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契的逻辑范畴学说及其方法论意义
本文关键词:冯契的逻辑范畴学说及其方法论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冯契 逻辑范畴 认识的辩证运动 方法论 类故理
【摘要】:作为当代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冯契对逻辑范畴作了开拓性的探索:阐明了逻辑范畴的辩证本性和特点;考察了逻辑范畴体系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建构了以"类"、"故"、"理"为骨架的逻辑范畴体系;探讨了以"类"、"故"、"理"为骨架的逻辑范畴体系的方法论意义。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冯契 逻辑范畴 认识的辩证运动 方法论 类故理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ZX039)
【分类号】:B81
【正文快照】: 冯契多次强调,方法无非是逻辑范畴和规律的运用,逻辑范畴特别具有方法论的意义。范畴是辩证逻辑的研究对象,辩证逻辑的目标也在于建立完整的范畴学说,这具有重大的逻辑意义。因为范畴是极其重要的思维工具,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范畴是我们把握和反映客观事物的工具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吉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的价值实现观探析[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2 张盛彬;评逻辑研究中的极左干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余在海;张传开;;实践范畴在当代中国的深化和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臧宏;;新时期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两个“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王新建;论作为理想形态的概念——全面小康[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栗洪伟,李世杰;中国实证哲学近现代意义滤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5期
7 刘艳萍;东秀萍;;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的“转识成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赵平;;试析当代中国的社会公平观[J];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刘海江;;实践与哲学基本问题——论冯契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J];巢湖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李芬芬;;冯契眼界中的形式逻辑[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臧宏;;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核心[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霍子文;郭义军;;新时期里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性道路——运动训练文化[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3 许全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突破——读冯契的“智慧说”[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4 臧宏;;谈新时期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两个“转向”[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易东平;救人救己与害人害己[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锦招;人的成长和人格理想——冯契智慧说与霍韬晦如实观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阎魁;城市规划与人的主体论[D];同济大学;2006年
5 余维武;冲突与和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艳;论行政人格的历史类型[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8 童中平;随处体认天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曹亚丽;动画影像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黎琼锋;导向美好生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陈薪;论彭漪涟教授对辩证逻辑理论的新探索[D];湘潭大学;2010年
3 肖志珂;张君劢论德与知[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庄凤;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智慧基本问题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蒋浩;严复思想与近代中国哲学转型[D];湘潭大学;2001年
6 孙洪清;知识观的转变与教育理念的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7 邝红军;教育辩证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朱丽;论教师的实践智慧及其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俊群;论蔡元培的自由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魏明;论冯契的本体论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漪涟;对智慧探索历程的逻辑概括──论冯契建构的逻辑范畴体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2 彭漪涟;冯契─—我国辩证逻辑研究的先驱者和倡导者─—兼论冯契对我国辩证逻辑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J];学术季刊;1996年02期
3 晋荣东;冯契科学逻辑思想初探[J];学术季刊;1999年03期
4 梁庆寅;冯契对辩证逻辑研究中两个疑难问题的解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5 张小燕,刘贵欣;冯契先生论辩证逻辑[J];北方论丛;1999年06期
6 彭漪涟;冯契与逻辑科学——简论作为逻辑学家的冯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7 李芬芬;;冯契眼界中的形式逻辑[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王向清;李芬芬;;冯契的辩证逻辑方法论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范春萍 ,王殿珍;广、狭定义法的方法论意义[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10 蒋以璞;论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彭漪涟著《冯契辩证逻辑思想研究》后记[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2 ;冯契教授在沪逝世[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3 彭漪涟;;略论中国近代对逻辑-方法论探索的成就与不足[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4 邢贲思;;学习金岳霖在政治上学术上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在金岳霖先生诞生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孙培福;;变元间的相关性是人类逻辑的本质属性——对王健平先生“相关蕴涵”说的再认识[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韩彩英;;关于西方哲学-科学之形式逻辑范式的理性批判[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7 刘爱军;;评金岳霖的基础主义知识论[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乐逸鸥;天空;;1995-2005年金岳霖思想研究论著索引[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丽娟;;论沈有鼎对《公孙龙子》研究的贡献——对公孙龙其人其书的考证[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芬芬;冯契辩证逻辑方法论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2 胡燕巧;《概念论》解析[D];湘潭大学;2011年
3 陈薪;论彭漪涟教授对辩证逻辑理论的新探索[D];湘潭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14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ljx/714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