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逻辑教育中的中国名辩学
本文关键词:大学逻辑教育中的中国名辩学
更多相关文章: 逻辑教育 西方逻辑 名辩学 存在方式 教学重建
【摘要】:名辩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名、辞、说、辩的理论总结,大致对应于西方的逻辑、印度的因明。我国当代大学逻辑教育的主体内容是西方逻辑。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名辩学的有关内容成为讲述西方逻辑的辅助工具。中国名辩的教学应该成为新时期大学逻辑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一内容的讲授,有利于受教育者在思维方法层面了解和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体悟中西文化在认知世界、阐述思想上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逻辑教育 西方逻辑 名辩学 存在方式 教学重建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名辩学的结构体系研究”(13BZX067)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5-CXTD-01)研究成果
【分类号】:B81-4;G64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名辩学或称“名学”、“辩学”,在我国近代时期曾被学术界用来指称西方逻辑,例如严复的译著《穆勒名学》、《名学浅说》,王国维的译著《辩学》。但是,名辩学的原始含义是指中国古代学者基于对推理、论证的研究而形成的一门学问。从学科归类而言,名辩学不属于西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聚录;;简析认知逻辑与决策逻辑的区别及联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倪荫林;关于概念与其对象及定义的新见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沈桂丽;;类比推理的简化分析与语言训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金文慧;;高校体育课程文化探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5 刘明明;;推类逻辑:中国古代逻辑的原型(上)[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03期
6 刘明明;;推类逻辑:中国古代逻辑的原型(下)[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05期
7 向敇;;对当关系直接推理外延的再扩展[J];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向敇;;特称否定命题不能换位的辩护[J];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谷振诣;论《墨经》的“效”[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袁正校;;关于现代逻辑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延寿;;《中国古代哲学精华·名辩篇》述评[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明明;;推类的逻辑性质——基于“类同理同”观念的分析[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震;;商法规制信用机制的理论探源与宏观构想[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4 黄朝阳;;试论关于逻辑矛盾的争论——逻辑矛盾兼含自相矛盾和两相矛盾?[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5 王仁法;;社会生活中的逻辑应用——逻辑艺术[A];2010年全国应用逻辑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阮氏黎心;汉越人体名词隐喻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炎峰;先秦名家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闻兰;大型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周强;当代中国论辩研究的历时及跨文化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佟福奇;条件关系范畴的语言表达[D];吉林大学;2012年
7 张晴;20世纪的中国逻辑史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胡霞;认知语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庄岳;数典宁须述古则,行时偶以志今游[D];天津大学;2006年
10 贾春华;基于命题逻辑的《伤寒论》方证理论体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恒竹;中国武术散打市场化运作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林志旭;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剑;对外汉语副词教学之语境设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甘智梅;安徽省黄山市体育赛事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迟文敬;条件复句分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文;论章太炎诗文创作及人格精神的魏晋渊源[D];山东大学;2011年
7 满钟华;《战国策》讽谏语的语用策略初探[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猛;辽宁省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自主权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沈阳体育学院;2010年
9 张翠;类逻辑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10 李继玉;初中语文课文中的逻辑知识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明明;西方逻辑的传播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变革历程[J];九江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2 徐书墨;近代中国西方逻辑的输入及影响[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9期
3 郭桥;严复输入西方逻辑探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年03期
4 颜华东;近代中西学之争与严复译介西方逻辑[J];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5 徐为民;现代西方逻辑哲学中的否定思想探析[J];浙江学刊;2000年04期
6 杨必仪;严复及李之藻与西方逻辑在近代中国的传播[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7 司季勤;;从直觉思维到逻辑思维——浅谈西方逻辑在中国的输入及其影响[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张存建;;西方逻辑东渐与进化逻辑对文化创新的启示[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罗由沛;;我国对西方逻辑通史研究的填补空白之作[J];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02期
10 孙中原;末木刚博对东西方逻辑和文化的比较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为民;;现代西方逻辑哲学中的否定思想述评[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2 颜华东;;简评严复译介西方逻辑的历史贡献[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沈跃春;;略论20世纪西方悖论研究[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4 王路;;逻辑与哲学[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5 张盛彬;;论因明、墨辩和西方逻辑学说推理理论之贯通[A];因明研究[C];1990年
6 赵凤珠;;试论因明、墨辩和西方逻辑传统非演绎推理之异同[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7 杨武金;;中西逻辑比较研究的意义、原则和基本内容[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张良林;;语言中的不明推论[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张岱年;陈筠泉;;贺信[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10 徐为民;;维特根斯坦的负事实观[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宁莉娜;中国近代文化革新视域中的逻辑方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赛花;梁启超的逻辑——方法论思想述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1185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118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