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严格的指示词——从逻辑演进的视角看克里普克的观点与张家龙的辩护
本文关键词: 克里普克 张家龙 严格的指示词 出处:《学术研究》200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将个体词作外延化处理是现代逻辑形式化的基础。如何理解个体词,却是学界长期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从可能世界语义学的角度,克里普克提出了严格的指示词理论。依据现代逻辑背景,张家龙对克里普克的理论的可取性进行了辩护,但这并不说明其中的问题都已经得到了解决。
[Abstract]:The denotation of individual words is the basis of the formalization of modern logic. How to understand individual words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issue which has long been concerned by scholars. According to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logic, Zhang Jialong defended the desirability of Kripke's theory, but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all the problems have been solved.
【作者单位】: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西方逻辑哲学最新成就研究”(项目编号03BZX043)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B8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程;邱紫华;;不能不说的话:维特根斯坦与弗雷格、罗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胡长兵,胡万年;鲁宾逊能有一门语言吗?[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周方珠;论社交指示的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4 方刚;名称来源问题的哲学意蕴——论柏拉图《克拉底鲁篇》对名称来源问题的探讨及其哲学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5 秦玮远;;“说谎者悖论”的再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吴福友;吴根友;;论老庄道家的语言哲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王习胜;;道德悖论的消解路向——基于逻辑解悖角度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王习胜;;“悖论”概念的几个层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孙显元;;悖论和道德悖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戴俊霞;对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再认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坚;高红艳;;新闻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试探[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付瑶;;一个“偶然发现”引出的思考——逻辑演算中“三律”的潜在危险[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廖琳;龚启荣;;论罗素的逻辑主义[A];贵州制约逻辑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性逻辑系统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谭力扬;;科学实在论的因果机制指称理论[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5 王彦学;;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证据事实认知范式[A];第二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卷)[C];2009年
6 李定清;;遗传:一种易卜生式的社会批判[A];易卜生创作的生态价值研究:绿色易卜生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立娜;;语言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区分——专名与谓词[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8 张燕京;;达米特的演绎辩护思想[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9 王习胜;;论严格的指示词——从逻辑演进的视角看克里普克的观点与张家龙先生的辩护[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10 余多星;;克里普克可能世界思想及其哲学意蕴[A];第八届全国分析哲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原雪;二语/外语语境下的批判性阅读理论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3 冯彦波;合并逻辑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梁芳;计算机引起的数学哲学反思[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黄富峰;论道德思维[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洪儒;语句中的说话人形象[D];黑龙江大学;2003年
8 金星;论诱惑侦查[D];吉林大学;2004年
9 安道玉;论意识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徐英瑾;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型期中的“现象学”之谜[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红兵;模糊错误逻辑研究及其在防范证券投资风险中的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00年
2 李林;三种认知语言观与外语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宁莉娜;逻辑方法:在哲学的视野内[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张利芳;摹状词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文海鸿;逻辑经验主义的分析与综合命题理论述评[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韩宇胜;论法律的不确定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孙华程;言说的逻辑与沉默之域[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刘国锋;D·刘易斯的可能世界理论——模态实在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郭美云;辛提卡IF一阶逻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郑允;试析弗雷格的概念论与意义理论[D];河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军;回归自然语言的语义学悖论─—当代西方逻辑悖论研究主潮探析[J];哲学研究;1997年05期
2 吕进,韩秋红;关于摹状词理论的论争[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杨晓光;;克里普克的本质主义[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5期
4 张家龙;论本质主义[J];哲学研究;1999年11期
5 龙小平;因果指称理论的不完全性[J];九江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6 龙小平;试论个体的本质[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朱建平;;模态逻辑语义学的理论发展[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朱耀平;;克里普克对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理论的怀疑论解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12期
9 李震,蔡陈聪;形而上学与认识论的区分——克里普克先验偶然性与后天必然性思想解读[J];求索;2005年08期
10 龙小平;邓生庆;;克里普克对名称摹状词理论的批判[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叶涛;;克里普克论同一与专名的严格性[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2 冯棉;;模态逻辑研究中的若干问题[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3 刘叶涛;;克里普克的逻辑悖论研究[A];2004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4年
4 黄展骥;;略评“层级”、“三值”、“间隙”、“情景”诸方案——“自涉”悖论杂谈[A];2003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3年
5 沈跃春;;略论20世纪西方悖论研究[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6 赵晓聃;;规则遵循中的意义归因[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7 熊明;;古典命题演算的直觉主义语义分析[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8 马钦荣;;可贵的探索——读《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哲学探析》[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9 王启义;;从形式语意论到二维模态语意论[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邹明华;;专名与传说的真实(性)问题[A];民间叙事的多样性——民间文化青年论坛[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张田勘;八分睡眠更长寿[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2 张祥龙;带着生命颤动的哲理之网[N];中华读书报;2005年
3 张田勘;八小时睡眠是必须的吗?[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崔卫平;飞毯起来了你走不走?[N];北京日报;2003年
5 陈岸瑛;文字和数字创造的世界[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邹明华;专名与传说的真实性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尼克;王浩和他的朋友们[N];东方早报;2011年
8 崔卫平(书评人);不知怎么就迷路了[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9 张克斌 庞志超;土地撂荒老农心痛“托管”荒地农户舒坦[N];南充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聂大海;语言指称的同一性与必然性[D];吉林大学;2011年
2 龙小平;可能世界中的名称和同一性[D];西南大学;2007年
3 张立娜;个体词的逻辑语义[D];清华大学;2007年
4 陈杰;以康德批判哲学为进路的内向指称意义理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张力锋;模态逻辑和本质主义[D];北京大学;2004年
6 郭美云;带有群体知识的动态认知逻辑[D];北京大学;2006年
7 郭佳宏;理想自省主体的信念修正[D];中山大学;2006年
8 倪胜;《判断力批判》体系探微[D];复旦大学;2005年
9 胡欣诣;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语法”概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张华;大卫·刘易斯模态哲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贺;浅析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命名理论[D];吉林大学;2012年
2 何玉北;克里普克名称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陈义清;克里普克严格指示词理论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凤伟;克里普克“规则遵循”问题探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范贵云;克里普克的专名理论[D];苏州大学;2010年
6 毋东花;名称指称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陈辉辉;试析克里普克的本质主义[D];西南大学;2009年
8 张文琴;克里普克解悖方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仲海霞;克里普克论对同一性陈述的模态认知[D];北京大学;2008年
10 符佳;克里普克专名指称理论述评[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242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524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