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逻辑论文 >

类型相配与类型贴合

发布时间:2017-06-24 08:00

  本文关键词:类型相配与类型贴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类型论的诞生源于对数学基础和逻辑理论中悖论问题的解决。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美国逻辑学家蒙太格开创了将类型论应用于自然语言语义分析的研究方向。有关的研讨在语言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黄师哲提出的语义类型相配论就是用类型论方法研究汉语形名结构问题的一个有益尝试。但是从类型论的角度审视,语义类型相配论除了具有仅仅适用于解释合取类形名结构的局限外,它在逻辑应用于自然语言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上也存在一定偏差。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
【关键词】类型论 语义类型相配论 蒙太格语法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ZX046资助
【分类号】:B81
【正文快照】: 二十世纪初,英国哲学家罗素为解决集合论悖论问题,提出了“类型”概念。类型思想“挽救”了集合论,也成为现代逻辑的一个坚实基础。近几十年来,类型论思想在形式语义学框架下得到了广泛应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数理逻辑学家蒙太格创立了蒙太格语法首次将类型论引入到自然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家法;形式语义学的历史渊源和理论框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李瑟;刘伟;郭海云;;汉语第三人称代词预指功能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4期

3 熊仲儒;;时制、时体与完成式[J];外国语言文学;2005年04期

4 潘文国;语言哲学与哲学语言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夏国军;语言逻辑与形式化[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陈振宇,陈振宁;怎样计算现代汉语句子的时间信息[J];中文信息学报;2005年03期

7 陈青松;关联定位与“大/小”的突显功能[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彭家法;当代形式语义学的争鸣与进展[J];外语学刊;2005年03期

9 王晓斌,周昌乐;基于语篇表述理论的汉语人称代词的消解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韩玉国;汉语副词“又”的歧义——兼谈范畴语法对汉语研究的适用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红妹;汉英机器翻译中汉语上下文语境的表示与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2 郑逢斌;关于计算机理解自然查询语言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3 姜宇辉;审美经验与身体意象[D];复旦大学;2004年

4 方刚;维特根斯坦之命题意义的确定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刘伟;现代汉语代词隐现的动态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6 韩玉国;范畴语法与汉语非连续结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7 刘艳茹;语言的结构之思[D];吉林大学;2005年

8 李海平;论意义的语境基础[D];吉林大学;2005年

9 张掌然;问题论[D];武汉大学;2005年

10 赵章界;短语结构制导的范畴表达式演算[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林;三种认知语言观与外语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邹春燕;单幅漫画作品中的叙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任俊英;论语言交际与语用推理[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亿珍珍;面向产品设计的自然语言理解语义分析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5 戴颖;翻译过程中意义的哲学阐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海波;语言游戏论与自然语言量化结构[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7 胡钢伟;产品设计领域基于概念内涵外延的名词与动词的语义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8 李威;基于向量空间的文本自动分类系统的研究和实现[D];兰州理工大学;2005年

9 成斌;汉语时间语义分析及推理[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10 行玉华;关于汉语“把”字句、“被”字句中否定成分的思考[D];山西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写在前面[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莫绍揆;;数理逻辑中一些重要问题[A];全国逻辑讨论会论文选集[C];1979年

2 杨子京;;从开放的角度看悖论问题[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3 黄展骥;;略评“层级”、“三值”、“间隙”、“情景”诸方案——“自涉”悖论杂谈[A];2003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3年

4 莫绍揆;;金岳霖教授对数理逻辑的贡献[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5 廖琳;龚启荣;;论罗素的逻辑主义[A];贵州制约逻辑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性逻辑系统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聂文龙;;内涵逻辑的对象理论建构[A];逻辑学及其应用研究——第四届全国逻辑系统、智能科学与信息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戈莱格·莱斯特尔 墨尔本大学哲学、人类学和社会研究学院,焦兵编译,,熊明辉校;《澳洲逻辑学杂志》简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林伟;悖论探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谢时国;从罗素的逻辑主义立场看他的类型论[D];西南大学;2006年

3 李晋红;语义悖论研究述评[D];西南大学;2007年

4 张莉敏;悖论与数理逻辑的发展探析[D];河南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类型相配与类型贴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7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477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b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