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当代哲学视域下的逻辑哲学——普特南论逻辑和模糊性的哲学启示探析

发布时间:2019-03-06 18:15
【摘要】:形而上学实在论者认为不存在模糊对象,逻辑学家们在考虑模糊性问题时则面临语言的实际使用问题。如果模糊语言不能转化为理想语言但本身又是难以避免的,日常语言或者至少是包含不精确的语词的语言将会一直存在。哲学不能永远使其自身限制在假想语言的逻辑结构的理论之中。有关模糊性问题的讨论体现了当代哲学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相结合的前景,标志着分析哲学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蕴含了实用主义向新实用主义转变的趋势。
[Abstract]:Metaphysical realists think that there is no fuzzy object, but logicians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 of the practical use of language when considering the problem of fuzziness. If vague language cannot be translated into ideal language but is unavoidable in itself, the daily language, or at least the language containing imprecise words, will always exist. Philosophy cannot forever confine itself to the theory of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hypothetical language. The discussion on fuzziness embodies the prospect of combining pragmatism of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with analytical philosophy, marks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analytical philosophy, and also contains the trend of changing pragmatism from pragmatism to neo-pragmatism.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不完全信息博弈论的归纳概率逻辑基础”(08DZX048)
【分类号】:B812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白刚;瓦解资本的逻辑—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本质[D];吉林大学;2006年

2 李明;“医者意也”的心理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潘宇鹏;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方环非;知识与确证[D];浙江大学;2008年

5 吴彩强;从表征到行动[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洪豪;理论接受过程的方法论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琳;我们感知到什么?[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艳玲;科学语境下的中西近代哲学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7年

4 周小结;波普尔社会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邓欣欣;戴维森异态一元论解读[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郑丽果;汉斯·波塞尔的科学哲学思想初探[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代发君;马丁·布伯关系哲学视阈下的语言观[D];四川大学;2007年

8 李曦;论欣提卡对“我思故我在”的践言性诠释[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谢佛荣;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关于意义与真之争的评析[D];西南大学;2008年

10 王祥波;试析蒯因的不确定性论题[D];西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文芊;黄海;;再谈罗素摹状词理论[J];中州学刊;2011年05期

2 刘小涛;;KH语句的成真条件[J];世界哲学;2011年04期

3 刘东;;论“信念之谜”作为一种认知悖论[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柴学友;;试论我国《宪法》的逻辑结构[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2 龚启荣;林邦瑾;;侔与制约逻辑语用学1、2、3准则[A];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3 林邦瑾;;序言[A];贵州制约逻辑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性逻辑系统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志勇;;从当代计算机的发展看什么是逻辑[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5 杜雄柏;;皮亚杰的逻辑起源观及其意义[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6 崔清田;;三支作法与三段论辨析[A];因明研究[C];1990年

7 吴春红;;逻辑规律是客观世界的规律[A];贵州省科学技术优秀学术论文集(2004年度)[C];2004年

8 谢先仁;;关于性质判断新分类的刍议[A];全国逻辑讨论会论文选集[C];1979年

9 王建芳;;逻辑在人工智能科学中的应用与前景[A];1994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4年

10 张文熊;;现代汉语复合句的逻辑分析[A];全国逻辑讨论会论文选集[C];197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戈莱格·莱斯特尔 墨尔本大学哲学、人类学和社会研究学院,,焦兵编译,熊明辉校;《澳洲逻辑学杂志》简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谢颖;逻辑学:深化思维教育[N];人民政协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龙娅;当代形式逻辑是辩证唯物的科学[D];贵州大学;2008年

2 赵伟;基于“语言—世界”关系的悖论根源探究[D];山西大学;2012年

3 马学梅;比喻推理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35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435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d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