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地区三种代表性蝙蝠的栖息生态特征及相关的功能形态比较
发布时间:2021-03-28 19:38
栖息生态学和功能形态学主要研究动物的栖息行为及其形态结构、功能与栖息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影响因素。蝙蝠是翼手目动物的俗称,是真正具有飞行能力的哺乳纲动物,由于昼伏夜出,多数种类隐藏于山洞,研究难度较大,因此有关蝙蝠的栖息生态特征和功能形态学的研究报道较为少见。本文选择湘西州及武陵山地区具有代表性的3种洞栖性蝙蝠——中华菊头蝠(Rhinolophus sinicus)(8♀、15♂)、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9♀、13♂)和西南鼠耳蝠(Myotis altarium)(7♀、16♂)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洞穴环境中的栖息位点、栖息姿势、栖点安全性、体温与栖点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栖息生态密切相关的外形、翼膜、骨骼与肌肉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丰富翼手目动物栖息生态学与功能形态学的学科内涵,促进学科发展,同时也为蝙蝠多样性演化与进化生物学的深入研究及蝙蝠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3种蝙蝠的雌、雄个体之间在外形及骨骼方面不存在性别二态性。(2)在栖息生态上,中华菊头蝠属于居留型,冬眠期间集大群栖居,非冬眠期间则分散成小群或单独栖息,通常呈身体悬空...
【文章来源】:吉首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三种蝙蝠的外部形态
第 13 页图 3.1 本文所调查的溶洞的地理分布情况(图中的编号与表 3.1 中的编号相对应)Figure 3.1 Distribution of karst caves investigate in the Xiangx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Regionand Zhang Jiajie City(The number in this map is corresponding to that in the Table 3.1)
图 3.2 三种蝙蝠的胸骨特征Figure 3.2 Sternum characteristic of three species of bats注(Note):a,中华菊头蝠(R. snicus);b,大蹄蝠(H. armiger);c,西南鼠耳蝠(M. a表 3.5 三种蝙蝠头骨及胸量度(平均值±标准差,单位:毫米)Table 3.5 Skull and sternum measurements of three species of bats (♀/♂, Mean±SD,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北三省蝙蝠研究进展[J]. 许振文,蔡艳琨,蔡英楠,郭弘扬,付哲,郑享明,卢冠军.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12)
[2]国内大熊猫栖息地研究进展[J]. 项潇,马月伟,余丽丽,李君. 四川林业科技. 2018(06)
[3]湘西州洞栖性蝙蝠物种多样性的初步调查[J]. 吴涛,龚小燕,黄太福,彭乐,张佑祥,刘志霄. 野生动物学报. 2018(04)
[4]蝙蝠声音信号功能研究进展[J]. 李成容,罗波,王漫,冯江. 四川动物. 2018(06)
[5]西双版纳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管理的思考[J]. 杨昆凤,陶庆,王兰新,郭贤明. 山东林业科技. 2018(02)
[6]贵州省印江县洞穴型蝙蝠的物种多样性与保护[J]. 杨天友,侯秀发,冉辉,杨毅. 野生动物学报. 2018(01)
[7]大蹄蝠头骨形态地理变化[J]. 侯淋淋,江廷磊,林爱青,冯江. 兽类学报. 2017(03)
[8]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第2版)[J]. 蒋志刚,刘少英,吴毅,蒋学龙,周开亚. 生物多样性. 2017(08)
[9]云南西双版纳蝙蝠咬合力及生态位分化[J]. 谭梁静,孙云霄,刘奇,彭兴文,张琴,刘会,梁捷,彭真,何向阳,张礼标. 兽类学报. 2017(02)
[10]江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洞穴型蝙蝠的多样性与保护[J]. 叶复华,张昌友,张祖福,郭伟健,王晓云,吴毅. 南方林业科学. 2017(02)
博士论文
[1]仿蝙蝠机器翅设计与蝙蝠翅膀受力及功耗研究[D]. 尹东富.东南大学 2016
[2]蝙蝠食性和冬眠相关脂质代谢的适应性研究[D]. 韩怡婕.华东师范大学 2015
[3]第四纪冰川气候对中国鼠耳蝠属蝙蝠系统进化和菲菊头蝠遗传结构的影响[D]. 张桢珍.东北师范大学 2011
[4]3种菊头蝠科蝙蝠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D]. 许立杰.东北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杭州城市公园绿地鸟类栖息地植物景观研究[D]. 周雯.浙江农林大学 2018
[2]白眉山鹧鸪(Arborophila gingica)栖息地选择与栖息地破碎化研究[D]. 徐雪怡.广西大学 2018
[3]陕西周至老县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种群栖息地选择适应性研究[D]. 菅亚丹.西北大学 2017
[4]犬蝠与大蹄蝠的糖代谢能力及其胰岛细胞特征比较[D]. 张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
[5]贵州省大蹄蝠种群扩散及历史动态研究[D]. 陈健.贵州师范大学 2017
[6]中国不同地区中华菊头蝠形态及分子序列差异的研究[D]. 周红伟.河南师范大学 2017
[7]大蹄蝠的种下分类及栖息地选择研究[D]. 张婵.河南师范大学 2014
[8]大蹄蝠的微卫星标记筛选及其种群遗传学研究[D]. 郭婷婷.华东师范大学 2009
[9]大熊猫运动和齿系骨骼系统功能形态学分析及所反映的环境学问题[D]. 高洁.西北大学 2006
[10]毛发微观结构多样性若干问题研究[D]. 张伟.东北林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106129
【文章来源】:吉首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三种蝙蝠的外部形态
第 13 页图 3.1 本文所调查的溶洞的地理分布情况(图中的编号与表 3.1 中的编号相对应)Figure 3.1 Distribution of karst caves investigate in the Xiangx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Regionand Zhang Jiajie City(The number in this map is corresponding to that in the Table 3.1)
图 3.2 三种蝙蝠的胸骨特征Figure 3.2 Sternum characteristic of three species of bats注(Note):a,中华菊头蝠(R. snicus);b,大蹄蝠(H. armiger);c,西南鼠耳蝠(M. a表 3.5 三种蝙蝠头骨及胸量度(平均值±标准差,单位:毫米)Table 3.5 Skull and sternum measurements of three species of bats (♀/♂, Mean±SD,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北三省蝙蝠研究进展[J]. 许振文,蔡艳琨,蔡英楠,郭弘扬,付哲,郑享明,卢冠军.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12)
[2]国内大熊猫栖息地研究进展[J]. 项潇,马月伟,余丽丽,李君. 四川林业科技. 2018(06)
[3]湘西州洞栖性蝙蝠物种多样性的初步调查[J]. 吴涛,龚小燕,黄太福,彭乐,张佑祥,刘志霄. 野生动物学报. 2018(04)
[4]蝙蝠声音信号功能研究进展[J]. 李成容,罗波,王漫,冯江. 四川动物. 2018(06)
[5]西双版纳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管理的思考[J]. 杨昆凤,陶庆,王兰新,郭贤明. 山东林业科技. 2018(02)
[6]贵州省印江县洞穴型蝙蝠的物种多样性与保护[J]. 杨天友,侯秀发,冉辉,杨毅. 野生动物学报. 2018(01)
[7]大蹄蝠头骨形态地理变化[J]. 侯淋淋,江廷磊,林爱青,冯江. 兽类学报. 2017(03)
[8]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第2版)[J]. 蒋志刚,刘少英,吴毅,蒋学龙,周开亚. 生物多样性. 2017(08)
[9]云南西双版纳蝙蝠咬合力及生态位分化[J]. 谭梁静,孙云霄,刘奇,彭兴文,张琴,刘会,梁捷,彭真,何向阳,张礼标. 兽类学报. 2017(02)
[10]江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洞穴型蝙蝠的多样性与保护[J]. 叶复华,张昌友,张祖福,郭伟健,王晓云,吴毅. 南方林业科学. 2017(02)
博士论文
[1]仿蝙蝠机器翅设计与蝙蝠翅膀受力及功耗研究[D]. 尹东富.东南大学 2016
[2]蝙蝠食性和冬眠相关脂质代谢的适应性研究[D]. 韩怡婕.华东师范大学 2015
[3]第四纪冰川气候对中国鼠耳蝠属蝙蝠系统进化和菲菊头蝠遗传结构的影响[D]. 张桢珍.东北师范大学 2011
[4]3种菊头蝠科蝙蝠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D]. 许立杰.东北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杭州城市公园绿地鸟类栖息地植物景观研究[D]. 周雯.浙江农林大学 2018
[2]白眉山鹧鸪(Arborophila gingica)栖息地选择与栖息地破碎化研究[D]. 徐雪怡.广西大学 2018
[3]陕西周至老县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种群栖息地选择适应性研究[D]. 菅亚丹.西北大学 2017
[4]犬蝠与大蹄蝠的糖代谢能力及其胰岛细胞特征比较[D]. 张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
[5]贵州省大蹄蝠种群扩散及历史动态研究[D]. 陈健.贵州师范大学 2017
[6]中国不同地区中华菊头蝠形态及分子序列差异的研究[D]. 周红伟.河南师范大学 2017
[7]大蹄蝠的种下分类及栖息地选择研究[D]. 张婵.河南师范大学 2014
[8]大蹄蝠的微卫星标记筛选及其种群遗传学研究[D]. 郭婷婷.华东师范大学 2009
[9]大熊猫运动和齿系骨骼系统功能形态学分析及所反映的环境学问题[D]. 高洁.西北大学 2006
[10]毛发微观结构多样性若干问题研究[D]. 张伟.东北林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1061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106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