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双酶法制得米糠蛋白肽抗氧化组分的分离纯化

发布时间:2018-02-03 09:14

  本文关键词: 米糠蛋白 双酶水解 分离纯化 抗氧化活性 出处:《食品工业》201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利用双酶法水解制得了米糠蛋白。以制得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米糠蛋白多肽混合液为原料,分离纯化得到了米糠蛋白抗氧化肽,为米糠及其蛋白的深加工奠定理论基础。利用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双酶水解制备米糠蛋白肽。以DPPH·,·OH清除率为主要指标,采用不同截留分子量(1.0×10~4和3×10~3 Da)的超滤膜对米糠蛋白肽进行初步分离,获得3种不同分子质量组分,再利用SP-Sephadex C-25离子交换色谱和Sephadex G-25凝胶色谱,逐步分离纯化出单一的抗氧化肽段。采用RP-HPLC证明了分离肽段的均一性,同时分析检测出该肽段的氨基酸组成,明确肽段抗氧化活性与其氨基酸组成的关系:它是由13种氨基酸组成,其中Glu和Asp摩尔分数分别为21.46%和15.57%,还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米糠蛋白抗氧化肽氨基酸总含量的39.2%。
[Abstract]:Rice bran protein was prepared by double enzymatic hydrolysis. The antioxidant peptide of rice bran protein was isolated and purified from the bioactive polypeptide mixture of rice bran protein. To lay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processing of rice bran and its protein. The protein peptide of rice bran was prepared by hydrolysis of papain and flavor protease. The clearance rate of DPPH 路, 路OH was taken as the main index. The protein peptides of rice bran were preliminarily separated by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s with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 of 1.0 脳 10 ~ (4) and 3 脳 10 ~ (3) Da, and three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 components were obtained. SP-Sephadex C-25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and Sephadex G-25 gel chromatography were used. A single antioxidation peptide was isolated and purified step by step. The homogeneity of the isolated peptide was proved by RP-HPLC, and the amino acid composition of the peptide was analyzed and detec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eptide and its amino acid composition was clarified: it was composed of 13 amino acids, in which the molar fraction of Glu and Asp were 21.46% and 15.57%,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also 7 essential amino acids, which accounted for 39.2% of the total amino acid content of antioxidant peptides of rice bran protein.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101387)
【分类号】:TS210.9
【正文快照】: 米糠是糙米在碾磨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约占整体糙米质量的8%。虽然在成本与营养价值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但因活性脂肪酶的存在以及缺乏经济有效的稳定化方法,大多数的米糠被用作牲畜饲料或者加热燃料,甚至成为废料。稻米在人类身上产生的利用率仅占整体的35%左右,而剩余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卉;东北白眉蝮蛇毒类凝血酶的分离纯化[J];蛇志;2003年03期

2 张艳华;李影;巨芳;李志洲;;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多肽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年09期

3 吴颖;唐文;;温度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灵芝酸过程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07年12期

4 陈永浩;王强;;透明质酸分离纯化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8年05期

5 姜华;陈蓉蓉;崔淑歌;蒲含林;;萝芙木根中萝芙木碱的分离纯化[J];广州化学;2011年01期

6 高维东;纪银莉;孙文静;宋礼;何潇;谢小冬;;乳源酪啡肽制备及其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2014年02期

7 徐翠莲;杜林洳;樊素芳;苏惠;万郑凯;;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分析鉴定方法研究[J];河南科学;2009年12期

8 严志慧;方义;张锡友;胡春学;刘黎;;茶多酚提取与分离纯化研究进展[J];陕西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9 罗灿;余蓉;李晓红;;激肽释放酶的快速分离纯化新工艺[J];华西药学杂志;2007年01期

10 沈明花;金在城;朴世恩;金成俊;;榆干离褶伞菌丝体中溶栓酶的分离纯化[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荣卿;刘晓宁;;单分散聚合物介质在生物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2 肖宣;柳雪枚;;几种不同生物来源抗炎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比较[A];2001’全国药用植物与中药院士论坛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李健;李敏;刘宁;任惠峰;;莱菔多糖分离纯化及相对分子质量初探[A];2009食品科技(北京)论坛会议指南[C];2009年

4 赵志泉;孟庆芳;赤国彤;张汀;刘大群;;农用抗生素分离纯化的策略[A];第四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暨第三届生物农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曹学丽;徐亚涛;章光明;谢生猛;董银卯;;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微生物发酵产辅酶Q10[A];2006年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禹兴海;傅正生;陈洁;冯光华;;短梗霉多糖分离纯化和鉴定[A];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色谱学术交流会暨仪器展览会论文集[C];2006年

7 邹莹;;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的提取[A];第十二届山东省药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张婷;汪秋宽;刘建伟;史永富;何云海;谢智芬;;弱碱性阴离子树脂分离纯化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工艺的研究[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9 杜昱光;李曙光;赵小明;白雪芳;;真菌寡糖诱导植物抗性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A];第二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李渊;史清洪;孙彦;;流通色谱分离纯化质粒DNA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庆;生物分离纯化:难跑的最后一棒[N];工人日报;2013年

2 林诚;卡那霉素分离纯化新技术通过鉴定[N];医药经济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晓鸥;琼脂糖亲水相互作用色谱在多肽分离纯化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向海艳;虎杖中白藜芦醇的分离纯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魏文志;小球藻糖蛋白的分离纯化与体外预防肿瘤作用筛选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4 殷中琼;印楝油抗生育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作用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孔凡利;荔枝果肉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蔡杨鹏;沙蜇Stomopholus meleagris有机小分子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王志平;抗HIV PR,,CVB6麦拓莱霉素的分离、鉴定、活性及生物合成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胜洁;金钱龟抗肿瘤肽的分离纯化及其纳米粒子的制备[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易盼;狗脊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5年

3 陈锡鸿;猪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分离纯化及抑制机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4 朱瑶;鲶鱼鳃中血管紧张素Ⅰ转换类似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5年

5 张奥;海膜多糖提取、分离纯化及其结构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6 梁欣;复杂蛋白质样品中目标组分柱层析分离纯化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7 黄艳艳;琼脂糖凝胶分离纯化大黄等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D];聊城大学;2008年

8 雷旭宇;蛇毒重组类凝血酶的分离纯化及亲和配基的制备[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9 王博;硇洲马尾藻(S.naozhouense sp.nov.)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抑菌活性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0年

10 李爱峰;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大黄、补骨脂等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D];聊城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86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486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6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