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论财税法与财税政策的调适

发布时间:2018-03-11 15:33

  本文选题:经济法 切入点:财税法 出处:《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生成背景相似的现代性经济法与公共政策深度关联。面对社会化条件下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处置和经济社会治理,"纠偏性"经济法与"调试性"公共政策相互为用。而鉴于财税法相比其他经济法,涉及对国民财产权的保障,其与相应公共政策之间除一般适用经济法与公共政策间的关系外,又有着别样的界分和关联。需要获得深切认识,关注税制改革中二者现实冲突,探寻协调路径,以避免当今民主法治时代可能的财税合法性危机。
[Abstract]:The modern economic law with similar backgrou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ublic policy. In the face of the complicated public affairs disposal an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governance under the socialized condition, the economic law of rectifying deviation and the public policy of debugging are each other. And given that fiscal and tax laws compare with other economic laws, It involves the protection of national property rights,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neral applicable economic law and the public policy, and needs to be deeply understood and concerned about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two in the tax system reform. In order to avoid the possible crisis of fiscal and taxation legitimacy in the era of democracy and rule of law, we should explore the path of coordination.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图书馆;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财税权体系重构下的事权财权匹配研究”(10YJC820121)
【分类号】:D922.2;F811.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高培勇;;新一轮税制改革评述:内容、进程与前瞻[J];财贸经济;2009年02期

2 张建荣;;统筹兼顾:公共政策制定的方法论依据[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张晏;龚六堂;;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5年04期

4 王怡;立宪政体中的赋税问题[J];法学研究;2004年05期

5 史际春;赵忠龙;;竞争政策:经验与文本的交织进化[J];法学研究;2010年05期

6 刘剑文,李刚;税收法律关系新论[J];法学研究;1999年04期

7 王萍;;财税改革:让财力与事权匹配[J];中国人大;2009年19期

8 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雷新勇;公共政策的司法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翟继光;;税收法律关系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侯思贤;;看法律如何不能自为而自足——读刘燕著《会计法》有感[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毕金平;刘军;;论我国宪法中税收条款之构建——从宪法文本角度[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4 黄忠;;现代合同拘束力正当化理论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5 周娉;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环境法理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龚怀林;;法律运行伦理追问的依据和向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姚龙兵,马青连;对当代中国调解存因的经济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李长健;曹俊;;基于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税收基本法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姜树萍;;科学发展视野下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审视[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叶方兴;;道德法律化必然遭遇困境吗?——与戴茂堂教授商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欣;李建军;;地方财政健康与财政分权——基于湖北省县级数据的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罗必良;李尚蒲;;地方政府间竞争:基于土地出让反应函数的估算——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验证(1993-2009)[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李尚蒲;罗必良;;中央与地方博弈:来自1999-2009年土地审批与违法用地的证据[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4 于兆波;;包容特征的法治基础与法治保障[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李寿平;刘毅;;构建诚信制度与践行厚德精神[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单民;上官春光;;多重视角中的检察官职业伦理[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孙柳媚;王争;;转型时期的税收竞争、地方公共服务与经济表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8 朱富强;;两类立法原则之评述:法理的基础[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9 朱富强;;不完全契约、法律协调失败与自我约束机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10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慧娜;司法的“地方化”与“中央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徐诗诗;董事信义义务的法律经济学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谈中正;能源贸易安全的规则路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明辉;我国地方税收立法权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闫立忠;公民体育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姚鹏;论我国政府采购程序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9 刘委;法律秩序的生成[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毛忠华;程序正义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良;郭琼;杨德礼;;信息公平与国家公共政策选择[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袁明圣;公共政策在司法裁判中的定位与适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丁以升,孙丽娟;论我国法院公共政策创制功能的建构[J];法学评论;2005年05期

4 苏力;司法解释、公共政策和最高法院——从最高法院有关“奸淫幼女”的司法解释切入[J];法学;2003年08期

5 詹中原;;公共政策问题建构过程中的公共性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6年04期

6 陈锡喜;;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根据及其理论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12期

7 陈洪连;;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问题意识与风险规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史际春,李青山;论经济法的理念[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蒋大兴;法院如何实现公共政策——围绕法[2002]21号之检讨[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阎坤,张立承;中国县乡财政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9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广峰,杨仕兵;从市场失灵看经济法的作用机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2 张守文;论经济法的现代性[J];中国法学;2000年05期

3 程信和,李挚萍;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理念更新和制度创新[J];学术研究;2001年02期

4 陈志涛;民法和经济法的经济学比较分析[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5 成永军;管理专业“经济法”教学内容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6 史东明;经济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张守文;经济法的政策分析初探[J];法商研究;2003年05期

8 徐科雷;从社会法视角看经济法的独立性[J];前沿;2003年10期

9 徐丽红;从非典型肺炎事件看经济法的作用[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04期

10 程信和;再论中国经济法的发展——在首届青年经济法博士论坛闭幕式上的总结发言[J];政法学刊;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永强;;经济法特征之我见[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江永强;;经济法特征之我见[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3 刘雁翎;;从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区别考量经济法的独立性[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4 文绪武;;经济法的时代精神·法律和谐·社会和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5 王志文;;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法的关系[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6 谭喜祥;;经济法与和谐社会关系初探[A];2006年湖南社科联学科前沿问题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王义兰;;从经济法角度谈政府转型[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8 张强;;论区域经济建设中的经济法发展问题[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作全;王立明;;政府在统筹区域发展中作用的经济法分析——以中国青海结构调整暨投资贸易洽谈会为例[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单飞跃;杨期军;;中国经济法民族性论纲——一个现代法命题的历史文化思维[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刊主编 李业顺;经济法要以保障民生为己任[N];国际商报;2010年

2 李业顺;建立动态法律制度促进经济健康发展[N];国际商报;2010年

3 西南政法大学 范水兰;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N];国际商报;2010年

4 本报实习记者 赵恒;转变中的经济法[N];检察日报;2001年

5 于宁;与时俱进 锐意创新[N];国际商报;2009年

6 戈;法学专家谈转变中的经济法[N];四川政协报;2001年

7 中国人民大学 闫翠翠;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N];国际商报;2009年

8 杨芳 作者单位:河南省确山县法院;浅析经济法中的社会自治组织[N];中国信息报;2007年

9 吴长军;经济法与环境法的平衡协调机制探究[N];国际商报;2009年

10 林森 郭文呐;商事主体与经济法主体之争[N];江苏经济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彩申;论经济法的形式理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2 雍灵;经济法视野中的公平[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叶明;经济法实质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4 薛克鹏;经济法定义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5 吴荻枫;论我国经济法的司法救济[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单飞跃;经济宪政哲学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殷洁;区域经济法论纲[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8 任超;英国财税法史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张武;政府经济职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10 张秋华;我国政府经济管理权的历史梳理与法理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挺;论经济法的双重性[D];华侨大学;2001年

2 郭伟;效率与公平之经济法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继炜;论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D];重庆大学;2009年

4 何敏;行业协会的经济法主体地位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5 徐雪山;论经济法的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魏琴;论政府干预行为的经济法规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贺艳梅;论社会弱势群体的经济法保护[D];湖南大学;2006年

8 刘亚丛;经济法与法治模式的关系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9 崔晓荣;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法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姬小楠;经济法视野下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98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1598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2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