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硒、硫杂原子的荧光探针设计合成及其细胞成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4 21:09
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具有合成相对简单、识别基团多样、细胞膜透性好、生物毒性较低等优点,辅以激光共聚焦成像技术是检测生物体内活性分子及重要离子强有力的工具。由于活性分子的寿命短、反应活性高、瞬态转换快等特性而对探针的稳定性、实时性、光谱多样性等方面提出了很高要求,也使得探针的实际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且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用于实现近红外区的靶向特异检测及对亚细胞水平活性物种的检测仍不多见。针对上述关键问题,本论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第二章中,选取经典的染料罗丹明6G,利用次氯酸对苯腙的氧化作用使罗丹明6G内酰胺水解开环进而触发荧光“开启”效应,合理地设计和合成了荧光探针Lyso-1。该探针对HOCl表现出非常高的选择性,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细胞毒性低,实现了对细胞内、外源HOCl的实时荧光成像检测,并且通过末端吗啉基团的引入,使探针显示出极好的溶酶体靶向定位功能。其次,我们选取发射波长较长(650 nm)、斯托克斯位移大(90 nm)、细胞膜透性好、细胞毒性低的苯并吡喃鎓-花菁类染料作为荧光团,利用富电子的吩噻嗪基团作为受体,通过缩合反应将吩噻嗪基团连接到苯并吡喃鎓-花菁类染料荧光团上...
【文章来源】: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15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荧光探针分子的结构示意图(F:荧光团,S:连接体,R:受体)
图 1-2 PET 作用机理示意图Fig. 1-2 The mechanism of PET process.探针中,荧光基团与识别基团之间存在着光诱导电子转移过程,作用,通常电子是从供体转移到激发态荧光团,如图 1-2。在未分子不发射荧光,或者荧光很弱。一旦识别基团与被测物相结合受到抑制,甚至被完全阻断,荧光团就会发射荧光。基于 PET 荧荧光探针是较早设计的一类荧光探针,目前报道得也非常多,大子、小分子等。其荧光信号变化常表现为“turn-on”或者“turn-off”统称为“开-关”型探针[13,14]。
图 1-2 PET 作用机理示意图Fig. 1-2 The mechanism of PET process.中,荧光基团与识别基团之间存在着光诱导电子转移过,通常电子是从供体转移到激发态荧光团,如图 1-2。不发射荧光,或者荧光很弱。一旦识别基团与被测物相抑制,甚至被完全阻断,荧光团就会发射荧光。基于 PE探针是较早设计的一类荧光探针,目前报道得也非常多小分子等。其荧光信号变化常表现为“turn-on”或者“turn为“开-关”型探针[13,1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蛋氨酸亚砜还原酶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应用[J]. 张良伟,刘瑞娟,康洁,孙金玉,侯亚男,喻红,房建国. 中国科学:化学. 2017(08)
[2]检测活性氮物种的荧光探针[J]. 景晓彤,于法标,陈令新. 化学进展. 2014(05)
[3]半青蓝素修饰汞离子探针的比色传感行为[J]. 李园园,陆燕,何松,曾宪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1(09)
本文编号:3408457
【文章来源】: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15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荧光探针分子的结构示意图(F:荧光团,S:连接体,R:受体)
图 1-2 PET 作用机理示意图Fig. 1-2 The mechanism of PET process.探针中,荧光基团与识别基团之间存在着光诱导电子转移过程,作用,通常电子是从供体转移到激发态荧光团,如图 1-2。在未分子不发射荧光,或者荧光很弱。一旦识别基团与被测物相结合受到抑制,甚至被完全阻断,荧光团就会发射荧光。基于 PET 荧荧光探针是较早设计的一类荧光探针,目前报道得也非常多,大子、小分子等。其荧光信号变化常表现为“turn-on”或者“turn-off”统称为“开-关”型探针[13,14]。
图 1-2 PET 作用机理示意图Fig. 1-2 The mechanism of PET process.中,荧光基团与识别基团之间存在着光诱导电子转移过,通常电子是从供体转移到激发态荧光团,如图 1-2。不发射荧光,或者荧光很弱。一旦识别基团与被测物相抑制,甚至被完全阻断,荧光团就会发射荧光。基于 PE探针是较早设计的一类荧光探针,目前报道得也非常多小分子等。其荧光信号变化常表现为“turn-on”或者“turn为“开-关”型探针[13,1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蛋氨酸亚砜还原酶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应用[J]. 张良伟,刘瑞娟,康洁,孙金玉,侯亚男,喻红,房建国. 中国科学:化学. 2017(08)
[2]检测活性氮物种的荧光探针[J]. 景晓彤,于法标,陈令新. 化学进展. 2014(05)
[3]半青蓝素修饰汞离子探针的比色传感行为[J]. 李园园,陆燕,何松,曾宪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1(09)
本文编号:3408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408457.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