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杂文精选 >

新时期如何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效性

发布时间:2014-07-24 11:3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形势与政策》以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 旨在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与任务,解决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基于《形势与政策》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新时期大学生本身的特点,文章就如何增强本课在实际中的实效性展开简单论述。

  一、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凝聚起来、积淀起来的对祖国最纯洁、最高尚的、最神圣的感情。

  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穿爱国主义这一主线,帮助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首先,通过社会义主核心价值观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教育,使学生爱国爱党进而爱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认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并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为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一个有凝聚力的价值观的构建,势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注定要进入一个改革与社会冲突赛跑的阶段,如何重拾在这一过程中缺失的信任感,维持社会的有序、稳定和理性,将是一个有挑战性的历史命题。对于高校来说,只有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正确引导,特别是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才能使大学生不会丧失精神家园,树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致的价值观。大学生只有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制定的前提背景,才会全面深入的理解方针政策背后的精神实质,明确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内存依据和客观标准;只有从历史、全局,包括国际环境的各种角度诠释,学生才会理解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激发青年学生的责任感,增强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其次,通过国情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国内、国际形势,居安思危,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国情教育内容的安排应与国内与国际形势紧密结合起来。

  一方面,要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我国经济、政治、军事以及社会、文化、人口等方面的历史与发展状况,着力宣传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

  帮助学生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作出的重大决策和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分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在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低保、依法行政、城市农村建设、社会治安等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实际成绩。同时,也不能刻意回避当前我国也面临着来自改革和国际环境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和压力。

  另一方面,国情教育应与国际形势与我国外交政策的分析结合起来,当前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国际关系日趋复杂,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比重越来越重,同时,中国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通过中国与世界其他不同类型国家的对比,让学生了解现阶段我国存在问题以及与其他国家所存在的差距,深刻了解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局势和所处的周边环境,激发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并将努力将自己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再次,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激发学生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操。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的灵魂,国家的支撑,弘扬民族精神是凝聚民心、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内在要求。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世界文明,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吸收一切能为我所用的外来文化。此外,要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分析自己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将自己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与人类发展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培育学生诚信尚德、团结合作、求真务实、尊师重道的精神,积极树立远大志向,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二、以突出时代特征为原则《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正确的形势观和政策观,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为了有效地发挥该课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切实提高教学实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课程内容的选取要有准确性、有代表性。一方面,当前我国处于发展的特殊时期,国内形势日新月异,新矛盾、新问题、新方法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扑朔迷离、风云变幻,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背景下,新压力、新挑战、新机遇围绕着中国。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是有代表性,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其次,课程内容的安排要及时,有时效性。

  《形势与政策》课程与其他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时效性。只有对“政策” 的把握要及时,才能把最新最有权威的“政策”进行讲解,让学生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对于“形势”

  的把握要全面,才能使“同样一件事不同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2 因此,对“形势”部分的内容安排,要把握最佳时机,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第三,课程内容的剖析要充分,有全面性。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个复杂庞大的体系,而且具有时效性的特征,如何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全面的知识链,需要我们对课程内容加以剖析,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要有侧重点、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阐述。

  三、以培养学生成才为根本目的高校思政课开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形势与政策》作为思政课体系中极具有特色的一门课程,理应受到特别的关注与重视,教师应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实施课程教学,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形势与政策》课。



本文编号:5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talunwen/5036_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a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