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问题在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一个巨大贡献,就是从制度层面开启了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的闸门,从而奠定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基础。邓小平保障农民利益、改善农民生活的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不可或缺且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当中所有的理论观点,都可以从其对农民问题的思考中找到形成和丰富的依据。
一、党的思想路线在农村改革开放实践中得到恢复和发展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但是,“左”的思想、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和影响是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消除的。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以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农村逐渐推广开来,到1983年底,全国99.5%的农村都推行了生产责任制。但在最初几年,围绕农民这一伟大创举的争论是十分激烈的。一些深受陈旧教条束缚的人甚至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策是复辟资本主义”,还有人说:“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就在争论的关键时刻,1980年5月,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工作人员谈话时,对包产到户和大包干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强调农村工作要从当地具体条件和群众意愿出发。根据邓小平的谈话精神,同年9月,中央颁布了推广包产到户的75号文,这个文件指出包产到户是依附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实际上肯定了包产到户的做法,标志着全党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组织形式在认识上有了重大突破。从1982年到1986年,中央连续五年发布1号文件,推动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其中1982年颁布的中央1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是农村经济改革中的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它明确指出了农村各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这就意味着党中央正式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上了“户口”。
由此可以看出,农村改革的巨大成就,是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冲破旧的思想观念和僵化体制束缚的结果。同时,也正是在农村改革实践中,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最终取得了对各种“左”的保守思想的胜利。1984年10月,邓小平在总结6年来农村改革的经验时指出:“我们取得的成就,如果有一点经验的话,那就是这几年来重申了毛泽东同志提倡的实事求是的原则”,“六年来,中国农村就是根据这样的原则,走自己的路,取得成功的。”
邓小平在支持推动农村改革的过程中,还敏锐地认识到“总的说来,现在农村中的主要问题还是思想不够解放”,反复强调要解放思想,指出:“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这就把解放思想作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条件,与实事求是联系起来,在实践的基础上为党的思想路线增添了新的内容。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思想路线问题的突出贡献。
二、农民问题是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突破口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在会见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主席团委员科罗舍茨时说:“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E23。卯1978年以后,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经济社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做出了把解决农民问题作为改革开放的突破口的重大战略决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农民问题理论。1984年1O月,邓小平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看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因此,对内经济搞活,要“首先从农村着手”。把农民问题作为改革开放的起点,体现了邓小平根据中国特定国情,对改革进程的总体思考与设计。
实践表明,改革先由农村开始,取得经验后再推向城市和全国各行各业,最后再由城市支援乡村,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条正确的路径选择。
农民问题之所以会成为改革开放的突破口,一是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民摆脱贫困是十年浩劫结束后国家政局稳定的前提。
正如江泽民同志1998年所指出:“改革从农村开始不是偶然的,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的困境决定的。十年浩劫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农村的问题尤为突出,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了。”而工业、商业以及其他所有的经济活动也都不可能建立在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贫困的基础之上。二是城市改革比农村改革更加复杂,难度更大。农村改革先行一步可以为城市改革提供借鉴,为其它领域的改革进行创造性探索。1984年10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马尔代夫总统尧姆时指出,中国农村改革是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走自己的路,笔耕论文新浪博客,取得成功的”,“最近通过的以城市为重点的改革的决定,也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三是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又是改革顺利推进的前提。邓小平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中的地位和作用。1982年5月,他在会见利比里亚国家元首多伊时说:中国经济建设的经验之一“就是重视发展农业。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E33 ∞农业基础较稳固,社会公众对改革的承受能力就大,重大改革措施就比较容易出台。有了农村改革的成功,丰富的农产品和广阔的农村市场就为城市改革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进行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保证。四是农村改革的继续发展,使得“农村经济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这种形势迫切要求疏通城乡流通渠道,为El益增多的农产品开拓市场,同时满足农民对工业品、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本文编号:40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4076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