叠功能,以及解开折叠后的暴露的RGD序列是否能够被整合素蛋白相结合,以实现预想的蛋白功能。结果显示突变蛋白与整合素结合符合我们的预期,在光照下结合得很好而在黑暗下则结合很弱。第四章我们介绍了通过把细胞在修饰有LOV2突变蛋白的培养基表面上培养,可以实现光调控细胞的黏附和迁移。由于蓝光照射可致LOV2突变蛋白的Jα螺旋展开,使得其中的RGD序列暴露出来,因而能使整合素与之结合,从而细胞可以黏附上去;在黑暗状态下,突变蛋白发生结构变化,展开的部分重新折叠成Jα螺旋,RGD序列被隐藏起来,细胞也与突变蛋白分离。利用这个性质,我们用一个移动的光纤照射表面实现了调控细胞的运动,细胞会朝着光照射的位点移动。我们也观察了细胞在黏附过程中所发生的形态变化及其分离时的可恢复性。最后,我们对以上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展望。
【学位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Q25
【部分图文】:

序列,光控制,蛋白质,行为


其亚细胞定位、稳定性甚至与特定目标的相互作用进行光控制。(2)蛋白质活性的空和变构调控。如果光能控制初级结构,那么对折叠蛋白质的直接光控制呢?最近的两旨在利用独特的策略来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挑战。一种是基于“蛤壳”蛋白的概念,其活性区域两侧蛋白质的两端能相互结合,在空间上阻止该区域与下游目标相关联。在调节这类N端和C端序列之间的联系被证明足以调节蛋白质活性[18]。为了使这种设基于光的控制,林和他的同事设计了荧光蛋白Dronpa的变体,其与同种二聚体可以在分离。通过将丨)ro叩a的拷贝融合到不同靶蛋白的N和C端,他们实现了对多种鸟嘌呤交换因子、病毒蛋白酶和一系列哺乳动物激酶的光控制。Hahn等意识到前面描述的L0的N和C端在黑暗中相距约10A%并且该距离因jot螺旋的光诱导展开而增大[19]。在创性研究中,作者使用结构分析来确定L0V2插入蛋白的位置,使其两端运动与蛋白质性位点相耦合,用这种方法他们能够设计成若干激酶、Rho家族GTPase和GEFs的光开关。类似的方法现己扩展到其他蛋白质,包括凋亡蛋白酶caspase-3[20]。??(a)?liht-switchable?linear?motif?clamshell?control?allosteric?control??

光敏,分子结构,蛋白,蓝光


0=6、??HO?OH??图1.4?FMN分子结构??1.2.2?LOV2蛋白空间结构与光调控下的结构变化??从敁仞的发现汗始,LOV蛋白就相继在细菌、藻类、真菌和植物中被发现。LOV蛋「I山??于在中间位置结合f??个黄素单核ff酸所以能够起到蓝光感受器的作用。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和纯化的蛋白是黄色的且在蓝光激发下呈现绿色的荧)FMN在信号传导状态下(蓝光照射??K?)通过相邻的半胱氨酸残堪与蛋「I核心共价连接[57]。??7??

示意图,荧光基团,蛋白,机制


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当LOV蛋白暴露在光下后,会经历一整个光循环。,LOV蛋白会通过一个非共价相互作用结合FMN基团,这个形态的蛋白在447n的吸收峰[58,59]。当被蓝光照射后,FMN生色团与LOV2中相邻的半胱氨酸残。这随后介导激酶的激活,该激酶通过促进向光素自磷酸化在生物体内诱导信己发现LOV2结构域的光化学反应性对激酶的激活至关重要,但蛋白质LOV1内的功能仍不清楚。??r?r??Xa^Jh?^??\?Cys??Cys??图1.6蓝光照射下的,FMN?_向光素的半胱氨酸残基形成共价化合物??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宏伟;马金柱;夏红兵;张大生;朱战波;崔玉东;朴范泽;;牛白细胞黏附缺陷病的牛白细胞功能检测[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9年03期

2 许洪卫;;细胞黏附力和黏附分子对癌侵袭性影响的研究展望[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年17期

3 曹宏伟;崔玉东;任晚霞;马金柱;;牛白细胞黏附缺陷病等位基因频率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年01期

4 罗梅宏,周永明;中药抗组织损伤与白细胞黏附[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年04期

5 韩秀珍,焦波,尚雪原,程艳娜,纪建波;低分子量肝素对白细胞黏附和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3年04期

6 李阳;李厚轩;闫福华;;与牙周相关的白细胞黏附缺陷综合征-Ⅰ型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9年05期

7 刘丹;曾勇;谭元生;;复方七芍降压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炎症水平及白细胞黏附跨动脉壁浸润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5年24期

8 秦博;赵东旭;;细胞黏附丝素材料的分子机制及研究技术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1年01期

9 乐嘉静,李湛军,刘丽华,徐康森;分光光度-白细胞黏附抑制法测定免疫核糖核酸的活性[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2年01期

10 黄伟;李丽玮;甄艳军;李志永;张莉;侯建明;;偏硅酸钠对ECV-304细胞株与单个核细胞黏附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青;低浓度H_2O_2促进兔角膜培养上皮细胞黏附及移行的离体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任冬冬;细胞黏附在哺乳动物听觉感受器发育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9年

3 唐键;微图案化表面的制备以及细胞间接触影响干细胞分化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宋代平;TiO_2纳结构表面RGD吸附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祝令伟;猪链球菌2型基因岛的结构和功能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6 张春翌;Gal3ST-2和Sulfo-Le~x影响人肝癌细胞黏附和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于生金;Caveolin-1调控肝癌细胞ST6Gal-I表达及对细胞黏附的影响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8 杨倩;冠心病患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与黏附分子CD11b/CD18表达水平及对单核细胞黏附功能影响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9 刘鹏;材料表面微米—纳米杂合图案的制备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林蒋国;ADAMTS-13与vWF-A1A2A3三联体结合与酶切的力调控机制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为;光响应蛋白调控细胞黏附和迁移[D];南京大学;2019年

2 张可君;表面纳米结构的调控及对细胞黏附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3 陈婧;RGD13肽抑制OPN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黏附与迁移[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4 纪延伟;沙利度胺与替莫唑胺抑制胶质瘤细胞黏附、侵袭以及整合素表达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5 许卉;益气解毒方对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细胞黏附结构系统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刘思迪;聚醚醚酮表面生物改性及各向异性细胞黏附微结构的构筑和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童细焱;siRNA干扰EMS1基因对MGC803细胞黏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南华大学;2012年

8 张丹丹;SM22α敲除小鼠血管细胞黏附和迁移活性增强[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9 卢旭亚;成纤维细胞与完全脱细胞人羊膜的三维黏附[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10 董恒磊;多西环素抑制黑色素瘤细胞黏附的分子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94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2894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d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