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秦名家“诡辩”的语言哲学意义——从“使用”与“提及”的观点看
[Abstract]: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use" and "reference",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reason why famous scholars are misunderstood is the lack of punctuation marks in ancient Chinese, so they can not accurately express the speculative true meaning of famous scholars' propositions. The criticism of the philosophical speculative content of famous scholars on the referential problem of words is based on pragmatism, and the critical angle and method are wrong from the pragmatic point of view, which leads to the premature annihilation of the germination of pure linguistic speculative reason of famous scholar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B81-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树勤;;礼学视野中的天人统一论——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思想的实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2 何志鹏;;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3 陈徽;“以才论性”与“因情定性”——孟子性善论之致思理路[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4 朱文华;;“五四”新文化运动“偏激”说驳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吴贤静,郭松;心灵环保:环境伦理的宗教向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钱善刚;;道:假设抑或承诺——胡适《淮南子》研究初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张焕君;;论孔子礼学思想中的成人之道与君子养成[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8 屈光峰;胡适的哲学史观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张立波;;郭象“足性逍遥”的伦理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郭琳;;顾颉刚档案史料思想探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继安;;民国初年管学研究的三种范式与评析[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汪树东;;“文学是人学”思想在大学文学教育中的建构与展开—一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为例[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都鹃;李守信;;浅析道家之“道”[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苗连营;杨会永;;权利空间的拓展——农民迁徙自由的宪法学分析[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5 余子龙;;编辑的文化寻根[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6 刘明明;;推类的逻辑性质——基于“类同理同”观念的分析[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芦文龙;;技术的外部性探讨[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8 蒋红斌;;事物的外部因素与设计的创造性[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陈卫平;;“金岳霖问题”与中国哲学史学科独立性的探求[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承贵;;传统学术研究方法的近代转型——兼论严复对传统研究方法近代转型的贡献[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李乐;宋代书籍编辑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10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芳;武术套路与跆拳道文化传播比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孙红连;荀子礼法思想渊源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王晓峰;老子政治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雷;法家君主专制理论与秦朝的兴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涂纪亮;西方语言哲学研究的现状与前景[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05期
2 王晓升;指称与实在——兼与张盾同志商榷[J];哲学研究;1990年01期
3 李麒麟;;回归语义本身:语义学的新观念——评叶闯新著《语言·意义·指称:自主的意义与实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涂纪亮;近二十年来的英美语言哲学[J];现代哲学;1988年02期
5 王敏;韩秀萍;;论弗雷格的指称理论[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4期
6 赵小兵;;语言哲学中的指称论(名实论)与翻译的意义观[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常立涛;王磊;;浅析弗雷格的涵义和指称理论[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金毅强;;塞尔指称理论的几个问题[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9 徐陶;;当代分析哲学中的指称理论研究[J];兰州学刊;2009年02期
10 李力维;;从语哲视角谈弗雷格的指称理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学亮;;论所指的能指域[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冯智强;;语言哲学视阈下的翻译观溯源——从语言观问题谈起[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庄丽媚;;当代语言哲学的隐喻研究及其意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欧阳燕;;翻译研究的语言哲学途径[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辛斌;;语言和意识形态[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梁庆寅;;略论真值载体[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7 王路;;逻辑与形而上学[A];“西文知识论”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王晓东;;日常生活:西方生活世界理论研究的重要视点[A];中西视野下的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9 黄建华;李文伟;卞琴;沈自尹;;语言哲学揭示中医概念分析的逻辑框架:以对“肾精”分析为例[A];第三届江浙沪中西医结合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10 胡瑞娜;;当代反实在论的语义分析走向[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名家大腕“把脉”网络经济[N];人民邮电;2001年
2 任嘉尧;近代上海的翻译名家[N];社会科学报;2000年
3 古召;清代琢砚名家——顾二娘[N];中国档案报;2000年
4 周芳;文化名家给中学生带来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记者 刘思敏;“名家之旅”互为代理上海盛会举行[N];中国旅游报;2002年
6 游英 叶红云 特约记者 周端敏;书画名家挥毫泼墨纪念贵州省馆成立50周年[N];中国档案报;2010年
7 徐建融;收藏“小名家”[N];中国商报;2001年
8 一俊;哪些名家字画创新高[N];美术报;2002年
9 宫洁民;导演名家严寄洲[N];解放军报;2000年
10 记者 吕路阳;名家“对对碰”“聚焦”新福州[N];福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庆玉;语言哲学视阈中的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黄远振;生态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外语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利民;在语言中盘旋[D];四川大学;2007年
4 刘琼;虚构的语言哲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王志栋;语用要点识别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6 王晓阳;语言的自我中心成分及其文本解释[D];黑龙江大学;2009年
7 王志栋;语用要点识别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8 敬晓庆;明代戏曲理论批评论争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殷杰;哲学对话的新平台[D];山西大学;2002年
10 李涤非;基因与身体的哲学[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博;浅析普特南指称理论[D];西南大学;2010年
2 那晓丹;语言哲学视域中的word to be解读[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毋东花;名称指称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郝丽;洛克的语言哲学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晓春;语言哲学与俄语主体评价问题[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周劲松;用语义语用结合的方法研究翻译[D];四川大学;2002年
7 李娟;摹状词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廖琴;语言哲学视域中的《论语》[D];四川大学;2007年
9 曹韵;系词——人在语句中的存在方式[D];黑龙江大学;2009年
10 熊佳娟;转喻的认知研究:汉语作为转喻的语言[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249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2524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