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先秦名家知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3 12:44

  本文选题:名家 切入点:惠施 出处:《现代哲学》2006年04期


【摘要】:先秦名家通过辨析概念与事物的关系,揭示了一、概念是主观的;二、概念作为实在存在的条件;三、概念的真实意义在于运用;四、事物作为现象存在,其空间性、时间性是主观的;五、作为现象的事物是不确定的;六、现象是主体先验感知模式与外在尘缘的作为;七、现象是静止的;八、理性思维只能关注经验现象,对事物的真正无效。
[Abstract]:By discrimin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epts and things, famous scholars in the pre-Qin period revealed that the concept is subjective; second, the concept is the condition of its existence; third, the real meaning of the concept lies in its application; fourth, the existence of things as a phenomenon, its spatial character, Time is subjective; fifthly, things as phenomena are uncertain; sixthly, phenomenon is the act of subjective transcendental perception mode and external dust; seventh, phenomenon is static; eighth, rational thinking can only focus on empirical phenomena, The real invalidity of thing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哲学系
【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资助项目《儒家文化哲学研究》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22;B81-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元昌;先秦逻辑思潮漫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Z1期

2 胡国义;邓析“两可之说”评析[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3 董英哲;试论先秦名家的价值观[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4 江向东;先秦名家政治思想概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5 张斌峰;从“由名入道”到“融道入儒”——略评冯友兰先生的名家观[J];殷都学刊;1998年04期

6 巨潮;书画界伪劣现象透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7 杨挺;从语言逻辑看形名与刑名的承启关系[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邹大海;“轮不碾地”诸说考评与新解[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9 修建军;《吕氏春秋》之于名家评析[J];齐鲁学刊;2001年05期

10 黄克剑;先秦名家琦辞辨微[J];东南学术;2001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路艳霞;国内最知名艺术团体演出[N];北京日报;2000年

2 张蓉;日本名家推理小说作品精粹出版[N];北京日报;2000年

3 古召;清代琢砚名家——顾二娘[N];中国档案报;2000年

4 韩士奇;巧夺天工鼻烟壶[N];中国档案报;2000年

5 记者 马俊民;北京为流动儿童家长补课[N];中国妇女报;2000年

6 杨志芳;李敖的矛 龙应合的盾[N];中国纺织报;2000年

7 王s,

本文编号:16535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16535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d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