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杂文精选 >

辛弃疾词对《史记》典故的接受研究

发布时间:2014-07-24 11:36

  辛词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大量用典。其用典之多,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称之为:“如淮阴将兵,不以数限,可谓神勇0”_1]其用典之妙,刘熙载《艺概》称之为:“任古书中理语、度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其用典之广,吴衡照《莲子居词话》称之为:“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盂》、《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之峭。”本文以邓广铭先生《稼轩词编年笺注》为依据,[41探索辛词对《史记》典故的运用情况。笔者对辛词中《史记》典故的考察基于《汉语大词典》对典故的定义,即:(1)典制和成例;(2)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在本文中,我们将出自于《史记》的语词句子,都统称为《史记》典故。本文考察辛词对《史记》典故的接受,主要通过对《史记》典故在辛词中的运用进行量化分析,进而探索辛弃疾对《史记》的接受及运用《史记》典故与其人生经历及心态历程的关系。

  一、辛词中广泛运用《史记》典故《稼轩词编年笺注》共辑词629首,笔耕论文新浪博客,总共有105首词用到《史记》典故,共有130条。用《史记》典故占所辑词的16.69%。《史记》共130篇,《稼轩词编年笺注》共用到44篇,所占比例为33.85%。涉及到《史记》的本纪、世家、列传、书,其中本纪5篇(除《补三皇本纪》)、世家11篇、列传27篇、书1篇。由此可见,辛词所用《史记》典故广泛,涉及到的篇目众多。许多词中甚至不只一次运用到《史记》典故,且运用的篇目不同,并呈阶段性变化。由此看出,辛弃疾对《史记》的青睐。

  二、辛词运用《史记》典故的阶段性变化辛弃疾用到《史记》典故的105首词,具体可以分为用事典和用人典。用事典如:《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用女娲补天事,《小重山·席上和人韵送李子永提干》用和氏璧事,《兰陵王·一丘壑。老子风流》和《汉宫春·答李兼善提举和章》用《史记》中谚语等等。用人的典故所占的比例更大。由于《史记》

  的纪传体以记人为中心,其人物众多,上至王侯将相下至鸡鸣狗盗之徒。而且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所体现的内在精神很突出。辛词所涉及的《史记》典故的人物较多,有专门写一个人的如:《八声甘州·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专写李广将军。《虞美人·赋虞美人草》专写项羽。有一篇仅涉及《史记》一个人物的如:《太常引·寿韩南涧尚书》写张良,《六幺令·用陆氏事,送玉山令陆德隆侍亲东归吴中》写到陆贾,《满江红·又》写到司马相如。也有一篇中涉及两三个人物的如:《破阵子·为范南伯寿。时南伯为张南轩辟宰泸溪,南伯迟迟未行。因作此词以勉之》写范增和陈涉,《鹧鸪天·又有感》引用了吕尚、伯夷和叔齐,《念奴娇·三友同饮,借赤壁韵》写了韩信、信陵君和周公。辛弃疾在不同时期从不同的角度借用《史记》中的典故,在词中或委婉或淋漓或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他壮志难酬的压抑、苦闷,借古人古事抒写凌云壮志和报国理想,表明他的人生态度。通过表1,可以更清晰地看出辛弃疾运用《史记》的轨迹。从上表可以明显看出辛弃疾“世间喜愠更何其,笑先生三仕三已”(《哨遍·一壑自专》)的人生经历。

  辛词对《史记》典故的接受及运用可以按照辛弃疾的人生经历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江淮、两湖任职期间。这一阶段辛弃疾共有15首词用到《史记》典故。涉及3篇本纪,5篇世家,6篇列传。南归之初,辛弃疾虽然官卑职小,只是在州府任小官,但他怀着抗战复国的决心,希望在战场上博取功名,尽展其雄才伟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故其对《史记》的接受也表现为积极事功的一方面。如《破阵子·为范南伯寿 时南伯为张南轩辟宰泸溪,南伯迟迟未行,因作此词以勉之》: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

  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鏊。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

  这首词作于宋淳熙五年(1178)。作者借为范如山祝寿的机会,鼓励他应该去泸溪,施展自己的才干,锻炼自己的能力,准备为收复祖国失地建功立业。词的主题就是劝他以国事为重,“万里功名莫放休”,时时挂念“君王三百州”,努力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词的开篇作者用了“掷地刘郎玉斗”的典故,来源于《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上刘邦令张良献玉斗给亚父范增,范增痛感项羽不听劝告放走刘邦,贻下后患,而将玉斗置于地,拔剑撞而破之。作者用此典是希望范如山成为范增那样的人物,能竭诚尽智为自己的君国做出应有的贡献。下片,针对范如山“迟迟未行”进行劝勉。称赞了范的大才宏志,预言他定能有所成就,运用“燕雀岂知鸿鹄”来表达这方面的意思。这一典故来源于《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日:‘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肋 )借此故事表明自己理解范的志向,他的不愿就任是想有更大的作为。

  再如《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

  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又还向九重深处,玉阶山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

  佳丽地,文章伯。《金缕》唱,红牙拍。看尊前飞下,日边消息。料想宝香黄阁梦,依然画舫青溪笛。

  待如今端的约钟山,长相识。

  这是一首赠词,是写给屡向朝廷提出恢复建议的史致道的,不仅表达了对史的钦敬之情,也抒发了他的爱国思想。“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这句话来源于《史记·补三皇本纪》:“女娲氏末年,诸侯有共工氏,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绝,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

  于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这两句是说史致道有驱逐金人,收得失地的本领。

  第二阶段:带湖家居期间。这一时期辛词共有34首用到《史记》典故。“综观这一时期,词人大抵是在罢官闲居的投闲置散中度过的。词人这一时期所作词,数量大大超过了前二十年,在题材和风格上较前期也更加丰富多样。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不仅读到他不甘沉沦,希望东山再起的雄心,也读到了淡泊致远、厌倦官场的避世思想,二者交融,揉杂难分。”[ ](n ’这在辛弃疾引用《史记》典故中可以看出,如《太常引·寿韩南涧尚书》:

  君王着意履声间,便合押,紫宸班。今代又尊韩,道吏部文章泰山。

  一杯千岁,问公何事,早伴赤松闲?功业后来看,似江左风流谢安。



本文编号:5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5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a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