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舟形硅藻部分类群形态特征及系统发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5 03:14
舟形藻属(Navicula Bory)隶属于硅藻门,羽纹纲,舟形藻目,舟形藻科,是硅藻门中种类比较丰富的类群之一。全世界已报道舟形藻属(Navicula)植物9800多个分类单位。目前,该属内部分种类的归属较为混乱,在分类学上存在较多争议,分类难度较大。本研究对野外采集到的部分舟形藻属种类进行了单克隆株系培养,同时借助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培养的舟形藻属(Navicula)的种类进行形态学特征观察并鉴定。结合分子系统学研究对已分离藻株的18S、rbcL、28S基因进行测序分析,通过构建其贝叶斯进化树和最大似然进化树,确定各个种类在系统发育树中的位置,结果如下:1.对成功分离培养的舟形藻属及其邻近属种类进行了形态学研究,共鉴定舟形藻属硅藻10个分类单位,鞍形藻属硅藻1个分类单位,羽纹藻属硅藻2个分类单位。对每个种的形态学特征、生境分布等信息进行了描述与整理。2.使用核糖体基因(18S、28S)和叶绿体基因(rbcL)构建舟形藻属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基于各个基因序列构建的进化树的结果同形态分类学的结论基本吻合。(2)基于18S、rbcL和28S基因构建的系统...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1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舟形藻属及其邻近种基于18S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自展支持率小于50%不显示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2图4-2舟形藻属及其邻近种基于rbcL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自展支持率小于50%不显示。本树形是基于BPP树(BPP树和ML树的拓扑结构一致)。分支上的数字表示1000次自展检验的置信度(BPP/ML),以梅尼小环藻为外类群,分支后为种名和株系号。Fig4-2PhylogenetictreeinferredfromthealignmentofrbcLsequenceofNaviculaanditsalliedspecies.Bootstrapvalues<50%.ThistreeisbasedonBPPtree(TheBPPandMLtreehavethesametopology).Thenumberofthenoderepresentedbootstrapvaluesbasedon1000replicates.OutgroupisCyclotellameneghiniana.Thecodeaftereachbranchrepresentedthespeciesandstrainnames.
第4章舟形类硅藻形态分类及系统发育学研究47图4-3舟形藻属及其邻近种基于LSUn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自展支持率小于50%不显示。本树形是基于BPP树(BPP树和ML树的拓扑结构一致)。分支上的数字表示1000次自展检验的置信度(BPP/ML),以梅尼小环藻为外类群,分支后为种名和株系号。Fig4-3PhylogenetictreeinferredfromthealignmentofLSUnrDNAsequenceofNaviculaanditsalliedspecies.Bootstrapvalues<50%.ThistreeisbasedonBPPtree(TheBPPandMLtreehavethesametopology).Thenumberofthenoderepresentedbootstrapvaluesbasedon1000replicates.OutgroupisCyclotellameneghiniana.Thecodeaftereachbranchrepresentedthespeciesandstrainname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藏拉鲁湿地硅藻植物的分类研究[J]. 吴维维,刘琪,冯佳,吕俊平,谢树莲. 西北植物学报. 2017(03)
[2]Pb2+对淡水硅藻谷皮菱形藻(Nitzschia palea)生长的影响[J]. 易婷婷,支崇远,李培林,杨雨嘉,帅春燕.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1)
[3]我国底栖硅藻的两个新记录种[J]. 李扬,吕颂辉,江涛,齐雨藻. 水生生物学报. 2014(01)
[4]大兴安岭舟形藻科(硅藻门)中国新记录植物[J]. 刘妍,范亚文,王全喜. 西北植物学报. 2013(04)
[5]2009年冬季东海浮游植物群集[J]. 郭术津,孙军,戴民汉,刘志亮. 生态学报. 2012(10)
[6]硅藻在水质监测和古环境重建中的应用[J]. 徐信,支崇远,陈玲,马健荣,詹金星.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9)
[7]娘子关泉域硅藻初步研究[J]. 石瑛,谢树莲.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8]中国舟形藻科(硅藻门)新记录植物[J]. 刘立春,范亚文.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9(03)
[9]新疆舟形藻属(硅藻门)中国新记录[J]. 尤庆敏,王幼芳,王全喜. 植物研究. 2008(05)
[10]底栖硅藻的分离和保种技术[J]. 周银环. 科学养鱼. 2008(06)
博士论文
[1]基因条码(DNA Barcode)在海藻系统学领域中的研究应用[D]. 赵小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3
[2]海洋底栖硅藻的筛选、培养和应用研究[D]. 邢荣莲.大连理工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重金属(Cu2+,Hg2+)胁迫对硅藻(微尼海双眉藻Halamphora veneta)的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D]. 李新.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8
[2]基于形态学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嘉陵江(凤县段)硅藻多样性的研究[D]. 郭瑞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3]重金属胁迫硅藻效应的培养验证[D]. 李娅.贵州师范大学 2015
[4]黔、桂珠江水系底栖硅藻群落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变量间的相关性研究[D]. 王倩.贵州师范大学 2009
[5]乌江中上游底栖硅藻与水环境因子关系定量研究[D]. 郭云.贵州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18889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1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舟形藻属及其邻近种基于18S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自展支持率小于50%不显示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2图4-2舟形藻属及其邻近种基于rbcL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自展支持率小于50%不显示。本树形是基于BPP树(BPP树和ML树的拓扑结构一致)。分支上的数字表示1000次自展检验的置信度(BPP/ML),以梅尼小环藻为外类群,分支后为种名和株系号。Fig4-2PhylogenetictreeinferredfromthealignmentofrbcLsequenceofNaviculaanditsalliedspecies.Bootstrapvalues<50%.ThistreeisbasedonBPPtree(TheBPPandMLtreehavethesametopology).Thenumberofthenoderepresentedbootstrapvaluesbasedon1000replicates.OutgroupisCyclotellameneghiniana.Thecodeaftereachbranchrepresentedthespeciesandstrainnames.
第4章舟形类硅藻形态分类及系统发育学研究47图4-3舟形藻属及其邻近种基于LSUn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自展支持率小于50%不显示。本树形是基于BPP树(BPP树和ML树的拓扑结构一致)。分支上的数字表示1000次自展检验的置信度(BPP/ML),以梅尼小环藻为外类群,分支后为种名和株系号。Fig4-3PhylogenetictreeinferredfromthealignmentofLSUnrDNAsequenceofNaviculaanditsalliedspecies.Bootstrapvalues<50%.ThistreeisbasedonBPPtree(TheBPPandMLtreehavethesametopology).Thenumberofthenoderepresentedbootstrapvaluesbasedon1000replicates.OutgroupisCyclotellameneghiniana.Thecodeaftereachbranchrepresentedthespeciesandstrainname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藏拉鲁湿地硅藻植物的分类研究[J]. 吴维维,刘琪,冯佳,吕俊平,谢树莲. 西北植物学报. 2017(03)
[2]Pb2+对淡水硅藻谷皮菱形藻(Nitzschia palea)生长的影响[J]. 易婷婷,支崇远,李培林,杨雨嘉,帅春燕.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1)
[3]我国底栖硅藻的两个新记录种[J]. 李扬,吕颂辉,江涛,齐雨藻. 水生生物学报. 2014(01)
[4]大兴安岭舟形藻科(硅藻门)中国新记录植物[J]. 刘妍,范亚文,王全喜. 西北植物学报. 2013(04)
[5]2009年冬季东海浮游植物群集[J]. 郭术津,孙军,戴民汉,刘志亮. 生态学报. 2012(10)
[6]硅藻在水质监测和古环境重建中的应用[J]. 徐信,支崇远,陈玲,马健荣,詹金星.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9)
[7]娘子关泉域硅藻初步研究[J]. 石瑛,谢树莲.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8]中国舟形藻科(硅藻门)新记录植物[J]. 刘立春,范亚文.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9(03)
[9]新疆舟形藻属(硅藻门)中国新记录[J]. 尤庆敏,王幼芳,王全喜. 植物研究. 2008(05)
[10]底栖硅藻的分离和保种技术[J]. 周银环. 科学养鱼. 2008(06)
博士论文
[1]基因条码(DNA Barcode)在海藻系统学领域中的研究应用[D]. 赵小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3
[2]海洋底栖硅藻的筛选、培养和应用研究[D]. 邢荣莲.大连理工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重金属(Cu2+,Hg2+)胁迫对硅藻(微尼海双眉藻Halamphora veneta)的生态毒理学效应研究[D]. 李新.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8
[2]基于形态学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嘉陵江(凤县段)硅藻多样性的研究[D]. 郭瑞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
[3]重金属胁迫硅藻效应的培养验证[D]. 李娅.贵州师范大学 2015
[4]黔、桂珠江水系底栖硅藻群落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变量间的相关性研究[D]. 王倩.贵州师范大学 2009
[5]乌江中上游底栖硅藻与水环境因子关系定量研究[D]. 郭云.贵州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418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swxlw/3418889.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