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宣誓主体范围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宪法宣誓主体范围研究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法制成为社会秩序和谐发展和社会生产效率提高的重要条件,而宪法宣誓制度也从宗教体系中脱离出来成为现代社会民主化的重要仪式。作为一项国际惯例,其是主权在民和限制公权力的重要体现,目前为世界各国(地区)所认可和接受,宪法宣誓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树立宪法权威和增加全民的宪法意识。宪法宣誓主要是指机关公务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在就职时宣誓效忠并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一种事先承诺。宪法宣誓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宪法宣誓主要是说宪法宣誓虽然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社会实践丰富,但是并没有通过宪法明确规定的情况;狭义的宪法宣誓是与广义宪法宣誓相对应,是指通过宪法明文规定的宪法宣誓制度。1787年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包括美国总统、国会议员等所有国家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就职宣誓效忠,受此影响,世界上有90多个国家(地区)在自己的“国家宪法”里明确规定宣誓制度适合于公职人员就职程序,我国的香港、澳门以及台湾省都明确规定了宣誓制度的普遍适用。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大陆地区的某些省份也开始实行了宪法宣誓制度,但目前还没形成系统性的、制度性的立法指导。宪法宣誓制度的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对宪法宣誓主体范围的界定,宪法宣誓主体是指规定宪法宣誓制度相关法律法规之中所列明的宣誓效忠宪法的人员,即界定哪类人是具体作出宪法宣誓的群体。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我国宪法宣誓主体范围的历史发展。本章主要对民国时期、建国后等历史阶段我国宪法宣誓主体范围的变化历程进行阐述,探讨从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宪法宣誓主体进行的实践探索,并借鉴和反思国外相关方面的发展经验;第二章,界定我国宣誓主体范围界定的理论依据。本章主要从我国宪法宣誓主体范围界定的法治必然性与现实必然性两方面展开分析,认为界定宣誓主体范围是尊重宪法、树立宪法权威、打破宣誓主体官本位思想、巩固政府信用等方面的理论支撑;第三章,国内外宪法宣誓主体范围比较分析。本章主要从国外几个典型国家的宪法宣誓主体范围出发,探讨国外宪法宣誓制度主体范围与国内外宪法宣誓制度的比较,从包括美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宪法宣誓制度中寻求出国外宪法宣誓主体范围的可借鉴之处,以期从中探索出当前我国宪法宣誓主体范围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第四章,我国宪法宣誓主体范围的现状。本章首先阐述我国宣誓主体范围的构成,接着对我国宣誓主体构成的合理性展开分析,并提出目前我国宣誓主体构成中存在的宣誓主体范围不完备、宣誓主体存在分散性等问题;第五章,我国现行宪法宣誓主体范围的完善路径。本章具体提出:培养具体宣誓主体和公民的宪法情结、完善宣誓主体具体范围、明确宪法中相关规定、制定《宪法宣誓法》等完善途径,通过上述途径来完善我国宪法宣誓制度,进而推进我国依法治国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宪法宣誓 主体 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绪论12-15
- 第一节 研究背景12-13
- 第二节 研究意义13
- 第三节 研究现状13-14
- 第四节 研究方法14-15
- 第一章 我国宪法宣誓主体范围的历史发展15-24
- 第一节 民国前后宪法宣誓主体范围的演变15-19
- 一 民国前宪法宣誓主体范围定位模糊15-16
- 二 民国后宪法宣誓主体范围初步明确16-19
- 第二节 建国至今宪法宣誓主体范围的发展19-24
- 一 建国后(1949年-2000年)宪法宣誓主体范围缓慢探索19-20
- 二 现行(2000年后)宪法宣誓主体范围基本明确20-24
- 第二章 界定我国宪法宣誓主体范围的理论依据24-35
- 第一节 界定宣誓主体范围的法治必然性24-28
- 一 尊重宪法的需要24-25
- 二 依法治国的实践需要25-26
- 三 树立宪法权威的需要26-27
- 四 推进宪法实施与监督的需要27-28
- 第二节 界定宣誓主体范围的现实必然性28-35
- 一 坚定宣誓主体的信仰28-30
- 二 打破宣誓主体官本位思想30-31
- 三 巩固政府信用31-33
- 四 治理宣誓主体腐败33-35
- 第三章 国内外宪法宣誓主体范围比较分析35-43
- 第一节 国外宪法宣誓主体范围35-39
- 一 典型国家的宪法宣誓主体范围35-37
- 二 域外国家关于宪法宣誓主体范围的法律规定37-39
- 第二节 国内外宪法宣誓主体范围比较39-43
- 一 确定理论基础不同39-41
- 二 确定宪法宣誓主体模式不同41-42
- 三 忠于宪法的宣誓制度存在差异性42-43
- 第四章 现行宪法宣誓主体范围的现状43-50
- 第一节 我国现行宣誓主体范围基本构成43-44
- 一 我国宪法宣誓人员的构成43
- 二 国家公职人员具体范围43-44
- 第二节 我国宣誓主体构成的合理性分析44-46
- 一 符合我国根本政治制度44-45
- 二 契合我国的公务员制度45
- 三 融合我国的文化背景45
- 四 利于依法治国的实施45-46
- 五 利于提高全民宪法意识46
- 第三节 我国宣誓主体构成中存在的问题46-50
- 一 宣誓主体范围不完备46-47
- 二 宣誓主体范围过于宽泛47
- 三 宣誓主体的分散性47-48
- 四 宣誓主体缺乏监督主体48-50
- 第五章 我国现行宪法宣誓主体范围的完善路径50-55
- 第一节 培养具体宣誓主体和公民的宪法情结50-51
- 第二节 完善宣誓主体具体范围51-52
- 第三节 以宪法明文规定形式予以明确52-54
- 第四节 制定《宪法宣誓法》54-55
-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59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9-60
- 致谢60-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锦光,王丛虎;论我国宪法解释的实践[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牛凯;宪法解释若干问题初探[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程宗璋;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宪法解释制度[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王丛虎;我国宪法解释价值论[J];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5 王广辉;宪法解释与宪法理解[J];中国法学;2001年04期
6 程宗璋;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宪法解释制度[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7 孙婷婷;对我国宪法解释体制的一次挑战[J];中国律师;2001年12期
8 周伟;;宪法解释案例补充宪法规定的实证研究[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9 周伟;宪法解释惯例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03期
10 章志远;略论宪法解释的基本原则[J];法学杂志;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国发;;修宪与宪法的稳定性和时代性[A];学习宪法修正案座谈会文集[C];2004年
2 雷益丹;;《建立欧洲宪法条约》:迈向欧盟的宪政和谐[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3 王振民;;宪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4 夏勇;;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从“改革宪法”到“宪政宪法”[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5 李妍;;贵州省法学会宪法法理学年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法治保障[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文祥;;分权原则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变迁[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西方宪政的发展及其变革[C];2004年
7 王士如;;从宪法到宪政的思考——立宪主义思想研究[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8 张文显;刘红臻;;人权的宪法载列与保障:理由、进展与努力的方向[A];“‘人权入宪’与人权法制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陈剑;;宪政法治,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许艳娜;;从立法层面保障我国宪法的实施[A];2003年贵州省宪法法理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仁文;也谈宪法之道[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潘园园 通讯员 曹文琦 实习生 林熙;宪法:在普及中遭遇缺失[N];福建日报;2004年
3 杨景宇;宪法的稳定和与时俱进[N];人民日报;2003年
4 顾元;西方国家的宪法解释机制[N];学习时报;2000年
5 杨帆;宪法:关注历年考题的易出错点[N];检察日报;2007年
6 武汉大学法学院 潘弘祥;完善宪法公民基本权利的四点建议[N];检察日报;2007年
7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周叶中;关于我党运用宪法思维执政的思考[N];北京日报;2008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 刘仁文;也谈宪法之道[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 徐贲;解释宪法是法官的事,也是民众的事[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10 丁剑(法学博士);慎言修宪[N];南方周末;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嵩;美国宪法解释的原意主义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陈诚;论宪法的纲领性条款[D];浙江大学;2011年
3 刘广登;宪法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谭钟毓;中日韩宪法移植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5 宋海春;国共两党的宪法思想与中国宪政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蕾;诠释学视域下的宪法平等规范[D];苏州大学;2007年
7 李峰;中华人民共和国四部宪法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崔雪丽;美国宪法解释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杨思留;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宪法表达[D];苏州大学;2007年
10 朱应平;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丰收;论我国准二元宪法解释体制的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王阳;论宪法解释[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3 王瑜程;宪法解释的类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洁;论宪法解释权的主体[D];吉林大学;2011年
5 宋婧博;宪法责任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李宇;论宪法解释的主体[D];延边大学;2007年
7 许傲雪;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宪法解释制度[D];郑州大学;2007年
8 杨熙玲;宪法解释[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9 郝静;宪法解释权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10 赵佩佩;宪法解释权性质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57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057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