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专题训练:归纳与演绎能力长进篇

发布时间:2018-03-21 06:41

  本文选题:不完全归纳法 切入点:演绎推理 出处:《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1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Abstract]:......
【分类号】:B81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荫林;两个必然性辨异[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2 季慎英 ,远征 ,原献学;在校青少年推理能力发展的研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85年00期

3 陈晓平;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特征[J];思维与智慧;1994年06期

4 赵小琪;刘晓;;香港推理小说的推理方式——论倪匡、陈娟的推理小说[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5 周鹏生;;不同类型推理偏差和困难研究综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6 吴承红;海洋;;江苏省在校青少年形式逻辑推理发展的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7 苏越;如何使推理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谈实际思维中推理的结合形式[J];新闻与写作;1990年04期

8 王颖;;论晏子言辩的演绎推理[J];社科纵横;2006年11期

9 陈昌曙;试论归纳和演绎的辩证统一[J];哲学研究;1962年02期

10 张绍宏;试论判断的推演[J];怀化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莫绍揆;;归纳推理的形式系统[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2 郭世铭;;周延性问题[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3 贺寿南;;博弈视野中的逻辑推理问题[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4 沈秉元;;演绎推理也能推出新知识[A];全国逻辑讨论会论文选集[C];1979年

5 赵总宽;;三个异于实质蕴涵的条件词[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6 汪柏树;;无效推理不是演绎推理[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7 李小五;;目前我国逻辑学研究的几个误区[A];2000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0年

8 荣立武;孙明湘;;休谟的困境[A];逻辑与认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彭磊;;试论提出侦查假设的逻辑方法[A];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云南省逻辑学会2007年联合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10 余军成;;论“止”[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美国迈阿密大学孔子学院院长 黄全愈;从数学教育看美国如何培养智慧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河南省安阳县人民法院 平国良;审判中的法律推理[N];人民法院报;2007年

3 王金贵;立法用语:规范才是核心[N];检察日报;2005年

4 吴南燕;推进法律推理的几点建议[N];江苏法制报;2005年

5 顾志刚;投资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分析[N];期货日报;2006年

6 陈鹏;归纳是科学的 科学不是绝对的[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 阴家华邋张铭训;案例指导制度的减负功能[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杨再纲;中医辨证研究思路之分析[N];中国医药报;2006年

9 陈波;逻辑学与理性精神[N];光明日报;2003年

10 首都师范大学学生 李原;与数学家对话[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志强;演绎推理中信念偏差效应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瑾;小学数学课程中归纳推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继华;科学探究推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王瑞君;罪刑法定的实现[D];山东大学;2008年

5 沈琪;刑法推理方法初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李富洪;归纳推理的假设过程及其神经机制[D];西南大学;2008年

7 蒋柯;趋利避害[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邹明灼;归纳在知识建构中的认知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刘奎;一类Zeta函数的均值与含有尖形式傅立叶系数的的指数和估计[D];山东大学;2012年

10 黄志强;佛教逻辑比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楠;经济领域中的博弈逻辑推理问题探析[D];山西大学;2011年

2 张凤华;条件推理的集合映射模型再探[D];西南大学;2007年

3 李生花;高中生数学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能力发展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贺寿南;互动中的理性人的归纳推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尹来也;论归纳法与演绎法的辩证统一[D];南昌大学;2010年

6 赫晓玲;两类教材对初中生推理技能影响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徐洁绮;数学探究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构想[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尹静;对归纳推理贝叶斯模型的检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徐开娟;主题关系对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的影响及眼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陈安涛;归纳推理多样性效应前提概率原则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426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6426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2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