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因论同一性
[Abstract]:In Quine's famous slogan "No identity, no entity", what exactly does "identity" refer to? This is an inappropriately neglected problem. This paper tries to show that Quine did not give a proper explanation for the problem of identity.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分类号】:B81-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军虎;;后现代主义对“人类中心论”的批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陈波;;语句的真、真的语句、真的理论体系——“truth”的三重含义辨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李怀珍;两种批判,两个界限——康德和前期维特根斯坦之比较[J];北方论丛;2003年04期
4 聂大海,吕蓓蓓;论语言意义的基本理念[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5 谌洪果;;通过语言体察法律现象:哈特与日常语言分析哲学[J];比较法研究;2006年05期
6 刘龙根;真值条件与意义阐释[J];长白学刊;2004年03期
7 王相锋;意义即用法:后期维特根斯坦意义观述评[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肖明华,肖建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论哲学与美学探究[J];巢湖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刘宾,潘丽珍,高军;冲突与反思——转型期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几点思考[J];城市规划;2005年09期
10 龚耘;逻辑主义的理论评价观[J];大自然探索;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菁;;维特根斯坦的存在之思——《逻辑哲学论》的一种现象学素描[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英瑾;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型期中的“现象学”之谜[D];复旦大学;2004年
2 方刚;维特根斯坦之命题意义的确定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李恒威;“生活世界”复杂性的动力模式[D];浙江大学;2005年
4 张萍;亨普尔科学解释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李海平;论意义的语境基础[D];吉林大学;2005年
6 王庆丰;后形而上学时代的辩证法理论[D];吉林大学;2006年
7 胡长栓;怀疑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白雪晖;生存矛盾与非理性主义转向[D];吉林大学;2006年
9 张本祥;不可计算复杂性的机理与意义[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生新;马克思发展理论的存在论基础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胜利;论文学的宇宙境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安军;隐喻的语境分析与科学解释[D];山西大学;2003年
3 李菁;古典存在论的现代转向[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4 赵玉鹏;面向对象方法论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5 林素峰;维特根斯坦前后期“意义观”之比较[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6 高扬;哲学的使命:思入现代人的意义世界[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肖朗;回归生活世界:维特根斯坦思想的美学向度[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靖华;汉语味觉词的文化审视[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岩峰;“命题”的颠覆与“确定性”的丧失[D];兰州大学;2005年
10 何华;论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普遍性[D];山西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荣立武;;蒯因论同一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02期
,本文编号:2403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403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