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模糊悖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3 10:31

  本文选题:模糊悖论 切入点:秃头悖论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04期


【摘要】:模糊悖论表征了人们对连续性对象进行离散性认知的矛盾。秃头悖论和谷堆悖论是典型的模糊悖论,是人们基于二值逻辑对模糊对象进行条件化离散性认知的结果,此类悖论相对成功地消解,需要对认知方式及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修正与创新。
[Abstract]:Fuzzy paradox represents the contradiction of discrete cognition of continuous object. Balding paradox and Kuidui paradox are typical fuzzy paradoxes, which are the result of conditional discrete cognition of fuzzy objects based on binary logic. It is necessary to correct and innovate the cognitive style and related basic theories because of the relatively successful resolution of these paradoxes.
【作者单位】: 安徽皖西学院政法系;
【基金】:王习胜主持的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逻辑悖论的应用研究”(项目批准号:2008sk266)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广义逻辑悖论方法论与科学理论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06JA720022)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B8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凌德祥;论悖论的基础及其理论意义[J];学术交流;199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正校;;关于现代逻辑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周德义;论“一分为三”与思维规律的辩证关系[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李安;;归纳法在判例主义法律推理中的有效性与论证[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程仲棠;一个古典的自然推理系统——论斯多葛命题逻辑[J];广东社会科学;1990年01期

5 苏富忠;论抽象思维——自然语言基本思维方式系列研究之二[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周祯祥;事实命题、价值命题、规范命题及其逻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凌德祥;语境与语用歧义[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8 滕定明;论亚里士多德逻辑的起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陈声柏;范畴与实体——试论亚里士多德范畴学说的意义[J];科学.经济.社会;2003年03期

10 黄瑞雄,邹顺宏;从SSK科学观的演进看STS的实践化转向[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方刚;维特根斯坦之命题意义的确定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何庆明;基于智力资本管理的企业战略并购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5 曹润生;论世界观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周晓虹;透视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多元论[D];吉林大学;2006年

7 何兵;库恩后期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李明;在美学的转捩点上[D];复旦大学;2006年

9 魏治勋;禁止性法规范的概念[D];山东大学;2007年

10 赵宁宁;寻找教育政策制定的研究基础[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美云;辛提卡IF一阶逻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贾国恒;卢卡西维茨多值逻辑及其与一些逻辑的比较[D];河南大学;2003年

3 高剑婷;批判与建构——试论西格蒙德·科克的“认知病理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邹顺宏;后现代科学观——费耶阿本德与拉图尔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侯占香;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与语言的渊源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唐玉斌;本质主义和必然性问题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晓丰;日常语言哲学中的他心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焱;什么是命题——从两种命题处理方案来看[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卫花;对蒯因逻辑中“本体论承诺”的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郭建萍;亚里士多德真理观及其现实意义[D];山西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展骥;简朴的悖论定义─—从矛盾到互补[J];人文杂志;1994年03期



本文编号:1653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653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a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