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逻辑改造了传统逻辑的什么
本文选题:现代逻辑 切入点:传统逻辑 出处:《理论学刊》200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传统逻辑的主要局限在于所研究的逻辑形式贫乏且粗糙,现代逻辑基于改造传统逻辑的动因而发生,却没有如愿开拓出比传统逻辑更丰富、多样的逻辑形式。尽管在研究手段和分析方法方面有所改进,但是对手段和方法改造的同时更改造了研究对象,把原来传统逻辑研究的客观对象无意间改造成了主观设定的对象,致使新的手段和方法服务于新的研究对象,不由自主地走向了创造关于数学思维的人造逻辑之路。因此,现代逻辑就其本质而言不是对传统逻辑的发展。
[Abstract]:The main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logic is that the logic forms studied are poor and rough. Modern logic is based on the motivation of reforming traditional logic, but it has not developed more abundant than traditional logic. A variety of logical forms.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improvements in research tools and analytical methods, they have been transformed at the same time as research objects. The objective object of the original traditional logic research is changed into the subjective set object by accident, which causes the new means and methods to serve the new research object, and involuntarily moves towards the road of creating artificial logic about the mathematical thinking. Modern logic is not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logic in essence.
【作者单位】: 山东政法学院逻辑教研室
【分类号】:B81-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秀敏;论亚相容逻辑中的“矛盾”——达科斯塔的亚相容逻辑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赵总宽;;扬弃悖论命题的方法和标准[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张盛彬;评逻辑研究中的极左干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刘叶涛;;论“道德悖论”作为一种悖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刘叶涛;张雅楠;;道德悖论的矛盾归属[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孙强;杨秋军;;探析毛泽东对辩证法、逻辑学、认识论三者一致的新贡献[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汪海燕;不应忘却的逻辑应用史——与《逻辑学百年》的作者们商榷[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8 周北海;概称句本质与概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何自强;一个-阶逻辑公理系统独立性的证明[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10 姚凤云;;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活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韦世林;;空符号(blank-sign)与空集合的关系初探[A];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云南省逻辑学会2007年联合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2 黄伟力;;略论法律逻辑学的研究视角[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3 孙培福;;变元间的相关性是人类逻辑的本质属性——对王健平先生“相关蕴涵”说的再认识[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晋荣东;;论作为辩证逻辑的Dialectic[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海云;房产面积识别技术与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刘张华;大卫·刘易斯模态哲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王迈;语言形式化原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赵秋爽;我国优秀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郝海波;基数效用论的复兴及其对主流经济学的贡献[D];山东大学;2011年
6 牛保义;相信和怀疑:附加疑问句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7 焦宝乾;法律论证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姚志强;演绎推理中信念偏差效应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树伟;基于格蕴涵代数的格值一阶逻辑L_(vfl)中的不确定性推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张力锋;模态逻辑和本质主义[D];北京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迎霞;现代汉语篇章中的推论连接成分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包磊;马克思的逻辑范畴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麻鹤腾;可能世界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D];河南大学;2011年
4 郑伟;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系统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庄丽;悖论,,矛盾和辩证法[D];西南大学;2011年
6 刘巧琳;法律定义条款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杨金燕;《庄子》悖论中的美学思想[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魏林;科学悖论与科学理论创新[D];燕山大学;2011年
9 朱香膏;文化向度下的小学数学课例设计模式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10 刘红兵;模糊错误逻辑研究及其在防范证券投资风险中的应用[D];广东工业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易人;解决四个技术问题,实现传统逻辑教材的现代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张盛彬;沉重的逻辑话题──答逻辑取代论[J];九江师专学报;1998年03期
3 程仲棠;《现代逻辑与传统逻辑》导言[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4 姚麟园;关于传统逻辑教材中引入现代逻辑公式的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5 郑文辉;现代界说种种[J];现代哲学;1992年01期
6 郭桥;我国的逻辑教学将走向何处[J];哲学动态;2000年10期
7 袁正校;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促进逻辑教学转型──评《关于我国逻辑教学的若干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8 张桂贞;论逻辑的定义之争[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邬小学;论我国逻辑教学的发展趋势[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10 张留华;逻辑学:从“是”到“蕴涵”[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苑玉成;;师专中文专业逻辑教学改革研究[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2 李永铭;;逻辑学的走向[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3 诸葛殷同;;向现代逻辑前进——介绍论文集《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4 张振华;;关于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推理形式有效性判定方法之比较[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5 张振华;;关于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的推理形式有效性判定方法之比较[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6 何向东;袁正校;;关于我国高等院校逻辑教学现状的原因及对策刍议[A];逻辑研究文集——中国逻辑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7 袁正校;张忠义;;从现代逻辑的观点看“侔”式推论[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8 刘壮虎;;既严密准确,又通俗易懂——评晏成书著《集合论导引》[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9 杜国平;;形而上学体系的逻辑构造[A];2001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1年
10 张传新;;法律逻辑研究的三个纬度[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雷;传统逻辑研究要有创新思想[N];光明日报;2003年
2 沈跃春;现代逻辑学及其发展趋势[N];人民日报;2004年
3 晋荣东;当代中国逻辑的现代性反思[N];光明日报;2006年
4 记者 杲文川;“周礼全先生追思会”在哲学所举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5 黑龙江大学 宁莉娜;论逻辑方法拐点上的哲学动因[N];光明日报;2007年
6 李曼;生意场上的恶习——劝酒[N];光明日报;2003年
7 李晚莲;中国逻辑的史诗[N];中华读书报;2004年
8 沈跃春;繁荣和发展逻辑科学[N];安徽日报;2007年
9 ;中国逻辑学:回顾、反省与前瞻[N];光明日报;2003年
10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胡泽洪;哲学逻辑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们的启示[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立娜;个体词的逻辑语义[D];清华大学;2007年
2 李春勇;20世纪中国的逻辑争辩与逻辑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黄志强;佛教逻辑比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
4 郝清赋;逻辑系统动态结构演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娄永强;信息流理论的逻辑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杜国平;“真”的历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李洪儒;语句中的说话人形象[D];黑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彦波;金岳霖逻辑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2 莫日根巴图;批判性思维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树生;充足理由思想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闫坤如;“存在”概念的逻辑分析[D];武汉大学;2003年
5 熊晓建;“S是P”句式的逻辑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杨军;弗雷格求真思想的启迪[D];山西大学;2006年
7 张存建;杜威逻辑思想述评[D];西南大学;2009年
8 陈君红;殷海光逻辑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9 王蕾;今文《尚书》自然语言逻辑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10 洪颖;论辩的逻辑分析[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51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651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