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雕塑中色彩的应用(2)
而且还要注意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以及色彩的象征意义在雕塑作品的运用和色彩对空间转折的视觉影响。”例如谢赫在中国画理论方面所提道“六法论”中的“随类赋彩”,这在秦始皇兵马俑、甘肃敦煌莫高窟等一些彩塑中,都有所表现,如对人物的肌肤、衣着进行写实逼真的描绘,各种涂彩的方式,以及每种颜色所追寻的人物性格,身份地位,艺术效果及政治涵义各不相同。但都是为塑绘结合的更加完美做铺垫,古今中外这种雕塑与彩绘共存的现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就是雕塑所具有的绘画性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方艺术风格,也是中国古人欣赏雕塑时的审美习惯。当他们融入了绘画艺术的观念去看待当时雕塑艺术时,中国古代雕塑的绘画性就容易理解的多了。
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在我们所生活的自然世界中,物体是不可逃避它的各种物理性征的,在人类的视觉体验和感受中,物体的造型和物体的色彩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第一步。
人们在认识世界时,世界除了具备形体之外,还具有丰富美丽动人的色彩。相比之下,色彩往往比物体形态更容易让人接受,就像小孩对色彩的敏感远比造型要强得多。倘若世界是个没有色彩的灰白世界,其景状可想而知是多么可怕和冷酷。无疑色彩本身也有着情感的传达,除了有寒暖、轻重的感觉外,还有硬与软、强与弱、明快与阴暗、热情与冷默、兴奋或沉静、华美或质朴等。而这些特点都成了古代雕塑家的创作源泉。他们虽然不在了,却留下了彩塑,更是留给了世间珍贵的彩塑艺术。让我们后人去学习,去探讨,去钻研其中的奥秘。
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理由,色彩在中国古雕塑中的应用即极大地丰富了雕塑家的表现语言,更是是中国古代的雕塑艺人用自己的心血表现了传统彩塑认识客观色彩的艺术再现,在主观发挥色彩表现力的作用下,古代雕塑所包含的内容更为理性、直观、自由,更加强调了色彩本身所呈现的情感。丰富了中国古代雕塑的艺术特性,因此我认为色彩在中国古代雕塑中的广泛应用也为中国雕塑的历史在世界艺术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是一篇专业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本文编号:4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4413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