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集合概念的再说明——与夏年喜先生商榷
本文选题:普通逻辑 切入点:集合体 出处:《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摘要】:本文对夏年喜先生的《论集合概念的界定》一文提出商榷,对集合概念做了深入的阐释.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discussion on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set by Mr. Xia Nexi is presented, and an in-depth explanation of the concept of set is given.
【作者单位】: 河北廊坊武警学院
【分类号】:B8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少川;藏书与文化——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文化研究刍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吴先伍;庄子智慧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陈乐雪;社会危害性与犯罪概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陶富源;论哲学的体系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5 杨慧民;论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优先”原则[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6 张洪根;网络交往行为与人的自由的哲学解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曹润生;关于意识的本质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袁吉富;黄楠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述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赵允鹏;姜华;;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其教育对策[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刘家和,陈新;历史比较初论:比较研究的一般逻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文武;;《天问》:对“构成思想”的反思[A];中国楚辞学(第一辑)——2002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理论及其测评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卢永华;会计科研方法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龚天平;走向卓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林晶;科学创新的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张伟;艺术精神的本体论阐释[D];吉林大学;2002年
8 张德昌;论税收技术理性的缺失与重构[D];东北大学;2005年
9 黄时进;哲学视野中的科学传播受众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刘徐湘;论教师教学生活的智慧[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金俐;论艺术理性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于德清;智与美的协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尚建飞;思孟五行学说的根源及其演变[D];西北大学;2002年
4 潘岗;老子的非主体美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5 郑媛;试论当代中国大众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黄树光;论价值活动[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覃世艳;马克思的实践生成观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8 夏燕;论电影艺术接受的审美规律[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丽琦;伦理道德:社会资源与道德制度建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长成;论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现代性[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培育;;逻辑工作者的社会责任[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李包庚;何向东;;论当前我国逻辑学教育的改造——兼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一种可能路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卢芸蓉;;类比推理的论证性[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永铭;;普通逻辑三问[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2 许锦云;;普通逻辑中的概念应改为词项[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3 樊明亚;;普通逻辑教材改革的“四化”[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4 苑成存;;普通逻辑教材改革刍议[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5 王静;贡洁;;关于国内外大学哲学系逻辑学课程设置的调查和研究[A];2005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5年
6 常生禾;;普通逻辑学科体系的新构想[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7 李永铭;;普通逻辑的机遇与挑战——MBA联考逻辑辅导教学的作法与思考[A];1998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8年
8 王宪钧;;逻辑课程的现代化[A];全国逻辑讨论会论文选集[C];1979年
9 马佩;;不要用普通逻辑否定辩证逻辑[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10 李大平;;过论述评[A];因明研究[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爱华;略论逻辑的真、善、美[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谢耘;论证概念的理论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庞素婷;马佩辩证逻辑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3 明兰;谬误论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4 熊晓建;“S是P”句式的逻辑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孙岩;论证评估理论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蔡广超;汉布林的谬误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廖琳;非形式逻辑若干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8 杨飞;温公颐墨家逻辑研究初探[D];河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529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652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