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英中国逻辑史研究初探
发布时间:2017-12-08 06:28
本文关键词:周文英中国逻辑史研究初探
【摘要】: 周文英是我国现代著名逻辑学家,曾任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他主编和撰写了《中国逻辑思想史稿》、《中国逻辑史》(五卷本)等著作16部。周文英一生主要治中国逻辑史,以其《中国逻辑思想史稿》奠定了他在20世纪中国逻辑史中的重要地位。 周文英认为中国逻辑史是中国形式逻辑的发生发展史,不包括辩证思维认识或古代有关辩证法历史发展的逻辑思想对象在内。在研究思路上,他主要从“纯形式逻辑”角度去研究中国逻辑史。在研究方法上,他运用了中西逻辑比较研究方法兼用历史分析方法。但由于他的研究思路是从“纯逻辑”出发的,因此,中、西逻辑比较研究和历史分析研究这两种方法他运用得都不是很纯粹,结果导致他的研究过于求同于西方逻辑。 在中国古代逻辑研究方面,周文英的主要观点有:公孙龙的逻辑是诡辩的逻辑;中国古代逻辑根本没有打算建立完整的判断论;对于鲁胜没有把荀子作为对“名学”作出积极贡献的人物来看,这是一个很大的疏漏和失误;《墨经》的写作顺序为《大取》、《小取》、《经上》、《经说上》、《经下》、《经说下》;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推论逻辑,主要体现在“连珠体”这种论说形式上。 周文英主张中国有自己的逻辑体系,他将这种体系称之为“名辩逻辑”。所谓名辩逻辑就是“名辩”与“逻辑”的复合,“名辩”者标明其中国特色,“逻辑”者则表示它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断纯化、不断现代化并逐步与世界逻辑接轨。在“纯逻辑”思路的指引下,他将中国逻辑的体系写成《名辩逻辑提纲》一文。在该文中,他总结出中国逻辑的总体方法论是“实为基础,综核名实”及两条新准则-----“止类以行”准则和“类物明例”准则。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1-09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能惠;崔清田先生中国逻辑史研究试析[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65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265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