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句真之所指
本文关键词:论语句真之所指
更多相关文章: 语句 真假问题 事实 当且仅当 真理定义 语义性 所指 指称关系 真理概念 句子
【摘要】:塔尔斯基的语义性真理定义标准仅用一个被指称的语句来说明名称语句之真,(T)公式虽然在语言范围内反映了"X"与"p"的不同层次,但并不能说明语句的真假。按照弗雷格的观点,"X是真的"和"p"实际是同一个东西。类似于"p当且仅当p"这样的分析性公式并不能揭示出一个综合命题的成真条件。只要问到语句的真假,我们就是在问它是否符合事实。真理问题一定是一个与认识论态度紧密相联的问题。语义性真理定义标准应该重构为:"在语境C中的X是真的,当且仅当相对于C存在X所指的事实p"。据此可以说明,通过语言使用歧义混淆了不同语言层次的悖论是不指称任何事实的假话。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关键词】: 语句 真假问题 事实 当且仅当 真理定义 语义性 所指 指称关系 真理概念 句子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指称问题研究”(08JA7204000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逻辑背景下的逻辑哲学研究”(07JJD72004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12
【正文快照】: 在现代哲学各流派关于“真”提出的各种不同主张中,塔尔斯基的语义性真理定义标准曾经以它别具一格的特点受到一些人的推崇。然而该定义标准仅只是在语言范围内用一个被指称语句来说明其名称语句之真,而一个语句的所指如果不涉及对象世界,那么人们对其真假的判定就会失去最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能生;事实辨析[J];云梦学刊;1995年02期
2 徐盛桓;论语句的“中心”[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02期
3 陈浩琛;应然语句与标准逻辑[J];开放时代;1996年05期
4 李升元,贺峰涛;关于真假问题的艰辛理论探索──《论真假》评述[J];中国图书评论;1999年11期
5 陈涓生;浮生若梦[J];同学;2005年10期
6 邱小梅;动词定语句之时态初探[J];日语知识;2002年05期
7 马天俊;治疗“是”与“应该”的断裂[J];江海学刊;2001年06期
8 韩增贤,张福来;扩展语句训练指导[J];语文世界;2000年11期
9 刘达路;你也能写出一篇语句通顺的作文[J];中国校园文学;2004年10期
10 周美玲;可换位的描摹性定语句和状语句的比较[J];新余高专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静;蔡砥;王铮;;中文语句的首字扩词分词法[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张琼;陈群秀;;基于最大熵模型的语句自动分类研究[A];Advances in Computation of Oriental Languages--Proceedings of the 2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Processing of Oriental Languages[C];2003年
3 许凤才;;句子、语句及超句统一体[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毛家菊;高峰;陈秋林;陆汝占;;基于情景理论分析VA-语句[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许凤才;;句子、语句及超句统一体[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于海涛;徐万林;;语句的表层信息与深层信息[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车万翔;刘挺;秦兵;李生;;面向双语句对检索的汉语句子相似度计算[A];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徐志;黄丽娜;;顾客异议的三因素构成及应对策略[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韫佳;初敏;贺琳;冯勇强;;语句中双音节韵律词重音感知的初步研究[A];新世纪的现代语音学——第五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林杏光;;为NLP创立模式,用HNC研究汉语[A];自然语言理解与机器翻译——全国第六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彤宇;血写的事实[N];中华读书报;2000年
2 戴亦梁;最好的观点就是事实[N];光明日报;2001年
3 作者系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第二政工教研室副主任 刘志生;如何发挥事实教育的说服力[N];解放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夏欣 摄影:侯艺兵;冯小宁:要让孩子们知道事实[N];光明日报;2002年
5 征汉年;从查明事实转向证明事实[N];检察日报;2002年
6 陈子龙;法律事实永远小于事实上的事实[N];人民法院报;2001年
7 崔劲松;浅议自认对法院的约束力[N];江苏经济报;2002年
8 张西安;生效裁判确定的事实的证据效力初探[N];人民法院报;2000年
9 刘华杰;事实太可怕[N];科学时报;2000年
10 魏永征;把事实有无与意见对错区分开来[N];民主与法制;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子瑜;自然语句边界的韵律特征及其交际功能[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李洪儒;语句中的说话人形象[D];黑龙江大学;2003年
3 雒自清;语义块类型、构成及变换的分析与处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声学研究所);2004年
4 汪国军;Koszul对象和弱正则环的相关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刘公祥;有限维基本Hopf代数的分类及相关主题[D];浙江大学;2005年
6 窦斗;动力系统熵的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韩诚;R_0代数及Vague集的相似度理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雨图;支持双语的协同CAPP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9 靳铭吉;俄语语句交际结构的多维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3年
10 曾庆怡;扩展模(环)的一些推广[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艳;危险的判断[D];清华大学;2005年
2 洛桑东洲;论犯罪构成理论的多元化[D];四川大学;2005年
3 郭梅芳;法律证据的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永;当代英汉立法语言句子结构对比与英汉翻译[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5 张荷花;ATLAS常规语言部分到C语言的转换[D];吉林大学;2004年
6 曾琳;不作为共同正犯探论[D];吉林大学;2005年
7 叶慧;带“得”字的程状补语句及其表意功能探析[D];暨南大学;2000年
8 陈尧;重庆市科技政策效果评估与建议[D];重庆大学;2005年
9 施伟佳;休谟问题及其现代性[D];苏州大学;2005年
10 李衡;刑法规范结构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17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117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